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21-11-29 02:44陈英
文学天地 2021年10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情感教育新课改

陈英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已经成为了完善学生数学学习情感和思想文化情感的重要途径。当下,對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实施策略研究仍在继续,而且已经取得了不小的研究成果,本文将根据这些研究成果继续分析,以期能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教学;情感教育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只重知识技能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教师对课堂教学过多地注重了知识、技能方面的传授,忽视了教师自身的情感投入。常表现为部分教师过多强调学生的基础问题,而教师自身的主导情绪状态平淡、低落,情绪表现贫乏、无力,不能充分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致使课堂教学显得干涩、枯燥、表面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调动、发挥。课堂教学,是促使良好学习结果产生的主渠道。为了解决如上所说的问题,我以为情感教学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一、数学知识中的情感教育内容

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情感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审美情感、理智情感和道德情感。

1.审美情感。所谓的审美情感指的是人在对艺术作品、和谐的社会现象和美丽的自然景物进行欣赏时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很多数学知识都能够使人产生审美情感。例如,空间四面体、多边形、直线、抛物线等等。因此,教师必须对这些图形进行精准的描述和体现,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中蕴含的美感,陶冶学生的性情。

2.理智情感。当人在进行智力活动时就会产生理智情感。特别是人的求知欲得到满足时,会产生良好的理智情感体验。在初中数学中,射线定理、切割线定理、三垂线定理、韦达定理的推导过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之间的关系都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其中无不蕴含着缜密的推理,能够使学生获得理智情感的满足。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清晰的把握和充分的认识,并使学生更加关注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考试成绩。这样有利于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3.道德情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还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也就是让学生对自己的意图、思想、行为和举止进行评判,看其是否符合社会道德。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很多数学历史和数学家的故事,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例如,哥德巴赫猜想问题、勾股定理、莱布尼茨、尼曼等重要的数学问题和数学人物都能够激发学生的赞扬、羡慕、敬仰的情感。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途径

初中数学教师要致力于研究各种情感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将学生的积极情感激发出来,打破传统的机械化教学模式。随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体系的变化,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教师必须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了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教师也可以适当地穿插一些数学历史故事和著名的数学人物,通过或风趣、或励志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适应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与此同时,中小学教师还可以采用说课、分组讨论、数学游戏等教学手法来进行数学情感教育。当然最主要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1.从和谐师生关系方面突出情感教育的号召力。和谐融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数学情感渗透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从师生关系方面体现数学情感对于教学工作的内在影响与号召力,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施效果。生活方面,教师应走进学生的世界来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教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亲和力的体现,这对缓解学生的不安心理与紧张情绪大有裨益。

2. 教师在教学中人格魅力的展现是情感渗透的关键。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也是实现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过于呆板和枯燥的课堂势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数学情感的渗透。因此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和传授数学技能的同时,应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影响,促进学生积极价值观念的形成。无论是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设计、课件制作还是语言陈述都应当是充满活力与趣味的,在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巧妙的构思和问题情境能有效实现数学情感的渗透。课堂教学对于学生而言,不仅仅是获得知识的天地,同时也是团结合作和互助探究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数学学科带给他们的乐趣与满足,进而激发内心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热情。数学课程讲授过程中的问题情境创设对于数学情感的渗透意义重大,巧妙的问题构思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教学氛围营造方面也有着深远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备课,在实际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4.挖掘数学教材及教学方法中的情感因素。数学情感的渗透与数学教材之间也存在着必然联系,这主要是由于数学教材作为情感渗透的源泉,对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有着重要的导向意义。数学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情感教育与数学课程的相互融合。教学方法方面,无论是合作式学习还是探究式学习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都极为有利,这也是数学情感渗透的关键环节。

5.尊重学生差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一以直以来,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我们通常都会认为那些学生成绩出色的,听话不惹事的学生就是一个好学生的标准。而这种观念导致的结果恰恰是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违背了教育活动的根本原则。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培养学生发挥所长,共同进步,全面提高素质,为社会发展培养不同人才,已成为社会各界共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和掌握不同学生的优势和长处,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总之,重视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关键是教师,教师要能走进学生的心中,要会拨动学生的心弦,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研究教材,加深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丽,《初中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方法探析》.

[2]郑伟,《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3]余永梅,《浅析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4]宋连军,《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分析》;

[5]石锦来,《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成才之路;

[6]瞿红兵,《情感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探析》,教育现代化.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情感教育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