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政策及市场需求为引导的三方共管就业指导”模式探讨

2021-11-26 10:46蕾,占琼,俞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1年10期
关键词:医学院就业指导硕士

张 蕾,占 琼,俞 婧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学科研工作部,乌鲁木齐 830011)

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中,总理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也是财富创造的源头活水。保就业就是保民生,稳就业就是稳经济。在眼下就业竞争激烈、就业结构不合理、就业难的前提下,应以新冠疫情背景下对医学毕业生需求增高为机会,以国家政策为引导,按照社会期望及市场需求修订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向社会输出适用于当下社会需求的医学人才,进一步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及求职竞争力[1]。 本文通过收集、统计、分析某高校临床医学院2018—2020年毕业的临床医学硕士毕业生的就业信息,深入探讨高校、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如何更好更精准地开展就业服务工作,提高医学院校硕士毕业生求职竞争力,最终为改善眼下医学院校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提供依据。

1 某高校临床医学院2018—2020年毕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现况描述

1.1 就业率数据显示,某高校临床医学院2018—2020年毕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率分别为85.80%、89.10%、91.25%。每年仍有9%~15%的应届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表1)。

表1 2018—2020年某高校临床医学院毕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率

1.2 就业单位类别某高校临床医学院近三年毕业硕士研究生主要就业单位类别以医疗卫生单位为主,分别为94.52%、87.58%、86.75%,其中,医疗卫生单位占比最高,年份为2018年;其次是私企及医药公司,分别为 0.28%、4.24%、3.75%,其中私企及医药公司占比最高,年份为2019年。各届毕业生升学率基本徘徊在4%上下(表2)。

表2 某高校临床医学院2018—2020年毕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单位类别

1.3 就业单位区域分布某高校临床医学院2018—2020年毕业硕士研究生主要就业单位区域分布呈现自治区内就业人数逐年增长,自治区外就业人数逐年降低的趋势;其中,自治区内就业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及其他区内大城市;自治区外就业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等生源地省份(表3、表4、表5)。

表3 某高校临床医学院2018—2020年毕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单位区域分布

表4 某高校临床医学院2018—2020年毕业硕士研究生自治区内就业单位区域分布

表5 某高校临床医学院2018—2020年毕业硕士研究生自治区外就业单位区域分布

2 某高校临床医学院毕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现况分析及存在问题

2.1 就业率平稳 略有上升 但仍需要加强就业指导2018年至2020年,某高校临床医学院每年毕业人数维持在400人左右,就业率在85%~91%,就业较为平稳,略有上升,但每年仍有9%~15%的毕业生不能及时签订就业合同。据了解,未及时就业研究生中,多数因为就业单位的待遇、地域分布、单位等级与毕业生的期望不符,毕业生满意度较低;另一小部分毕业生选择在家待业考博,继续提升自己的学历。查阅相关数据得知,参与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的人数日益增多;2011—2020年报考人数从151.1万递增至341万。预计2021年将突破400万人。2020年2月25日,国务院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要扩大今后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且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透露,2020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比上一年增加18.9万。扩招以及毕业生对就业单位期望过高,势必会弱化硕士研究生求职竞争优势,为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求职能力不下滑,不仅要求硕士研究生首先自身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以及实践知识之外,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职业规划及认清就业形式并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因此,今后需加强对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指导,提高毕业生的求职能力[2]。

2.2 就业单位类型较单一根据近三年毕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单位类型看,就业单位类型较单一,主要为从事医药卫生技术为主的医疗卫生单位,随着研究生的扩招趋势,竞争者势必增加,毕业生应聘时将存在知识结构高同质化的情况,这将导致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时,对应聘者的学历及其他素质要求水涨船高,就业存在“内卷化”,使得部分资质相对平庸的毕业生不能顺利签订就业合同[3]。

2.3 就业单位区域分布受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他因素影响根据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单位区域来看,自治区内就业人数逐步提高,且大部分集中在乌鲁木齐市及自治区内较发达城市;自治区外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安徽等较发达的生源地省份。据了解,硕士研究生就业时很容易受到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程度、诊疗技术程度及其个人发展空间等诸多因素影响,就业时往往选择各方面条件优越的大城市,而各方面条件较差的边远地区则鲜有人去;另一方面,因房价居高不下,为节约生活成本,毕业生更倾向于生源地就业,一方面方便照顾父母,另一方面,生源地有熟悉的同学、朋友等丰富人力资源,也拥有相对更多的发展空间[4]。

3 基于就业现况及存在问题 建立“以政策为引导的三方共管就业指导”模式

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递增,毕业生的求职压力也居高不下,在督促毕业生理论、技能两手抓的同时,建立“以政策为引导的三方共管的就业指导”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医学精英,是落实医学人才供需平衡的关键[5]。

3.1 以政策为引导 紧扣社会需求 修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高校在修订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时,应以国家出台的相应就业政策以及社会需求为依据。医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受市场供需影响,高需求专业和低需求专业每年不同,专业需求程度也会影响当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6],据统计,近年社会需求较大的专业有儿科专业、麻醉专业、急诊专业、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等[7],高校须及时根据现行的就业政策及社会需求适时调整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保持并稳固与行业用人单位的联系,调整招生指标,优化课程设置,细化培养方案[8]。同时,高校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建立并培养发展优势学科,增强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优势。优化教学科目建设,对研究生科研及其他各方面能力进行全面升级,培养出能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水平医疗卫生人员,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9]。

3.2 明确导师责任 充分发挥导师指引作用导师是硕士研究生三年培养阶段的第一负责人,应明确导师责任,体现其在所带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指引作用[10]。首先,应支持导师广泛参与专业领域内的学术会议、交流、进修,促使导师不断扩展、吸取专业前沿最新信息,以增强导师对所带学生的指导能力。同时,导师可充分利用、发挥“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优势,时常与所带研究生谈心谈话,知晓所带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以及未来职业规划、自身规划等,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从而理性就业[11]。

3.3 选聘临床医师为班主任 从多角度为毕业生求职指明方向选聘本专业中已获得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医师为该专业硕士研究生班级的班主任。具有临床医师职业背景的班主任,除了具备班级日常管理经验外,还具有多年临床一线工作经验。因此,在班主任的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具有相应临床医师职业背景的班主任能多渠道地为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解答临床毕业硕士研究生在求职阶段的就业疑问,从而从专业角度、工作角度、学生管理角度以及学生自身特点为临床硕士毕业生提供本专业的就业建议及方向。

3.4 提升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程度 优化硕士研究生就业指导体系作为学生就业工作的一线负责人[12],辅导员应当主动参与相关培训,知晓国家政策导向和就业趋势,学习就业指导相关知识,熟知就业工作开展的方式,使就业指导工作更加专业,并充分发挥其与学生联系密切的优势,勇于开拓新方法,将就业工作与学生的日常管理相结合。就业指导的组织形式可依托党支部、团支部、班级、宿舍等组织形式开展,还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特点或者有特殊需求的学生个体,开展“一对一”培养,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工作[13]。

猜你喜欢
医学院就业指导硕士
新乡医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A Study of Blended-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nglish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