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

2021-11-25 22:43黄珊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急诊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选用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产生的急救效率影响。方法:研究开始和结束时间:2018.09至2021.06,74例急性脑梗死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其中用到双盲法进行划分小组,每组含有37例;分析组间在急诊、分诊所花的时间、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在分诊和转诊所用时间较少,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两组数据均高于参照组,明显有差异(p<0.05)。结论:选用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救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时间有所减少,进而减少患者死亡,对患者急救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急诊护理;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

急性脑梗死是人体大脑部位发生了血管粥样硬化或者栓塞等脑供血严重不足或停止的状况,经常发生在老年人群中;发生时,患者半边身体或者整个身体无法自由活动,也无法做吞咽动作,同时伴有恶心头晕想吐的征兆,会突然发病,且病情发展得十分迅猛,需要及时发现并送去医院;不进行适时救治,患者容易因此失去生命。有研究提出,急性脑梗死和其他老年疾病有密切关系,如糖尿病、高血压,老年群体中普遍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病症共存的现象,大大增加了死亡率,在发生了急性脑梗死后,治疗时间越早,患者神经细胞死亡数越少,神经相关功能丧失得越少,对患者大脑损害越小。减少患者等待的时间,尽快地完成急救工作,患者治疗的整体效率便会被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也会跟着提高,这是很重要的一环。研本究对患者进行急救护理试验,分析其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开始于2018.09,结束于2021.06,74例急性脑梗死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含有37例,其中用双盲法划分小组。

参照组:共有37例,男女各为:17例、20例;年龄区间(40~70)岁,均值(55.12±4.87)岁。

研究组:共有37例,男女各为:19例、18例;年龄区间(42~71)岁,均值(56.34±5.21)岁。

组间基本信息不具有差异性(P>0.05)。

1.2方法

参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进入急诊后,给予生命基本指标检查,有必要地进行氧气吸入及其他救治手段,转诊。

研究组采用急诊护理流程:①划分急诊护理组,将熟悉接触过急性脑梗死的医护人员划为一个小组,用来护理急性脑梗死患者;对于不熟悉的医护人员进行急性脑梗死知识的培训及实训此类病患的急救理论知识及措施,保证科室来了急症脑梗死病患时,有条不紊地进行有效的救治护理,在治疗前帮助患者稳定病情。②制定并完善急救计划,制定急救护理流程,将各种情况包括在内,如基本状况评估、病情记录、检查工作、患者的转诊相关流程、住院手续等,明确分工,减少患者等待手术的时间。在患者进行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提前做好,如给患者进行消毒工作、告知患者接下来的流程等,提前做好心电图检查以及血液送检工作,血液检验科也需要提前联系好,急需手术的患者血液检查需要特殊通道及时给出结果等。③知识普及以及心理护理,对有意识的患者讲解有效地缓解症状的自身行为,讲解大体的急救流程,让患者消除恐惧担忧心理;对病患家属进行一定的知识普及,告知家属所需要的治疗手段以及治疗大体所用时间,解决家属的疑惑,让家属不必过于担心,避免家属过于心急影响医护人员的救治。

1.3判定指标

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分诊、转诊所用的时间,调查两组患者急救后满意程度、急救护理后的有效率。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急救护理后基本状况消失,能够自由活动为有效;护理后症状基本消失,能够活动为基本有效;反之没有改善为无效;护理满意程度用调查表的形式统计,满意3分,基本满意2分,不满意1分。

2结果

2.1分析兩组在分诊、转诊所用的时间

研究组在分诊(2.78±0.35)和转诊(66.87±9.89)所用时间较少,参照组所用时间分别为(0.87±0.13)分钟、(40.12±4.03)分钟,差异明显(p<0.05)。

2.2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以及满意程度

研究组的有效率(94.59%)和满意度(97.29%)均高于参照组(78.37%、75.67%),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我国疾病致残中的一种主要疾病,其发病是因为脑部组织的供血不够充足,进而脑组织开始出现坏死;若供血不足或者一直中断供血,脑组织会坏死的越来越多,直至脑组织全部死亡。急性脑梗死从发生到急救的时间持续得越长,患者的脑功能失去的就越多。因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出现脑功能障碍的现象,近年来,此类病症发生得越来越频繁,而急性脑梗死患者急需急救和急救护理工作,所以要不断寻求更为完善的抢救方法及护理流程,为救治争取时间。

传统的护理必须先进行住院挂号等手续才能进行临床急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时间极其宝贵,救治时间关系着脑部组织的存亡。急救护理是相关的医护人员用全面、个性化的救护流程对此类病患者尽心的急救护理,选用急救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减少就诊时间。通过急救护理,保证急救能有序进行,减少患者等待的时间;减少其不良心理。研究中显示接受急救护理的研究组在分诊和转诊所用时间较少,且其有效率和满意度均高于传统护理的参照组。

综上所述,实施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有减少时间作用,同时还能提高急救治疗有效率,护理后患者对医护人员以及治疗效果很满意,值得临床使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海峰,杜红雷. 冠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NP的效果分析[J]. 医药前沿,2020,10(9):104-105.

[2] 吕艳妮. 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6):226-227.

[3] 刘霞蓉. 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2):156-158.

[4] 张卫延,隆国丽. 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的影响分析[J]. 糖尿病天地,2021,18(2):176.

作者简介:黄珊(1987.09-),女,汉族,籍贯:湖南长沙,本科,护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研究方向:急救护理

猜你喜欢
急诊护理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与并发症预防措施
早期预警评分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中应用研究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急诊护理分析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急诊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老年急腹症患者就诊特点和急诊护理干预
综合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过程中的护理效果评价
分诊及急诊护理在急腹症中的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