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车静脉输液操作时注意事项研究

2021-11-25 22:13滕维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静脉输液救护车注意事项

滕维

【摘要】急救人员在运送患者时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但在救护车上进行静脉输液具有一定的输液风险。因此本文结合工作经验,提出救护车静脉输液操作时的注意事项,总结出一套具有一定操作性的实践方法,以此提高救护车急救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关键词】救护车;静脉输液;注意事项

前言

随着我国医疗体系都不断优化,救护车得以广泛使用,救护车在急救中的特殊性日益受到重视。但由于救护车本身特点,其是一个流动的治疗站,与诊室不同,救护车空间狭小且处于移动状态,因此在进行救护车静脉输液时,需要考虑到救护车本身的特点,对静脉输液的方法进行优化,降低输液风险,真正发挥救护车在医疗急救中的作用。

一、救护车静脉输液操作注意事项

(一)静脉血管选择

在进行救护车静脉输液时,在静脉血管的选择方面,需要结合常规诊疗室静脉输液的方法进行综合考虑。在血管选择方面应该选择血管粗、质量好的静脉,既方便下针也有利于提高静脉输液的效率以及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其次在选择下针位置时,不可选择靠近关节位置的静脉,例如手腕、脚腕处。手腕脚腕处的血管虽然相对较粗,但由于靠近关节位置,极易发生针头位置偏移,对静脉输液造成不良影响。再次,需要选择有利于针头固定的静脉处,主要原因是在进行救护车静脉输液时,患者需要进行多次的上下移动,同时救护车在行驶过程中也会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发生震荡,为避免移动和震荡影响静脉输液,需要选择有利于固定针头的静脉位置。最后再选择下针静脉时,可以结合患者的病情以及所输的液体性质进行选择,考虑因素诸如液体的黏度、浓度。同时输液者在下针时需要做到一次性完成,尽量减少下针次数。

(二)输液管固定

在下针完成后,需要固定好输液器的接头位置,并保持输液器的稳定。无论输液器是否稳定,医疗人员在下针完成之后都必须有加固输液器的动作,这是为了避免输液器松动,影响患者输液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為此,医疗人员在完成每次的下针工作之后需要将输液器的输液管接头固定在患者的上肢位置,以防止因汽车行驶震荡或患者移动导致针头脱落以及输液器接头断裂。

(三)患者肢体放置位置

患者肢体的摆放位置对于静脉输液速度以及输液质量具有一定影响,为此在一系列的输液工作完成之后,救护人员需要将患者的输液肢体放置在救护人员看得到的位置,例如衣物的外侧、靠近救护人员的方位,便于救护人员时刻观察输液情况。在移动患者时需要尽量避免碰到患者输液肢体,最大程度上减少对静脉输液的影响以及造成患者二次伤害。

(四)液面高度

在静脉输液液体高度设置,方面当救护车行驶在相对平缓的路面时可以以常规诊室的液面高度作为衡量标准。但当救护车行驶在较为颠簸的路面时,需要保障滴壶的液面高度要高于常规要求的液面高度,在此情况下只要不影响液体的流速,液面高度越高越好,越高的液面越能防止空气的混入,避免空气栓塞问题发生。

(五)输液后观察

在输液完成后,需要对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观察,例如患者的语言交谈情况、肤色情况、情绪情况以及生命体征情况等,观察患者是否在输液工作完成后出现不良的药物反应。此外要随时关注输液器的晃动情况,严格防止气泡混入输液器,这是影响患者生命安全的问题,不容忽视。

二、救护车静脉输液风险预防手段

(一)空气栓塞风险

为避免空气栓塞问题的发生。需要降低输液器排气的成功率,最大程度上减少气泡的混入。以下是排气方法的介绍。在排气工作前应将输液管与肢体连接处拧紧,不关闭调节器。另一只手将滴管倒置,待液体表面达到2/3~6/5的高度时,直接将滴管呈30度到60度放置,让瓶内的液体自然流过,随后留置输液管排气完成。

救护车在行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颠簸的情况,当出现颠簸问题时,可以直接将滴壶调满,这样无论是何种状态下输液管内都不会存在空气。在此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液体的流速,随时检查,保障液体正确流出。在对液体流速进行检查时可以通过调整液面高度的方式,排除滴壶内的多余液体,观察液体的下落速度,在检查完成后再次使液体充满滴壶,避免空气栓塞问题的发生,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

(二)急救输液

在进行急救输液时,可以首选静脉留置针的方式建立起经脉通道,以避免因车辆晃动影响静脉输液。为此可以按照常规方法将静脉通道固定之后,使用胶布固定留置针以及输液管,并采用环绕肢体一周的方式对输液管以及留置针进行固定。在固定时需要合理控制胶布粘贴的松紧度,不应过紧影响血液流动。在此过程中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可以在穿刺点上用夹板进行固定,避免关节活动,防止留置针脱落。其次针对在院前急救时需要大量输液的患者,应首选静脉留置针的方式进行输液,可以根据患者的输液情况,选择合适的留置针型号进行穿刺。在进行留置针穿刺时,救护人员需要戴好无菌手套,严格进行无菌操作,穿刺位置以血管上端位置为佳,上肢较粗的静脉,避开关节位置,患者的下肢。留置针的最大流速可以是每分钟97毫升,满足患者对于大量输液的需要,为后续医疗工作提供基础,因此在该过程中无需通过加压输液的方式加速液体流动,同时也可避免因加压输液所带来的输液风险。

结论:救护车在医疗急救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救护车的护理工作也因此变得更为重要。由于救护车的医疗特性,导致救护车的护理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具有更高的工作质量以及极强的工作责任心。因救护车输液具有不可替代性,以及与常规输液相比存在的特殊性,在进行救护车静脉输液时,医疗人员更需要加强管理,对救护车静脉输液的相关注意事项严格把关,发挥救护车急救的有效作用,保障患者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周茜茜.临床静脉输液中的护理技巧分析[J].人人健康,2019(24):166-167.

[2]何莉.小儿急诊静脉输液异常的急救护理对策探[J].人人健康,2019(12):188.

[3]袁哲沛.院前急救中两种静脉穿刺针的应用对比及体会[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1):149-150.

猜你喜欢
静脉输液救护车注意事项
为何国外救护车车头上的这个词反着写
注意事项
更安全的红绿灯
优质护理对静脉输液患者治疗配合度和治疗效果的影响
不同护理方法对静脉输液后静脉炎的干预效果比较
对输液室患者实施图片式拔针宣教的效果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在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下雨天的注意事项
救护车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