利用小针刀微创术治疗骨折后遗症骨不连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1-11-25 21:43林海钦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9期

林海钦

【摘要】目的:研究利用小针刀微创术对于治疗骨折后遗症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名罹患骨折后遗症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利用小针刀微创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相较于对照组高出76.67%,且观察组愈合时间相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针刀微创术对治疗骨折后遗症骨不连的治疗效果明显,副作用小,容易被接受,操作简易,且恢复周期较短,具有可观的研究前景,可用于临床治疗。

【关键词】小针刀微创术;骨折后遗症;骨不连

骨组织具有强大的成骨能力,对骨折进行治疗后,一般情况下骨折处都会恢复,但有少部分情况却难以痊愈。骨折处的愈合速度缓慢称为延迟愈合,而若骨折不能痊愈,即为骨不连。在恢复过程中骨折处避免不了活动频繁,以致骨不连通常伴有疼痛,从而使得罹患骨不连的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小针刀微创术能处理一些普通的如肱骨外上髁炎、肩周炎、跟腱炎等疾病。对于这类肌腱或筋膜的创伤,利用小针刀微创手术能取得显著的效果。本文对此展开分析,并详述结果如下。

1 资料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60名罹患骨折后遗症骨不连的患者60例利用随机数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区间30~59岁,平均年龄(42.79±3.35)岁。对照组30例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区间29~58岁,平均年龄(43.02±2.42)岁。以上资料均衡(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注射法,在骨折端注射金葡液约2ml,五天注射一次,注射时间保持在同一时间段,一个疗程为6次,即注射法治疗周期为1个月左右。

观察组采用小针刀微创术治疗,术前进行常规的x光检查,分析骨不连类型以及骨痂的形成情况。若患者已经进行过外固定支架的处理,无需拆除支架;然后进行臂丛麻醉或者是连硬外麻醉,在此前提下安装外固定支架。首根钉于距骨折端2-3指处钉入,第二根钉入方向需与首根平行,可使用钉夹辅助瞄准方向,钉夹距皮肤一指宽。安装完组钉与钉夹后再安装连接杆复位,再次拍x光检查操作是否符合规范。接下来选择合适体位进行消毒处理,在无菌环境下,于骨折端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在X射线透视下定位,将小针刀直插向两闭锁端直到觉察出突破感,针刀达到骨折处无误后,再退至骨膜外分别呈扇形提插两处断裂端4-5次,骨折端硬化处尽量凿除(凿形刀)另外在骨折端处注射金葡液约2ml。5天进行1次治疗,一疗程6次。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表述形式为(`x±s),t行检验;计数资料表述为(%),卡方行以检验,P<0.05,具统计学意義。

1.4 观察指标

①疗效标准:骨折局部无压、纵向叩击痛,局部无异常活动等临床症状,X光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无外固定时,上肢可以平举1kg重物并保持至少1min,下肢可连续行走3min且大于30步,对骨折处进行连续2周观察,不变形,此为治愈;骨折复位情况欠佳,观察骨折断端,有骨痂呈明显生长,但骨折线稍模糊,其功能恢复情况尚可,此为好转;无明显骨痂生长,且呈畸形愈合,髓腔封闭,观察无生长迹象,功能有障碍情况,此为未愈。②观察影像学愈合时间。

2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评估结果为96.67%,与对照组76.67%相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时间更短,差异显著(x2=10.901,P=0.013)。见表2。

3.讨论

骨折愈合为较为复杂的骨再生过程,经历了诸多病理阶段,有血肿机化、纤维性骨痂及软骨与骨性骨痂形成等。在愈合中,若出现局部血液供应欠缺、感染等,可致骨折愈合受损,以至于形成骨不连等后遗症。

本次结果中,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相较对照组为高,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具显著性(P<0.05)。分析小针刀对骨折愈合可有促进作用的机制为:①小针刀为中医针刺与现代手术治疗相融合的一种方案,不仅有单纯刺激作用,同时可舒筋活络,促进局部血液、淋巴循环情况改善,使病灶部位营养得以增强,从而使坏死等物质吸收情况改善;②可剥离粘连,使组织减压,调整骨组织、肌组织,加快病变组织修复,加速骨折愈合;③可调节阴阳,使生物机制恢复平衡,并对内分泌系统进行调节,促使机体各激素向有利方向发展。

综上,小针刀微创术对骨折后遗症骨不连有显著治疗效果,且可缩短患者愈合时间,值得于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阳关胜,张长喜,刘理平.小针刀治疗骨不连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1):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