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

2021-11-25 11:46张园园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1期
关键词:疼痛程度恶性肿瘤

张园园

摘要:目的:研究癌痛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增加癌痛护理。采用VAS量表,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3.2±0.5)分,对照组患者VAS评分为(5.9±1.1)分,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容易出现癌性疼痛的并发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规范的癌痛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癌痛护理;恶性肿瘤;疼痛程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1--01

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来说,癌痛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并发症,其中一般以上的患者存在中重度疼痛,三分之一的患者具有难以忍受的重度疼痛。随着肿瘤的进展和转移,疼痛比例会逐渐增加。癌痛对患者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均有着十分严重的影响,使患者躯体难受程度增加,心理情绪产生厌恶感,甚至可能出现轻生的想法。对此,在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中,增加癌痛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对患者疾病治疗更为有利。基于此,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12例,研究了癌痛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56例,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在42-74岁,平均年龄为(56.5±2.2)岁,病程在4-15个月,平均病程为(9.3±2.1)个月;觀察组患者56例,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40-72岁,平均年龄为(54.4±2.8)岁;病程在3-13个月,平均病程为(8.8±1.9)个月。所选患者中,包括45例肺癌患者,30例结直肠癌患者,19例胃癌患者,11例肝癌患者,7例其它恶性肿瘤患者。纳入标准:均符合相关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经病理学、影像学、临床检查确诊,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病例选取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精神障碍或心理障碍的患者,有止疼药滥用史或吸烟酗酒史,恶性肿瘤脑部转移,相关止疼药过敏。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肿瘤类型上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增加癌痛护理方法,①对患者开展路径式健康教育,入院时发放疼痛教育手册,指导患者填写疼痛患者认知调查表,评估疼痛情况。用药时,播放视频为患者示范用药,降解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处理方法等。用药3天时,加强心理支持,检查患者用药情况,观察不良反应。用药1周时,询问患者疼痛情况,讲解用药知识和注意事项等,合理调整用药方案。出院时,建立用药档案,详细告知注意事项、饮食活动、日常用药,出院后定期随访复查。②采取癌痛心理减痛方法,加强心理护理,鼓励患者通过宣泄、倾诉的方式缓解疼痛压力。打太极拳、读书、看电视、听音乐等,以分散和转移注意力,叮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情绪。进行放松训练,播放宽广柔慢、悠扬动听、节奏平稳、典雅清新的音乐,合理控制音量,指导患者放松训练。加强社会支持,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1.3观察指标

采用VAS量表,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情况,量表评分越高,说明疼痛越剧烈。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统计处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3.2±0.5)分,对照组患者VAS评分为(5.9±1.1)分,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癌痛是恶性肿瘤患者中一种十分常见的并发症类型,对患者的疾病治疗,生活质量、心理情绪等都有着不良的影响。在日常护理中,为了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消除患者由于癌痛所产生的各种身心不适症状,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和生存质量,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癌痛护理的方法。除了常规使用镇痛药物之外,采用路径式健康教育方法,以时间为横轴,以健康教育内容为纵轴,为癌痛防治提供良好的护理方案。另外,护理中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发挥心理减痛法的效果,通过支持性心理干预,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改善,疼痛等躯体症状得到缓解,进而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综上所述,恶性肿瘤患者容易出现癌性疼痛的并发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规范的癌痛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丽双, 邹婷婷, 孙媛,等. 护理干预对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7, 42(4):532-535.

[2]纪英, 王倩, 宋萍. 自我效能干预对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癌痛及生活质量的护理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 2017, 14(8):171-174.

[3]薛迎利, 聂磊, 薛璐璐,等. 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癌痛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7(6):730-733.

[4]王芳, 伊艳丽, 姚华强,等.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中重度癌痛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7(8):1018-1022.

[5]董景文, 莫永珍, 王峻. 癌痛规范化护理模式在老年肿瘤疼痛病人中的应用[J]. 实用老年医学, 2017(12):1184-1186.

猜你喜欢
疼痛程度恶性肿瘤
个体化护理对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效果
规范化护理对癌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我管理效能的作用
恩度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护理分析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对48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疼痛程度影响观察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舒适护理在100例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康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