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个体化配液安全性的措施

2021-11-28 06:08孙成跃刘丽萍
北方药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个体化医嘱药学

孙成跃,刘丽萍

(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 010020)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是依据《药品质量管理规范》(GMP)的宗旨和理念,在洁净环境下,由受过培训的药学技术人员(包括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对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药物和抗生素等药物进行集中科学配置的机构[1]。我院于2015年5月成立PIVAS,现对18个临床科室开展服务。在PIVAS的工作中,规范临床用药,提高用药质量、促进药物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预防职业暴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结合实践,对我院PIVAS的个体化配液安全性措施总结如下。

1 确立适合本院实际情况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规章制度》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规章制度》共18章,包括配置中心的组长、护士长、药师、护师岗位责任制度;摆药、贴签、核对、包装岗位责任制度;操作规程、无菌配置工作流程、肠外营养液配置标准流程;洁净区消毒灭菌要求;差错事故处理办法;结余药品管理办法;人员培训及考核制度。

1.1 要求PIVAS

工作人员坚决执行《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规章制度》,明确PIVAS组织结构,对静脉配液中心环境消毒和人员消毒、房屋和设施标准管理、人员定期培训及考核、对突发事件发生的处理制定出详细处理预案和措施。

1.2 严格质量控制

《中国药典》对静脉输液要求:无化学污染、不含活性微生物,无热原、无微粒。药物与溶液相溶,药物彼此相溶,输液过程中药物保持稳定。

2 制定标准操作规程

2.1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标准操作规程》 有三部分内容。1、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操作规程共7章41条,包括医嘱审核、标签打印、摆药核对、配制、配制复核、成品输液发放。2、静脉药物配制中心无菌操作规程11条,包括洁净环境、层流工作台、无菌操作技术操作规程。3、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肠外营养液操作规程12条。

2.2 药师审核处方合理性,专业技术药学人员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对药品个体化调配,护理人员在百级净化的水平层流净化台对药品进行加药混合配制。结合每批次液体量、组间配伍禁忌、特定药品的特定溶媒等因素,针对不同科室、不同诊断、不同用药目的,患者一天内使用的治疗药物和辅助用药等进行了个体化输液的因素,使其成为可供临床直接静脉滴注使用的成品。

3 个体化配置安全性措施

3.1 对 PIVAS工作医嘱逐项审核并对不合理医嘱干预

医师根据患者治疗需要,在 PIVAS发送医嘱,药学人员对医嘱逐条审核,对不合理医嘱进行干预并改正。

3.2 对顺序输注药物分批次配置

如某些抗肿瘤药物组合使用时确定输注先后顺序,根据输注时间,合理安排配制时间,对于一些在水溶液中极不稳定的药物即配即输。

3.3 配置中的安全控制

每个患者医嘱各不相同,药学人员对每条医嘱分别摆药、贴签、标注零剂量、提示配置人员注意,并进行患者姓名、科室、日期、药品用量、规格、厂家、配置液体剂量、浓度等逐条核对,依据病区护理人员提供的输注时间配置,经传递窗送入洁净室前由专人再次核对。护理人员配置前进行药品核对后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配置。经传递窗送入成品区,并实施洁净及清洁程序,废弃物分类合理,集中处理。

3.4 做好核对与签收

药学人员进行药品成品总剂量、澄明度、外观、药品标签清晰度等逐项核对。分别按科室封装、登记(包括封包人员、时间、科室、数量、送药人员、送药时间等),病区护士站核对和签收。

3.5 及时沟通协调

PIVAS在配置过程中,遇到病区护理人员由于患者做其他检查和医师更换医嘱,不能正常输注的情况,及时与PIVAS药学人员进行沟通,药学人员与配置护理人员立即协调,争取患者最有效的获得治疗。

通过我院成立PIVAS,肿瘤化疗药物及肠外营养液在百级洁净条件下进行配置,减少抗肿瘤药物的细胞毒性对人员的污染,加强职业暴露防护。有研究[2]提出,PIVAS对个体化输液顺次配置安全性更好,可有效避免组间药物配伍禁忌的发生,保证药物的有效浓度。PIVAS将药学服务从医嘱前置审核延伸到成品输液使用,规范了临床静脉给药过程,在提高药师和护理人员工作效率的同时,提高了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

猜你喜欢
个体化医嘱药学
静配中心审方药师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价值分析
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及作用分析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个体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遵循医嘱
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