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散外敷涌泉穴联合穴位注射对骨折术后DTV脉络血瘀证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观察

2021-11-25 22:37杨先坤谢玉华吴谋建梁水平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1期
关键词:穴位注射血液流变学涌泉穴

杨先坤 谢玉华 吴谋建 梁水平

摘要:目的:探讨骨折术后DTV患者治疗中使用五子散外敷涌泉穴联合穴位注射的价值。方法:拟选取兴国县中医院骨伤科2020年6月-2021年6月住院收治行下肢骨折术治疗、术后辩证为脉络血瘀证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50例予以常规的术后12h起予以0.3m低分子肝素钙于肚脐旁2cm处皮下注射,2次/天抗凝治疗,观察1组50例联合予以五子散外敷涌泉穴,观察2组50例联合五子散外敷涌泉穴、穴位注射治疗,比对治疗后DTV发生率、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1组、观察2组DTV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观察2组D-D、hs-CRP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IB略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2组D-D、hs-CRP指标显著低于观察1组(P<0.05)。结论:五子散外敷涌泉穴联合穴位注射在骨折术后DTV治疗中效果确切,可改善其临床症状,亦可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值得借鉴及参考。

关键词:五子散外敷;涌泉穴;穴位注射;骨折;DTV;脉络血瘀证;血液流变学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1--01

骨折是机体在直接或间接性外力作用下骨完整性、连续性中断,以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等为临床症状,若病情较严重可出现休克危及患者生命。手术为目前治疗骨折的主要方案,但经手术固定后患者需长期卧床以促进损伤组织愈合,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DTV)等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在骨折后因患者内在出血,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可输注低分子量肝素来抗凝,对于已经形成的血栓要进行溶栓治疗,对于输注低分子肝素、口服抗凝药和溶栓治疗其风险较高,容易出现术口部异常渗血、其他部位出血、过敏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免疫系统异常、代谢和营养异常等不良反应,而近年随着中医理论在临床的应用五子散外敷、穴位注射治疗等中医技术被应用于DTV预防中,为进一步明确其治疗价值及效果,本文遴選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骨折术后DTV患者150例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150例下肢骨折术治疗、术后辩证为脉络血瘀证患者按双盲法分为2组,观察1组50例中男/女=28/22,年龄50-82岁,均值(65.25±10.62)岁;观察2组50例中男/女=27/23,年龄50-82岁,均值(65.25±10.11)岁;对照组50例中男/女=26/14,年龄50-82岁,均值(65.22±10.21)岁,数据统计P>0.05且本研究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获得审批。

1.2诊断标准

经X线检查确诊为骨折;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静脉内存在血栓、深静脉异常扩张、深静脉血流信号消失;经血常规检查发现血液中D-二聚体浓度高于正常范围。

1.3纳入标准

①经影像学检查确诊者;②年龄<85岁者;③沟通能力及理解能力正常者;④知晓本次研究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⑤新鲜骨折后实施手术治疗者;⑥无血液系统疾病者;⑦临床资料齐全者;⑧意识清醒者;⑨既往无血液系统疾病者;⑩未出现严重感染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

对照组12 h 起予以 0.3 ml 低分子肝素钙[河北常山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4100AXa IU(0.4ml)/支]于脐旁2cm 处皮下注射,2次/d抗凝治疗,疗程为3周。

观察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五子散外敷涌泉穴,具体是五子散(菟丝子100g、白芥子100g、吴茱萸100g、补骨脂100g、王不留行籽100g)装进一约10cm×10cm小布袋中,扎紧小布袋口结,在微波炉中用中火加热3~5 min后(加热时需在微波炉中放一杯清水,以防止药物烤焦),另用一次性布巾包裹,以防烫伤;整个药包的温度控制在40~50℃,将该药包早晚外敷双下肢涌泉穴各30分钟。

观察组2组在观察1组基础上采用取丹参注射液2ml穴位注射,穴位取足三里和三阴交,每日一次,每次一穴,轮流注射。3组治疗的疗程均为3周。

1.4.2 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DTV发生率、临床指标。

1.4.3 疗效判断标准

(1)根据临床症状(疼痛、压痛、发热等)改善情况判定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改善且彩超检查血栓消失)、有效(临床症状缓解且彩超检查显示血栓范围减少)、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2)采集三组患者肘正中静脉血3ml,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其治疗前D-D、FIB、CRP 水平等水平。

1.4.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X检验),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统计三组DTV发生率

观察1组、观察2组DTV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详见表1。

2.2统计三组临床指标

治疗前三组3项指标对比无差异;观察1组、观察2组D-D、hs-CRP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IB略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2组D-D、hs-CRP指标显著低于观察1组(P<0.05);,组间对比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研究发现,骨折患者术后DTV的出现与长期选择同一卧位、肢体缺乏运动等因素相关,加之近年随着生活及工作结构的变化,我国居民运动量逐渐下降,故在骨折术后康复中极易发生DTV,为避免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康复效果需及早采取科学方案进行治疗。中医认为骨折术后DTV是外伤、手术等所致的气血亏损,致使血离经脉妄行,同时在患者的断肢的血管中会产生恶血的潴留,使患者的血运不畅、淤积不通,因此治疗该病需选择活血化瘀方案。丹参注射液作为中药制剂以丹参、红花为主要成分,其中丹参中含有丹参酮、丹酚酸组分,红花中含有红花黄色素,其不仅具有活血化瘀功效,亦可扩张动脉发挥抗凝血功效;其次该药物可改善机体微循环状态,既可降低血管内血流阻力,亦可对组织进行保护、滋养。足三里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对该穴位进行按摩、敲打或自该穴位注射药物可改善下肢痿痹症状,达到疏通机体气血的功效,且《内经》有言: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通过针刺可加强气血的身故哈,达到补气补血的功效,在改善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可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五子散外敷方剂中含有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白芥子(理气散结、通络止痛)、苏子(润肠通便)、菟丝子(补肾益精)、吴茱萸(散寒止痛)等,将其混合后可发挥活血化瘀、止痛等功效,而涌泉穴作為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通过按摩、热敷可通经活络,将其与穴位注射联合可增强活血化瘀功效,提高整体治疗效果,本研究中观察1组、观察2组DTV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可见经外敷、穴位注射治疗后患者病情得到理想控制。

综上所述,骨折术后的病人要卧床并限制患肢的活动, 易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故对骨折术后患者进行常规预防是有必要的。通过中药五子散热敷和中药丹参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刺激,能够有效预防骨折术后DVT的发生,且安全性好。

参考文献:

[1]葛小刚,蔡旗旗,牟财国,等.温针灸配合低分子肝素加利伐沙班治疗脊髓损伤后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医生,2021,59(09):118-121.

[2]朱秋良,王菊香,陈晰,等.低分子肝素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恶性肿瘤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浆F_(1+2)、TF+MP、TAT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21,23(02):258-262.

[3]黄垚,赵新昂.利伐沙班与维生素K拮抗剂预防骨科创伤后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分析[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7(01):145-148.

[4]马陈,帅波,沈霖,等.消瘀止血方对迁延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非活性菱形蛋白2/解离素金属酶17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21,29(01):11-14.

[5]刘婷.依诺肝素钠联合胰激肽原酶在预防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J].中国处方药,2020,18(12):103-104.

[6]叶明旺,王伙群,马维疆,等.间歇气压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31):4581-4582.

项目名称: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GZ2020ZSF669

猜你喜欢
穴位注射血液流变学涌泉穴
蒜末敷脚心去虚火
穴位注射治疗延髓梗死并顽固性呕吐6例
足三里穴位注射弥可保治疗周围神经炎疗效观察
颈痹汤联合手法以及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
阿托伐他汀辅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对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意义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穴位注射辅助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中镇痛的临床探究
浅析涌泉穴
尿激酶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
不同温度的造影剂粘度对CAG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影响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