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瘀关系病机理论发微与相关治疗方案的优化

2021-11-30 02:53刘慧倩陈红梅李如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瘀血津液病机

刘慧倩 陈红梅 李如辉

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 310053

病理性增生所导致的疾病相当于中医学的癥瘕积聚、瘤、瘰疬、痰核、窠囊、瘿、瘜肉、癖等疑难杂证范畴。中医学认为,其共性病机则为痰、瘀或痰瘀交阻[1]46,以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或二者联合运用为通用治疗原则,但疗效并不确切。问题的症结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痰、瘀理论本身并不科学;二是当代医师对痰、瘀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出了偏差,却又昧而不觉。

柯志颖[1]3指出,痰、瘀理论自发展以来,以其应用普遍、疗效独持的实用价值而受到临床医家的广泛重视,而且始终是中医药学术体系的重要分支。两千多年漫长的传承与发展历史说明,痰、瘀理论是有效而又科学的。既然理论本身无可厚非,就只能将批判的目光投向当代对痰、瘀理论的理解和运用。长期以来,中医界对于“痰瘀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存在模糊认识,因而也就未能回答下列问题:究竟是先痰后瘀还是先瘀后痰?究竟是有痰必瘀、有瘀必痰,还是有痰未必瘀、有瘀未必痰?究竟是瘀不必兼痰,还是痰不必兼瘀?而以上问题恰恰决定着化痰散结与活血化瘀的单用与兼用、运用的先后与主次,关系着方药的针对性,并最终影响疗效。本研究试图进一步探讨痰、瘀的关系,促进相关治疗方案的优化。

1 痰、瘀关系病机理论发微

1.1 痰、瘀致病具有共性特点 当代对痰、瘀病机的关注,除了社会需要这一因素外,显然与其所导致疾病的特点——广泛性、严重性、复杂性、顽固性、迁延性、增生性、疑难性密切相关。

1.1.1 广泛性 佟旭等[2]运用计算机检索技术,以“痰瘀互结”为关键词检索了中国知网2013至2017年发表的、以痰瘀互结为主要病机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73篇相关文献,涉及呼吸、循环、神经、消化、内分泌等系统的50余种疾病,以详实的数据证明了痰、瘀、痰瘀交阻致病的广泛性,更为重要的是确认了疑难病证的共性病机——痰、瘀、痰瘀交阻。

1.1.2 严重性、复杂性 李小兵等[3]从丹溪的“痰挟瘀血,遂成窠囊”[4]72等理论出发,认为“痰瘀同病”具有“严重性及复杂性”的特点。

1.1.3 迁延性、顽固性 李其忠[5]提出:“凡病情具有慢性迁延性、顽固性、增生性等特点的,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痰瘀同病的表现。”慢性迁延性与顽固性在很大程度上可视为同义表述,因为二者均标示着病程长、治疗难。

1.1.4 疑、难、杂、重 支艳等[6]认为:“痰浊瘀血致病广泛,且见症复杂,现代医学一些尚无病因治疗或疗效不佳的疾病,也多是临床的疑难杂病重症,多与此有关。”高荣瑞等[7]指出:“痰与瘀是疑难怪病之根,危急重证之源。”谢雅革[8]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其特点概括为疑、难、杂、重四字,云:“痰饮瘀血致病广泛,且见证复杂……临床表现出疑、难、杂、重的特点。”

以上资料再次证实了“百病多由痰作祟”“血为百病之始”“怪病多痰”“久病多痰”“久病多瘀”等传统经典理论。

1.1.5 “痰瘀交阻”乃“久久之病”的病机 《素问·至真要大论》有云“谨守病机各司其属”,说明病机是关系着临床辨证准确与否、治疗能否取效的核心环节。分析和把握核心病机是中医诊疗的关键,也是攻克疑难杂证的关键。

病理产物的形成是个慢性过程,常需经历较长的时间。就痰的生成而言,始动病因作用于机体,津液代谢失常,水液停留于体内,经过凝聚过程,方能形成痰。而就瘀血的生成而言,除急性出血外,也多由始动病因作用于机体,经过血液运行滞涩不畅的血瘀阶段,而且程度不断加重,逐渐形成瘀血。而痰瘀交阻则是出现在痰或瘀生成之后,痰、瘀既为“久病”之病机,痰瘀交阻则更属“久久之病”的病机。因此,历代医家的笔下,“久”就成为了描述痰瘀交阻病机时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字,如《丹溪心法·痰》谓“久得涩脉”[4]72,《医学正传·疮疡》云“积久渗入脉中”[9]350,《血证论·瘀血》云“血积既久”[10]92,《临证指南医案·疝》则有“久恙”[11]之说,故李小兵等[3]以心血管疾病为例,指出痰、瘀乃为“终末病机”。病程的漫长,使得病位益深、病机愈繁,病情日重。

1.2 痰性胶固,瘀兼痰之性

1.2.1 痰性胶固 痰为水饮进一步凝结而成,其物理性状极为黏稠,《读医随笔·痰饮分治说》云:“痰者,稠而极黏。”[12]88正其如此,故又有老痰、郁痰、结痰、顽痰诸名。《明医杂著·化痰丸论》云:“老痰、郁痰结成黏块……岁月积久,根深蒂固,故名老、名郁。”[13]39-40《丹溪心法·痰》云痰“胶固稠浊”[4]72。《症因脉治·痰症论》云:“老痰,即结痰,顽痰,坚结胶固。”[14]

自丹溪[4]72提出“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以来,该理论备受后世之推崇。《明医杂著·痰饮》云痰“随气流行,遍身上下无处不到”[13]71。《类证治裁·痰饮论治》云:“而痰则随气升降,遍身皆到。”[15]及至今日,诸多教材也无不作如是观,“痰随气行”俨然一不易之医理名言矣!如云:“痰饮一旦形成后,可流窜全身,经络、肌肤、筋骨、脏腑等全身各处,无处不到。 ”[16]

丹溪的“痰随气行”论与痰性“胶固”以成“窠囊”说是自相矛盾的,为了确立痰性“胶固”说,“痰随气行”论就不得不驳。

气虚、气滞是痰饮形成的前提,痰饮形成后只能进一步加重气虚、气滞,形成恶性循环,又何以能“随气流行”?正如 《冯氏锦囊秘录·痰饮大小总论合参》所云:“若至津液受病成痰,则变为有形而凝滞,焉能随气流通于至微至密之所耶。”[17]对“痰随气行”论提出了质疑与否定,此其一。其二,一般认为,痰饮虽曰同类,但其性状又有所区别,盖“痰浊”而“饮清”,“痰……浓度较大……饮浓度较小”[18],清稀者易流,稠厚者难行,此乃常识。若谓饮成之后,仅停留于肠胃、胁肋、四肢、胸膈,而痰却无处不到,岂不以清稀者为难行,稠厚者为易流乎?其三,《丹溪心法·痰》云:“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4]81既然“痰随气行”,又何事于行气?其四,若痰可随气而行,那么,瘀血、结石这些所谓的病理产物也当不能例外,也当随气而行矣!可乎?最后,证之临床,所见由痰、瘀、痰瘀交阻而成之疾,其病位总是固定不移的,果若“痰随气行”,其病位则又当游移不定矣!以上五点,足见“痰随气行”论之不足恃!痰性“胶固”有以下三个内涵:一指痰的形质坚硬、坚结、坚牢;二指痰的病位胶黏、胶着而固定不移,故有“窠囊”之说;三指病程长,不易治,故又以“老”“顽”名之。

1.2.2 瘀兼痰之性 瘀血是血液运行迟缓停积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停滞于经脉和脏腑内的血液以及体内瘀积的离经之血。《灵枢·决气》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又云:“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素问·举痛论》云:“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灵枢·痈疽》云:“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以上寥寥数节经文足以展示《黄帝内经》对血液物理性状的深刻洞察,即血液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是循行于脉中、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的红色液态物质。血之所以能“流行不止,环周不休”,从气血关系的角度而言,自然在于气的推动作用,正如 《冯氏锦囊秘录·痰饮大小总论合参》所云之“藉气周流”[17];而从血自身的角度来看,其流行不止正是血中津液的运行所致。营气者,舟也;津液者,水也,水能载舟。正如《读医随笔·痰饮分治说》所云:“津液……竭,而血行愈滞……夫血犹舟也,津液水也,医者于此,当知增水行舟之意。”[12]87-88血瘀者,血脉中的营气与津液运行皆迟缓;瘀血者,血中的营气与津液皆停积,而津液停积则为痰,无论脉内还是脉外,痰实为瘀血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影随形。于此,《景岳全书·非风·论经络痰邪》中“津凝血败,皆化痰耳”[19]130之论真可谓是振聋发聩!既然痰为瘀血的有机组成部分,瘀就必然兼具痰之“胶固”等特性,痰瘀交阻则意味着“胶固”等特性的倍增。明确这一点,不但有助于深化对“痰瘀交阻”病机难治性的认识,而且也为从痰治瘀提供了理论依据。从痰治瘀在目前已十分普遍,如毛永森[20]从痰饮湿阻角度辨证论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徐木林[21]认为从病机总体上分析,心脑血管病临床证候以痰为主证者多,痰之为病相当普遍,应以五脏生痰为基本思路防治心脑血管病。

痰、瘀的生理前提是不同的,痰为津液、瘀为血,正如龙雨等[22]所说,痰、瘀其“形成成分……存在着差异”;但又异中有同,除了从痰治瘀的实践及其有效性为这种“异中有同”提供了临床依据之外,现代实验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微观依据。有关研究表明,“瘀”不同于“痰”,瘀主要表现在凝血系统激活、纤溶系统亢进、血小板聚集性改变、炎症及组织异常增生等方面[23-24],痰的形成则主要与甲皱微循环异常、血液流变学改变、血脂代谢紊乱、氧自由基代谢异常、细胞结构功能异常、微量元素异常、淀粉样蛋白变性、能量物质代谢异常、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免疫功能异常、病原微生物侵袭等有关[25-26];但痰与瘀又有着一定的共同点,如二者均与甲皱微循环异常、血液流变学改变、脂质代谢障碍、免疫功能异常等有关[25-26]。

1.3 痰未必兼瘀,瘀必兼痰 龙雨等[22]指出痰瘀的不同,除了成分上的差异外,还表现为“病位的差异”。现代生理学证实,水占人身体质量的70%,人身内而脏腑、血脉、经络、筋骨、肌肉,外而皮肤、毛发、孔窍、爪甲,身形之中,津液无处不在,而血则仅仅循行于脉中。正是津血生理部位的不同,导致了痰、瘀病位的差异。病理状态下,机体任何部位的津液都有可能因为病因的作用而停滞凝结为痰,由于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痰也就成为瘀血的组成部分。换言之,如果从脉内脉外的角度看,脉内脉外皆可生痰,故痰的病位可遍及全身。发病部位极其广泛,部位不同,症状不同。《诸病源候论·痰饮病诸候·诸痰候》云:“诸痰者……诸候非一,故云诸痰。”[27]《泰定养生主论·痰证论》明确提出:“一切男女大小素禀痰疾,其候往往不同,其状各各奇异。”[28]《银海指南·痰病论》云:“内外百病,皆生于痰。 ”[29]《医门法律·痰饮论》云:“痰饮为患,十人居其七八。 ”[30]《景岳全书·痰饮》云:“有云怪病之为痰者,有云痰为百病母者。”[19]363症状的纷繁复杂,示人以变幻莫测之感,故有痰病“变幻百端”之论,“怪病多属痰”的“怪”字也同样是指向痰病“变幻百端”这一特点的。

病理增生所致疾病的多数出现在脉管以外的组织中,因此主要是属于痰的病变,而非瘀的病变。另外,根据现代病理学研究的发现,病理增生之肿块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增大,在于其具有丰富的血供,即便是囊肿,其包膜也包裹着血管,以致囊肿日益增大,一旦血供出现问题,肿块就会萎缩塌陷。由此可见,痰未必兼瘀。

血液循行于脉中,相应地,瘀血主要出现在脉中,在脉外的离经之血致瘀也是存在的,但居其次。如前所述,由于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痰也就成为瘀血的组成部分,可知瘀必兼痰。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以及后文说理涉及到脉管内外,似有中西医结合之嫌,但却毫无违和之感,更非机械地对号入座。血行脉中,血脉“壅遏营气,令无所避”的功能认识,都是中医学自身的理论,绝非张冠李戴的自圆其说。

1.4 痰、瘀病位不同 痰、瘀病位的不同,除了脉管内外不同之外,还突出体现在脏腑的不同。肺主行水,通调水道;脾运化津液;肾主水。《素问·水热穴论》云:“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景岳全书·痰饮》云:“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19]364故痰之病位与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而心主血脉,肝主疏泄、藏血而调节血量,脾主统血,故瘀之病位又与心、肝、脾三脏关系极为密切。丹溪治疗中风,其病位在左者行血补血以治瘀,其病位在右者则治以化痰行气。结合“左肝右肺”“左血右气”理论及丹溪左右气血不同之论,杨喆等[31]提出了“左瘀右痰”的观点,对临床诊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此外,痰瘀交阻意味着心肝脾肺肾五脏悉病,其治疗之难也就可想而知了。

1.5 痰在瘀先 血行脉中,脉内外的津液是可以相互出入渗透的。生理状态下,脉中的营气不能出于脉外。脉外组织津液停积凝聚为痰,可通过影响脉内津液,导致脉内津液停聚而血随之而瘀,正如《医学正传·疮疡》所云:“津液稠黏,为痰为饮,积久渗入脉中,血为之浊。”[9]207就脉中血液而言,血中津液停积凝聚成痰,而不能承载营气之舟,营气不行而成瘀,故龙雨等[22]引邓铁涛教授认为“‘痰’为‘瘀’之先”。

2 痰、瘀病机治疗方案的优化

《血证论·遗精》有云:“病血者未尝不病水,病水者亦未尝不病血也。 ”[10]135尽管从原则上讲,“‘痰’‘瘀’在体内一旦形成,可互为因果、相互转化,形成痰瘀互生的恶性循环”[22],但必须明确,瘀可致痰,痰可致瘀,痰瘀互生并形成恶性循环,只是病机发展中的一种趋势,治疗切不可拘执于痰、瘀并治,因为除了病程这一决定性的因素、患者的体质因素等外,尚需进行具体分析。基于前文,本文提出如下见解,以冀促进痰、瘀病机治疗方案的优化。

2.1 脉外多治痰 病位在脉外者,多以治痰为主,一般情况下不必兼以化瘀,更不宜单独以化瘀为治。倘若临床见证出现血瘀之象,如舌质紫暗、瘀斑瘀点、脉涩结代、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等,则提示痰瘀交阻,自当伍以祛瘀,然仍当以治痰为主,化瘀药物的运用则当视瘀之新旧、多少、有无等而裁定。龙雨等[22]认为痰瘀交阻初期,以治痰为主,兼以治瘀;痰瘀交阻中期,痰瘀并治,痰瘀并重;痰瘀交阻晚期则又当以治瘀为主,兼以化痰。是否果真如龙雨等所论,则仍有待于临床验证。

2.2 脉内必痰、瘀并治 脉内血瘀,或血溢脉外而瘀,瘀必兼痰,因而化瘀必须与化痰兼用,具体情况似乎又可分为以下两种:(1)营气先病而致瘀,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等,当以化瘀为主,兼以化痰;(2)津液先病而致瘀,则又应以化痰为主,兼以化瘀。

总之,脉内必痰、瘀并治。这一治疗原则在古代活血化瘀类制方中也有着一定程度的体现,如桂枝茯苓丸之用茯苓、温经汤之用半夏、大黄虫丸之用杏仁、血府逐瘀汤之用桔梗等。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古代活血化瘀类制方兼入化痰药,只是出于对“瘀必兼痰”的潜意识,因而并不具有普遍性,这也正是当代医学临床需要补充、完善与发展的关键之所在,即在应用古代活血化瘀方剂时,应注意进行化裁,伍用化痰蠲饮药,全面体现“瘀必兼痰”原则,以确实提高有关病证的临床疗效。

3 结语

综上所述,病理性增生所致疾病大致相当于中医学的癥瘕积聚、瘤、瘰疬、痰核、窠囊、瘿、瘜肉、癖等病证范畴,痰、瘀乃其共性病机,其所致病证具有种类繁多、病程长、局部肿块、症状复杂多端、难治性等特点。“痰瘀交阻”乃“久久之病”的病机;痰性胶固,而瘀兼痰之性;痰未必兼瘀,但瘀必兼痰;痰瘀病位不同;痰在瘀先。

痰、瘀病机治疗的优化方案是:脉外多治痰,并依辨证根据瘀之新旧、多少、有无,酌情伍用化瘀药。脉内必痰、瘀并治,营气先病而瘀,治宜化瘀为主,兼以治痰;津液先病致瘀,则宜化痰为主,兼以治瘀。随着痰、瘀关系病机理论的精细化发展,痰、瘀病证治疗针对性的提高,病理性增生所致疾病将有望得到更为有效的治疗,痰、瘀病机理论的科学性将得到更充分而生动的展示。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痰、瘀、痰瘀交阻的形成机制是多元的,有气虚、气滞、寒、热等诸多因素,故治疗上就有了行气化痰瘀、补气化痰瘀、温化痰瘀、清热化痰瘀等不同。而化痰、化瘀药物的选择也是关乎疗效的关键因素,如入络痰、瘀之用搜剔,痰在胁下与皮里膜外之用白芥子等。本文提出的优化方案只是提高痰瘀交阻疗效的因应策略之一,囿于文题,以上问题均未涉及,有待日后进一步研究加以完善。

猜你喜欢
瘀血津液病机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医教你识瘀症
补津液不等于多喝水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以病机为主导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评价方法初探
瘀血被清除掉,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有一种口渴和瘀血有关
气血津液辨证
燥邪致泻说
糖尿病从脾论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