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组织中PGRMC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

2021-11-26 06:19王巧妹陈建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1年22期
关键词:宫颈癌染色淋巴结

王巧妹,陈建红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苏州 215129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生殖系统肿瘤1/2以上,并且近年来其发病人群逐渐趋向年轻化[1],同时根据相关统计发现,世界每年新发宫颈癌病例超53万,死亡人数达27.5万左右,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安全[2]。既往有研究认为,尽早诊断对于降低宫颈癌患者病死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3]。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GRMC1)是膜相关孕激素受体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并且参与多种细胞进程[4],既往研究发现,PGRMC1与乳腺癌预后存在密切关系[5]。目前国内鲜见PGRMC1与宫颈癌的临床特征、预后的相关性报道。本研究拟检测宫颈癌组织中PGRMC1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为宫颈癌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本院收治并经空心针活检或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96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96份宫颈癌组织标本作为研究组,96份宫颈癌旁组织标本(距肿瘤边缘4 cm处)作为对照组。患者年龄20~66岁,平均(46.62±5.32)岁。纳入标准:(1)符合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宫颈癌)的分类标准[6],并经病理检查已确诊;(2)按照宫颈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7]分期标准分为Ⅰa~Ⅱb期;(3)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者;(2)合并子宫内膜癌等其他恶性肿瘤者;(3)术前接受放疗、化疗及生物治疗的患者;(4)既往有精神病史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出院后经电话、门诊复诊随访3年,随访截止时间为2020年11月30日或出现转移或死亡,随访率为100%。

1.2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研究对象组织中的PGRMC1表达水平,首先将两组织标本经60 ℃熔点石蜡包埋以及4 μm连续切片后,通过苏木素(武汉谷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染色,确定病变区域,载玻片上制片后采用柠檬酸修复液高温高压修复抗原,随后加入稀释的兔抗人PGRMC1(1∶100)单克隆抗体(美国HBT公司)4 ℃孵育过夜,再加入二抗孵育20 min,随后使用DAB盒(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显色,苏木素复染,树脂胶(武汉谷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封片,镜下观察染色情况。结果判定[8]:PGRMC1均定位于主要细胞膜或细胞质,肿瘤细胞质出现棕黄色或黄褐色均匀颗粒为阳性细胞。结果判定主要是在10个高倍视野下观察细胞染色情况,并根据细胞染色强度与阳性细胞率评分标准进行综合评分,结果判定由2位高年资的病理医师共同完成。细胞染色强度评分标准:0分为无色,1分为淡黄色,2分为棕黄色,3分为棕褐色。阳性细胞率评分标准:0分(计数阳性染色细胞占细胞总数百分比<10%),1分(计数阳性染色细胞占细胞总数百分比为10%~25%),2分(计数阳性染色细胞占细胞总数百分比为>25%~50%),3分(计数阳性染色细胞占细胞总数百分比为>50%~75%),4分(计数阳性染色细胞占细胞总数百分比>75%)。最终得分=细胞染色强度评分×阳性细胞率评分,得分>2分判定为阳性,≤2分判定为阴性。

2 结 果

2.1宫颈癌患者组织标本PGRMC1表达情况比较 宫颈癌组织中PGRMC1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67.71%vs.29.17%,P<0.001),见表1、图1。

表1 宫颈癌患者组织标本PGRMC1表达情况比较[n(%)]

注:A为癌旁组织中阴性表达,B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

2.2PGRMC1表达情况和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PGRMC表达情况与宫颈癌患者年龄、病理类型、肌层浸润深度、肿瘤大小无关(P>0.05),但PGRMC表达情况与宫颈癌FIGO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且当宫颈癌患者为FIGO分期Ⅱ期、肿瘤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时,PGRMC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见表2。

表2 PGRMC1表达情况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n)

2.3PGRMC1表达情况与宫颈癌预后的关系 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3~36个月,3年生存率为67.71%(65/96)。PGRMC1阳性、阴性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58.46%(38/65)、87.10%(27/31),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分析,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68,P<0.001)。

2.4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FIGO分期Ⅱ期、肿瘤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PGRMC1阳性表达的宫颈癌患者3年生存率均显著降低(P<0.05),见表3。

2.5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肿瘤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Ⅱ期、PGRMC1阳性表达均为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4 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3 讨 论

宫颈癌是主要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的女性疾病。该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一般出现明显症状时已处于中晚期,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与病毒感染、多次人工流产、长期使用避孕药等因素有关[9]。导致肿瘤病死率升高的重要因素是肿瘤出现侵袭和转移,有研究发现,80%以上的宫颈癌死亡是由肿瘤转移和侵袭导致的[10-11]。因此,早期诊断并防止肿瘤转移、侵袭是改善宫颈癌预后的重要措施。近年来,随着宫颈癌发病率逐渐升高,我国对宫颈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也进入更深的探索阶段,已发现并证实多项分子指标在宫颈癌的诊断、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2-13]。

PGRMC1是近年发现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103~26×103的多蛋白孕酮复合物,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膜相关的孕激素受体蛋白家族,目前的研究发现,PGRMC1能够结合并调节细胞色素17450酶,具有参与调节细胞周期、P4信号通路和类固醇应答等作用[14]。既往已有研究发现,PGRMC1的表达水平在多种肿瘤中升高[15-16]。

本研究结果显示,宫颈癌组织中PGRMC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提示PGRMC1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而既往也有研究发现,PGRMC1在交界性卵巢肿瘤与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卵巢组织[17]。同时本研究发现,PGRMC1表达水平与宫颈癌FIGO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且当宫颈癌为FIGOⅡ期、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时,PGRMC1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P<0.05),表示PGRMC1表达水平与宫颈癌严重程度有关,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系,其阳性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既往也有研究发现,PGRMC1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淋巴转移情况密切相关[18]。本研究经随访以及单因素分析发现,PGRMC1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提示PGRMC1表达水平能够反映宫颈癌患者预后。同时本研究经多因素Cox分析发现,肿瘤低分化、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Ⅱ期、PGRMC1阳性表达均为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进一步证实PGRMC1对宫颈癌的发生、进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可能是由于PGRMC1在介导孕激素的非基因组效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能够与血红素直接结合激活细胞色素P450参与调节体内类固醇、药物代谢及性激素的合成,并且当其表达水平升高时能够导致肿瘤对化疗产生抵抗。而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与雌孕激素相关,当PGRMC1表达水平升高时能够使性激素合成异常,从而导致宫颈癌患者病情逐渐加重,且预后不良。

综上所述,PGRMC1的表达水平在宫颈癌组织中升高,且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有关,PGRMC1阳性表达的宫颈癌患者预后相对较差,因此,PGRMC1有望作为宫颈癌病情判断及预后预测的有效生物标志物。

猜你喜欢
宫颈癌染色淋巴结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两类图的b—染色数和研究
平面图的3-hued 染色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简单图mC4的点可区别V-全染色
油红O染色在斑马鱼体内脂质染色中的应用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