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大宗鱼类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2021-11-29 17:34葛明主
渔业致富指南 2021年15期
关键词:体表鱼类水体

○葛明主

在6-8月份梅雨与三伏天交替及高温不下,池塘、大水面养殖的大宗鱼如鲫鱼、鲢、鳙、草鱼等极易在高温闷热多雷阵雨天气引起暴发性疾病,造成鱼类爆发性死亡,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为预防鱼病发生,减少因病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建议养殖户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一、鱼类暴发性疾病症状

经实地走访和线上调查获悉,目前部分养殖水体中大宗鱼类出现暴发性出血病(败血症)与上年同期相比症状较为显著,该病感染速度快,死亡率高,且大多数养殖水体死亡鱼类品种顺序先后为鲫鱼(小杂鱼)、白鲢、鳊鱼和花鲢,发病严重的水体也有草鱼、青鱼不同程度地死亡。主要症状:感染鱼类鳃盖、鳍条基部及体表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鳃丝发白,腹部膨大胀气、腹水,内脏器官(肠道、脾脏、肾脏)出血,肛门红肿,有的感染鱼类体表有明显的锚头鳋等寄生虫侵袭病灶(红点子)症状。

二、主要原因:

1.水质问题 主要是水体中有机质增加污染水质。温度上升投食量增加,鱼类排泄物也会随之增加,鱼类排泄物也加剧水质恶化,导致水体缺氧,生长环境破坏无法保证鱼类正常生长,使得鱼类产生应激反应。

2.养殖密度过大 养殖户为增加经济效益,单位水体养殖空间内养殖密度过大,使得水质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导致大宗鱼类在高温等天气中发生病害,增加大宗鱼死亡率。

3.投食问题 有些养殖户,尤其是小面积的养殖户,不论天气变化,一成不变按照每天投入饲料量进行投喂,加上大宗鱼类饲料杂,投喂的饲料质量不高、选用不当,极易引起水质败坏,诱发出血性疾病或其它各种疾病导致鱼类死亡。

三、防治方法:

1.加注新水,调节养殖水体底质和水质。在雨过天晴时,可用硫酸氢钾、二氧化氯泡腾片等氧化性改底产品全池泼洒一次。

2.在显微镜检测中可清晰查看到,感染鱼类体表或鳃丝有明显的寄生虫侵袭病灶如红点子、鳃丝末端有白色的“米粒”状附着物时,可以选用杀虫剂化水泼洒1-2次或在饵料台连续吊袋3-5天。

3.根据鱼类感染的危害程度,避开高温时段、雷阵雨及闷热缺氧天气,选用二氧化氯泡腾片、二溴海因或苯扎溴铵戊二醛合剂直接抛洒或化水泼洒1-2次,泼洒时间最好安排在下午3点以后,可降低养殖大宗鱼类应激性死亡程度。

4.水体中鱼类发生死亡时,应减少投喂量,在化水泼洒杀虫剂及水体消毒剂期间应停止投喂,之后再用氟苯尼考+维生素k3+三黄散拌粉状饲料或与颗粒饲料混合连续拌料投喂3-5天。

5.经过药物泼洒和拌饲料投喂药饵后,水体中大宗鱼类死亡量会有明显减少,水体中如还有鱼呈零星死亡时,可根据养殖水体水质情况,用生石灰化水进行全池泼洒,一般水深1m每亩用生石灰(化水均匀泼洒)5-10kg,如果水体中有滋生蓝藻或有暴发蓝藻现象的不可用,以免引起养殖鱼类氨氮中毒应激而死。

(通联:241000,安徽芜湖市渔业管理服务中心 手机:19965536087)

猜你喜欢
体表鱼类水体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与农村污水处理程度探讨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求解空间几何体表面积问题的方法剖析
鱼类运动会
厌食儿童体表胃电图检测与分析
本市达到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奇妙的古代动物 泥盆纪的鱼类
体表无明显损伤而死亡的交通事故及其法医学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