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护理的对比观察

2021-11-25 22:43赵静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肠内营养支持危重症

赵静

【摘要】目的:通过对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进行应用,探究此种模式对胃肠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胃肠疾病患者,对一般组、实验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支持。结果:对胃肠疾病患者的排气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术后恢复时间均高于一般组。实验组患者中肝功能损害、腹胀腹泻、恶心呕吐、胃肠道出血人数分别为1例、1例、0例、0例,所占比例分别为2.5%、2.5%、0.0%、0.0%,经比较,实验组效果较优(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被应用在胃肠疾病患者,其免疫功能以及术后营养情况相对较好。

【关键词】肠内营养支持;危重症;胃肠疾病

作为当前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胃肠疾病发病率、致死率逐年上升。微创技术不断发展,同时受麻醉创伤等的影响,患者出现肠梗阻、肠紊乱等不良反应,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对于胃肠疾病患者来说,一种新型术后康复措施即为营养支持,在进行康复护理、功能训练的同时能够促进菌群成长,同时能够促进术后愈合。本文通过对胃肠疾病患者进行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并进行围术期护理效果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时间在2019年1月到12月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展开小组的划分。其中男性、胃肠疾病女性患者45、35例,患者年龄处在26~67岁之间,胃肠疾病患者年龄平均值为42.3±1.4岁,患者病程时长在2个月-3年,其病程平均时长为1.2±0.4年。

1.2方法

对于一般组患者来说,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经锁骨下静脉、外周或颈内静脉导管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进行全营养混合液输注,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则,在不足部分由葡萄糖进行静脉补充。

对于实验组来说,应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术前进行禁食、禁水处理,并做好肠内营养口服,在对胃肠疾病患者进行常规补液的同时,并做好灌肠处理。

第一,对于胃肠疾病患者来说,应在清醒后饮水并进行胃管放置,随后进行氨基酸静脉给予。在术后对于胃肠疾病患者来说,给予流食随后恢复饮食。在术后对胃肠疾病患者来说应进行清洁灌肠,并进行胃肠减压。在此过程中为保证患者更好的恢复,应嘱咐胃肠疾病患者使用食用油,并在此结束后进行下床活动,并拔出尿管。对于腹腔引流液较少的胃肠疾病患者来说,应拔除引流管。

第二,药物护理。对于胃肠疾病患者来说,应准确把握药物剂量,并遵医嘱服用,针对年龄不同的患者应讲解注意事项,并告知患者家属,使其能够了解患者情况。通过调整药物浓度和流速,并进行营养管的注入,在此同时确保营养管通畅,通过加热营养液,整个温度应保持在38度左右。对于整个药物顺序、浓度来说,应根据患者的耐受量进行调整。

1.3观察指标

(1)判定胃肠疾病患者的手术指标等相关情况,主要包含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术后恢复等情况。

(2)生活质量等情况比较。

2.结果

2.1实验组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术后康复时间分别为1.63±0.34、1.64±0.21、1.7±0.6,整体效果较优。

通过对两组胃肠疾病患者进行并发症情况多的比较,其中一般组患者中肝功能损害、腹胀腹泻、恶心呕吐、胃肠道出血人数分别为2例、3例、2例、1例,实验组患者中肝功能损害、腹胀腹泻、恶心呕吐、胃肠道出血人数分别为1例、1例、0例、0例,所占比例分别为2.5%、2.5%、0.0%、0.0%,经比较,实验组效果较优(p<0.05)。

3.讨论

一般情况下来说,危重症患者伴随多种营养状态,在免疫功能下降的同时从而不利于手术恢复。胃肠疾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受手术创伤影响,因此直接影响患者的胃肠动力情况,从而使患者的分解能力降低。对于术后早期患者来说,一般情况下营养情况下降,从而使机体表现为免疫抑制。通过对胃肠疾病患者进行场内营养支持,能够促进免疫功能的提升,在确保营养供给的同时提升代谢水平。对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来说,通过给予肠内营养干预,能够有效保护生物屏障,并促进功能恢复。通过给予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代谢紊乱,并调节免疫功能。在有效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同时,从而促进肠道功能变化,从而促进营养支持。

胃肠疾病是一种消化道疾病,在临床诊断中一般会被误认为肠炎以及其他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将会影响整体的治疗效果。胃肠疾病手术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即为出现排便异常,同时合并肠瘘多发,并伴有出血、肿块等不良情况。在手术过程中,应做好相关处理,并进行患者的腹部翻转,缝合腹壁,并做好相关结肠造口处理。由于患者容易出现感染等不良情况,并导致器官功能不良,因此整体情况不确定。在进行回肠造口的处理中,作为早期方式,并发症多,易出现水肿、缺血,因此为确保早期治愈应做好处理。病人下床活动需求较高,对于一件式造口袋来说,容易造成脱落和肠液外渗等,导致患者手术切口愈合较差。

对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等,能够有效进行营养供给,并提升代谢功能,并提升代谢水平,同时能够促进血浆蛋白分解。在给予营养支持的同時,对于胃肠疾病患者的机械、免疫、生物屏障后能够减少细菌,并提供良好的生物动力学,改善营养紊乱等不良情况,并维持免疫功能。经相关研究表明,在结肠术后应进行禁食,并促进患者的恢复。在有效防止肠麻痹的同时,从而维持肠黏膜功能,效果较好。综上所述,肠内营养支持在胃肠疾病患者术后肠道清洁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书亚.肠内营养支持在危重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对营养状况及预后康复的促进作用[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1):369.

猜你喜欢
肠内营养支持危重症
ECASH模式在预防危重症患者ICU后综合征中的效果评价
分析PDCA循环管理在ICU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危重症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实施效果观察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ICU危重症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观察
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
血小板减少对心内科危重症患者预后影响
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女性髋骨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观察
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
肠内营养支持对喉癌术后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