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U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干预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预后效果

2021-11-25 22:13刘萍胡蕾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心绞痛

刘萍 胡蕾

【摘要】目的 探讨CCU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干预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预后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9月本院CCU接收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2例纳入研究,双盲法分2组,对照组(26例)常规护理,观察组(26例)予以无缝隙护理干预,对比心绞痛发作情况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疾病认知程度、躯体活动受限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发生率观察组为11.54%,低于对照组38.46%,心力衰竭发生率7.69%,较对照组30.77%低,再次心梗发生率3.85%,明显比对照组的23.08%低,而护理满意率96.15%,要高于对照组的73.08%(P<0.05)。结论 无缝隙护理干预用于CCU老年冠心病中,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预后,护理满意度高。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干预;CCU;老年冠心病;心绞痛

冠心病的发病与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有关。在疾病早期,主要症状表现为心绞痛、胸痛、气短、心悸等,严重者会出现晕厥,对心绞痛的预防和治疗是提高冠心病疗效的主要手段。45岁以上男性和55岁以上女性是冠心病的多发人群,对冠心病的治疗,临床主要通过预防和控制来进行,这使得发病中,护理干预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护理学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护理理念,无缝隙护理作为新的护理方式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次研究重点探讨了CCU老年冠心病患者运用无缝隙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CCU2019年10月-2020年9月接收的5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依据双盲法实施分组,各25例。对照组男女14/11,最大年龄83岁,最小66岁,平均(72.36±8.15)岁,最长病程18年,最短3年,平均(10.85±4.67)年;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最小年龄65岁,最大84岁,平均(72.41±8.22)岁,病程最短4年,最长病程17年,平均(10.74±4.53)年。患者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表现在严密监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对疾病认知度进行合理评估,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措施。给予吸氧护理、服药指导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运用中医护理管理模式。(1)依据患者的年龄,对患者实施分组,给予共同管理,借助信息技术,公开管理信息,便于及时了解信息。(2)护士长需要提前对工作班次进行安排,依据每位护理人员的情况,来保证工作的不间断性,还能确保护理人员能够轮流休息。(3)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资料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对其心理健康度进行了解,将其作为干预的基础,开展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及时介绍病理知识,让患者对疾病有更全面的认识,帮助患者调整心态。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和恢复方案,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无缝隙护理人员需要对护理方案有全面的掌握,从患者日常需求入手,确保护理的精细化。

1.3 指标观察

利用西雅图量表(SAQ),对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进行评价,主要内容包括心绞痛发作情况、躯体活动受限度、心绞痛稳定状态、疾病认知程度。评分越高,表明患者有着较好的身体状况。自制护理评估表,对治疗后的情况进行随访跟踪,评估预后效果,主要包括心绞痛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情况、再次心肌梗死发生情况。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表,小于45分为不满意,45-60分为比较满意,60分以上为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18.0處理数据,( ±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t值与x2 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

观察组的各项SAQ评分更高(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预后情况

观察组心绞痛、心力衰竭、再次心梗的发生率更低,而护理满意度的发生率更高(P<0.05),见表2:

3 讨论

在临床中,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其发病率、死亡率不断的增高。且中老年人为多发群体,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心悸、心绞痛。 严重的情况下,会引起心肌缺陷、动脉痉挛,甚至发生猝死,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一些老年患者由于心理紧张、恐惧,会加重病情。为了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发作,临床护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年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不断出现新的护理理念。其中无缝隙护理是由美国提出的,主要目的是满足患者的需求,力求在护理干预中找出存在的缝隙,从而实施全面的管理,找出存在的根源,有效改革护理措施,使护理干预更为完整。无缝隙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不仅具有科学性,还充分展示出人性化与个性化,有效显示护理中的疏漏,运用针对性措施,能够明显缩小护理缝隙,使护理人员的素质得到提高。通过这一护理方案,能够对老年患者的紧张、恐惧问题进行解决,且利用心理、饮食护理,能够使心脏供血功能得到增强,提升治愈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情况、躯体活动受限度、心绞痛稳定状态、疾病认知程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要更高(P<0.05)。心绞痛、心力衰竭、再次心梗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高(P<0.05)。

综上所述,在护理CCU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过程中,无缝隙护理的运用,能够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着较好的预后效果,有着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冯日芳,苏伟青,杨锐能,等.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9):3076-3078.

[2]卢星星,姚先娥,马莉.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率、预后效果及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3):152-154.

[3]刘晓莉.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效果观察[J].临床研究,2020,v.28(9):181-183.

[4]贺艳.观察系统CGA护理模式在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处方药,2019,17(3):128-129.

猜你喜欢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
心绞痛
硝酸甘油能治心绞痛,也能致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谈谈心绞痛
优质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过程中应用替罗非班的分析
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
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回顾性分析
观察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同是心绞痛,“性情”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