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助产士临床预防护理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临床价值

2021-11-25 22:43唐真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9期
关键词:助产士产房组间

唐真

【摘要】日的:分析应用产房助产士临床预防护理对产后出血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妇科接收的80例在本院接收分娩的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n=40)和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增加预防护理,n=40)。结果:两组产程时长比较观察组明显较短(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观察组明显较少(P<0.05),兩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情况包括早产率、新生儿室息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率相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生(均P<0.05)。结论:将助产士预防护理应用于产房的护理干预工作中,有利于缩短产程时间,产妇产后出血量明显降低,分娩结局得到有效改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关链词】产房助产士;产程时间;出血量;分娩结局

我院将产房助产士临床预防护理引入并应用于产妇妊娠分娩的过程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详细情况汇报如下。

1研究资料和方法

1.1研究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本院妇科接收的80例在本院接收分娩的产妇,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n=40)和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增加预防护理,n=40),对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产出时间,出血量等因素进行组间对比分析。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0~35(26.51士1.62)岁,孕周范围38~42(38.13士0.60)周;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2~36(26.65士1.73)岁,孕周范围39~43(38.52士0.50)周。提取两组基本资料进行组间比对发现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有利于后续深入研究比较的进行。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饮食用药指导、心理疏导、环境维护、生命体征监测等。

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增加预防护理,详情如下。

①产前预防:助产士需要在分娩前与产妇进行沟通和交谈,观察和评估孕妇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使用温和语气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语言给予有消极情绪的产妇进行安抚和鼓励、尊重和体谅他们,给予他们家人般的关怀。化解产妇的不安和焦虑,通过语言和肢体的安抚使其建立顺利分娩的信心,积极配合分娩。另外助产士需要结合产妇的文化和接受能力对其进行健康知识宣传和教育。引导产妇选择适合自己的分娩方式。并且引导产妇将膀胱内的尿液排空,做好分娩准备。

②产中预防:严密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在第一产程,助产士要密切注意产妇的分娩反应,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医生并采取处理措施;在第二产程,助产士对产妇进行腹压运用指导,并对产妇的会阴部进行保护,并协助胎头进行俯曲运动以保护软产道,预防产后出血。同时,助产士要严密监视胎盘剥离情况,合理指导产妇运用腹部和阴道的力量将胎盘和胎膜顺利娩出。

③产后预防:产后仍然要严密监测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给予产妇进行进行子宫按摩,必要的情况下注射宫缩素。给予存在产后出血状况的,对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产妇分娩后在分娩室留观2h后方可移送至病房,仍要密切关注产妇的子宫收缩以及产道出血状况。对产妇的产后饮食进行指导,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促进产后恢复。叮嘱产妇注意会阴卫生、预防感染。

1.3观察指标

对使用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长、产后出血情况以及分娩结局进行观察和比较。

1.4数据分析

将研究得到的数据资料代入SPSS23.0版本的软件中进行处理和分析。使用t验证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卡方验证计数资料百分比(%),以结果为p<0.05作为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

2结果

2.1两组产妇产程时长与产后出血情况分析(参表1)

两组产程时长比较观察组明显较短(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观察组明显较少(P<0.0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较为显著。

2.2两组分娩结局对比(参表2)

两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情况包括早产率、新生儿室息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率相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生(均P<0.05)。

3讨论

产后出血引发原因较多,以宫缩乏力最为常见,产后出血一般于产后2h以内出现,产房助产士需要密切关注围产期产妇的生命特征和情绪变化,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改善分娩结局,促进预后恢复[1]。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增加预防护理,产房助产士在第一产程着重对产妇进行心理安抚,对不良心理情绪进行疏导,以促使产妇以良好的心态配合分娩;在第二产程时对产妇的腹压控制和运用进行指导,做好对产道和会阴的保护,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预防产后出血,检查娩出胎盘和胎膜的完整性,引导产妇良好饮食习惯和生活作息的养成,促进产后恢复。可适当给予产妇子宫按摩,引导产妇及时排尿,预防由于尿潴留引发的产后出血感染。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产程时长比较观察组明显较短(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观察组明显较少(P<0.05),两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情况包括早产率、新生儿室息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率相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生(均P<0.05)。

可知,产房助产士预防护理应用于产房的护理干预工作中,有利于缩短产程时间,产妇产后出血量明显降低,分娩结局得到有效改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参考文献:

[1] 邓娜. 产房助产士护理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世界临床医学, 2017, 011(012):P.129-129.

猜你喜欢
助产士产房组间
研究分娩室助产士职业暴露的易感染因素及护理措施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产妇助产士护理预防产后出血的干预效果分析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产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品管圈应用的疗效分析
利用弹力带抗阻练习发展中学生力量素质
助产士有什么用?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优化课堂展示操作 促进有效生成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