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气象环境风险预报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知、信、行的效果评价

2021-11-25 22:13周鑫李智韬吴抗柯居中林涛阮晓楠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教育

周鑫 李智韬 吴抗 柯居中 林涛 阮晓楠

【摘要】目的:评价气象环境风险预报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疾病相关知识、信念及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2019年11月-2020年12月,在全区范围招募4880例COPD患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100例患者开展了气象环境风险预报服务。采用2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气象环境风险预报干预对疾病相关知识、信念和行为的影响。结果:调查对象干预后对COPD防治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显著提高(P<0.05),知识、信念和行为三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01)。

【关键词】气象环境风险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教育

基金项目: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计生委青年科技项目(PW2020B-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预防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存在慢性咳嗽、慢性咳痰、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研究表明COPD急性加重与气温、气压、风速、相对湿度等气象因素的变化有关。浦东新区于2019年11月-2020年12月对辖区内COPD患者开展气象环境风险预报服务的干预(简称“气象风险干预”),观察COPD患者干预前后知信行的变化。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2019年9月开始在浦东新区社区招募COPD患者纳入研究,纳入

标准:(1)40岁以上的浦东新区常住居民;(2)经二、三级医院明确诊断为COPD的患者;(3)能够独立完成调查。排除处于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有不稳定的合并疾病或有需要住院的严重合并疾病。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  采用统一设计的流行病学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员进行询问、填写。

1.2.2干预方式  上海市环境气象中心建立了不同天气、环境下COPD发病风险等级的预报预警模型,并根据模型预报结果,制作和发布COPD发病风险的预报预警产品,对COPD患者调查对象开展气象环境风险预报,内容包括①风险等级、防范人群、防护建议,通过气象局的信息发布平台,采用微信、手机短信和电话通知等多种方式将风险预报信息传达给干预组患者;②社区全科医生配合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气象局对患者进行气象环境相关的健康教育和随访管理。

1.3质量控制

问卷收集后由项目负责成员对全部调查问卷予以核对,对于缺漏项和逻辑问题予以核实修正,并抽取10%的问卷进行真实性质控。

1.4统计学分析

问卷双遍录入EpiData3.1软件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运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清洗和分析。对于连续性计量资料,若符合正态分布,用xs进行统计描述,单因素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对于离散型计量资料,采用M(P25~P75)进行统计描述,运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进行分析。对于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描述,运用2检验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一般特征

纳入分析的调查对象中,男性1808人(58.32),女性1292例(41.68%);年龄以老年人为主,占86.04%;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占81.54%;病程以五年及以上为主,占76.22%;吸烟史以从未吸烟为主,占57.46%;COPD家族史均以无COPD家族史为主,占55.58%。

2.2调查对象干预前后的知信行情况比较

2.2.1  COPD防治认知情况  干预前,患者对“每年秋冬季都是COPD急性发作高峰期”的知晓率最低86.61%,干预后患者对“PM2.5等空气污染会导致COPD急性加重”的知晓率最低92.45%;干预前后,“COPD患者均对气温降低会引起感冒容易导致COPD急性加重”的知晓率最高,分别为90.97%和94.16%;干预前后对“每年秋冬季是COPD急性发作高峰期”知晓率提高幅度最大,为7.26%;干预后知晓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2  COPD防治信念情况  干预前后,“发生寒潮或空气污染时,COPD患者不应该出去锻炼身体”持有率最低,分别为52.42%和65.39%;干预前后,“COPD患者在寒冷季节要做好保暖工作,防止受凉”的持有率最高,分别为95.00%和96.52%;干预前后对“发生寒潮或空气污染时,COPD患者不应该出去锻炼身体”持有率提高幅度最大,为12.97%;干预后各项持有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3   COPD防治行为情况  干预前患者对“空气质量差时,出门佩戴口罩或避免外出”行为的持有率最低,为69.00%,干预后患者对“天气寒冷时,在家使用取暖设备”行为的持有率最低,为82.87%; 干預前后,患者对“当寒潮或空气污染来临时,听从医生建议采取预防措施”的行为持有率最高,分别为93.29%和98.10%;干预前后对“空气质量差时,出门佩戴口罩或避免外出”行为的持有率提高幅度最大,为25.52%;干预后行为方面的各项率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  讨论

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上海市环境气象中心的气象风险预警预及社区全科医生三位一体的健康宣教对于COPD患者的防治知信行水平的提高是有效的。浦东新区COPD患者经气象风险预警干预总体认知与态度优于干预前。

可能原因:一是经干预后,提高了患者对极端气温及空气污染对疾病的认知,从而改变了生活行为。二是新冠疫情下,个人防护做得好。但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气象风险干预时间只有一年余,其次,研究只限试点范围仅限浦东新区COPD患者,第三,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全民戴口罩,防护意识加强。因此,下一步建议在更大范围人群中,延伸干预服务周期,进一步提升健康服务风险预报服务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结论

本研究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可以有助于患者掌握健康的卫生知识,树立正确积极的信念,改善健康的行为。结论可知,气象环境风险预报可以显著提高COPD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信念及行为水平,为社区开展COPD患者管理模式提供更多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安晓红,娄培安,余加席,等.徐州市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直接经济负担研究[J].中国校医,2009,23(05):505+507.

作者简介:周鑫,1976年01月,主管医师,从事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工作,E-mail:  linda-flower@163.com,

李智韬,男,1993年03月,医师,从事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工作,E-mail:ztli@pdcdc.sh.cn  (*周鑫和李智韬为共同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阮晓楠,E-mail: xnruan@pdcdc.sh.cn

猜你喜欢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教育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电话出院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对妇科肿瘤患者疗效的影响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