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类遭遇看不见的敌人

2021-11-27 13:47林永芳
清风 2021年3期
关键词:疫病肺炎防控

林永芳

庚子年春末夏初,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各项经济社会活动重回正轨之际,有关方面组织了一次《动物疫病防治法》执法检查。毕竟,我们所要面对的,远不止眼前这一波新冠病毒;而人类历史上,许多病原体都是通过各种渠道从野生或家养的动物身上传播到人群中,动物疫病防控与人类的疫病防控息息相关。

执法检查组走进边界检疫站,了解他们的检测设备、检测方法、边检流程、人员配备、技术力量乃至每年过境检测数量、疫病检出批次等等;走进屠宰场,了解他们的业务规模、检测方法、检测比例,乃至全境纳入定点屠宰的占多少,游离于检测系统之外的私宰肉又有多少;走进动物疫病防控中心,了解目前纳入他们检疫检测范围的疫病目录有哪些,其中人畜共患的疫病有哪些,各自检出的比例有多大,疫控中心人员有多少,设备配置情况如何;走进乡村及企业,听取企业人员及村级防疫员谈困难和问题,意见和建议……在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场,大家穿上隔离服,蹚过消毒池,没几步就大汗淋漓,闷得透不过气。走近堆放病死猪的场地,隔着厚厚的口罩和隔离服,许多人还是控制不住呕吐了。

疫控工作真是太不容易!工作环境恶劣还只是其次,更艰难的,是任务重时间紧与人手不足力量薄弱之间的矛盾,是新疫病层出不穷、旧病毒细菌的几何级数变异与人类防控手段滞后之间的矛盾,是面对整个疫控链条所涉及的生产生活各环节各领域的错综复杂,各项疫控要求落实起来远不是纸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而最大的问题在于,这是一场不对等的“战争”,敌暗我明,我们面对的,是一群看不见的敌人!你不知道它会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发起进攻、杀伤力有多强。

事实上,人类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的这种攻防战,肯定不是从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才开始的,更不是从七八年前的非典时才有。科学界和史学界早已公认,人类历史,实为人类与自然、与病原体的斗争史。我们所面对的疫病此起彼伏,种类繁多,不胜枚举:从古老的天花、鼠疫、霍乱、麻风、疟疾、肺结核,到后来的疯牛病、艾滋病、埃博拉,等等,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葫芦尚未摁下已经浮起了瓢,一波波横行世界,卷走无数生命,留下许多残破的家庭。当然,也留下了许多悲欢离合的故事,甚至无意中影响着历史的进程。

这样的故事有很多很多,这充分表明,人类在“看不见的敌人”面前是多么的无力。可我们是不是因此就绝望无助,束手待毙呢?当然不是。在这场人类与疫病的持久战中,固然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阶段性记录,但同样有“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记录,而且,后者为大势所趋。君不见,在一代代医疗卫生、疾控人员的努力下,当年肆虐人间、连清朝皇帝都为之丧命的天花,今天已经成了一剂疫苗便可收服的笼中困兽;还有麻疹、乙肝、脊髓灰质炎等等,莫不如此。

一语概之,无论这场新冠肺炎疫病何时远去,我们都要坚信两点:其一,疫情终会消散,所以,无须悲观,更不可不战而降;其二,疫情虽会消散,但瘟疫从不会灭绝。疾病与人类的竞争不是始于新冠肺炎,也不会止于新冠肺炎,疾病侵袭人类、人类克服疾病(尽管时至今日仍有相当多的疾病暂时无药可治),这个过程将会换个时间、换个主角,反复上演。

那么,如何与一个“看不见的敌人”作战?卑之无甚高论,唯有一招:永不松懈,永不氣馁,依靠疾控中心的专业技术优势,以新冠疫情防控为新的出发点,持续强化各种疫病的预防、响应和应对、救治,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争取谱写更多“道高一丈”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疫病肺炎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来势汹汹的肺炎
动物疫病监测在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猪的疫病监测与养猪场疫病防控对策
My Heroes
看,这个肺炎最大“祸因”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