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021-11-30 03:43薛俊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24期
关键词:监测技术环境监测污染

薛俊

(江苏省宿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 宿迁 223800)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过程中,势必会造成各种环境污染的实际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环境监测手段,确保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切实提升对于环境的保护能力。要通过监测手段的进步,对自然环境保护状况精准把握,从而切实落实好环境监测工作,通过一系列的整治手段保护生态环境,避免过度开发破坏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现阶段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污染状况

1.1 污水排放问题导致的水质污染

环境监测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现阶段各种生产企业的运行中,势必会产生诸多的污染元素。因此,相关职能部门必须提升对环境的监测水平,通过一系列的具体实践开展对生态环境的监管工作,控制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环境产生的破坏。现阶段水质污染就是一个实际问题。在很多生产企业排放的废水中,可以发现很多有害物质。这些物质排放后,会造成水质的污染,甚至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同时,农业污染、生活污染以及自来水输水管路的二次污染,均会影响到当前的水质。对于农业种植来说,过度施肥在水循环系统当中势必会导致肥料与农药随水进入水循环体系当中,这时污水当中的悬浮物、病原体、化肥、盐分、不溶解固体物等,均会进入江河湖泊之中,而其中的磷、氮等营养元素极易引起水的富养化,并且其他病毒污染物质又会导致饮用水水源受到影响,进而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从生活污水的排放来看,致病细菌较多且氮、磷、硫较多,这也会导致污水污染问题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对此,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污水排放问题,常规方法已经很难实现对于复杂污染因子的检测需求,这也使得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中,需要以监测技术的应用作为关注重点,进而有效找到解决办法[1]。

1.2 粉尘与颗粒物造成的大气污染

颗粒污染物既来源于人为,也来源于自然。而主要的排放源在于人为排放。比如,石化原料在燃烧时所产生的燃烧颗粒物、生物质燃烧时所产生的颗粒物、垃圾焚烧时产生的颗粒物等均会在空气中产生气体污染,而其他的人为颗粒物排放包括建筑扬尘、道路扬尘、厨房烟气以及工业粉尘等。这些颗粒物的排放势必会导致雾霾问题的发生,也会加大大气污染治理的难度。尤其是一些发达城市,空气污染主要呈现为汽车尾气的复合型污染以及煤烟型污染,这也使得在城市空气治理的过程中,难以保障治理的质量。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一些地区灰霾、酸雨、光化学烟雾等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频频发生,其实都与细颗粒物污染有关。此外,粉尘产生并不会直接作用于人,但是它往往会给人的器官、黏膜等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比如,呼吸道黏膜就会受粉尘的影响而导致病变,而眼睛等器官在遭到粉尘影响时也会产生伤害。当前最严重且危害性最大的粉尘是木尘,因为它具备易燃性,进而极易产生火灾。基于此,粉尘的出现不仅会给人体带来影响,而且也会给当前社会的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1.3 农药等生态药物导致的土壤污染

土壤的污染也是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之一。现阶段,农药的使用对土壤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很多农药成分中包含毒性物质,这些物质如果渗透到土壤中,就会出现土壤性质改变的实际后果。因此,在进行土壤检测的过程中,必须采取综合检测措施,及时提取土样进行实验室分析,从而系统地掌握现阶段土壤污染的实际情况。在后续的环境治理活动中,要从这些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一系列治理措施,提高对于土质状态的检测手段,发挥职能部门的监管作用,避免对于土质的伤害[2]。

1.4 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导致的污染

现阶段生活垃圾的处理不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目前,我国对于垃圾分类的处理机制执行不够到位,各种生活垃圾混淆投放,导致在垃圾的堆放过程中,对土壤和水体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3]。因此,环境监测和治理部门必须重视这些实际问题,在实际的环境治理工作中发挥监管作用。首先要通过监测工作确保掌握实际的污染现状,对于这些因素进行全盘分析和掌握之后,要采取根本性的治理手段。因此,必须立足于全面排查的工作之上,对于污染治理建立起循序渐进的工作计划,改善污染的实际现状,维护生态环境的优良状态[4]。

2 环境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运用

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其实就是按照相关标准要求来实现对环境现状有效的监测与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实现对土壤、大气、水、噪声等进行监测,并解读当前环境现状,从而通过全面整合来实现有效治理,这时才能就环境是否遭到污染进行确认,同时对环境被破坏的程度进行评定。但是,从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来看,它其实包含很多方面,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实现对化学指标、物理指标、生态系统平衡等内容的监测。因此,从整体上看,通过环境监测工作的落实,能够真正实现以科学化管理为基础,保证生态环境的良性运转,并且也能实现利用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对当前的违法现象进行定性,进而保证执法部门能够给予相应的惩罚[5]。对此,从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来看,不管是对生态环境自身变化的情况进行监测,还是实现以防范为主,对人为带来的影响进行确认,其实都是环境监测当中必须要落实的一个内容,且能够实现以环境治理为基础,以保证信息供给的真实性,才能真正对污染问题进行确认,还能就预防或问题处理进行技术保障,如此技术应用就能实现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测定,并根据其测定结果进行应用,达到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有效整治的目的。基于此,对于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重点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生物检测技术

在所有的监测技术当中,想要保证环境监测的良性运转,同时不会对环境带来进一步破坏,那么生物监测技术则是当前最为常见也最为有效的一种技术。毕竟,该技术在现实应用的过程中,准确度较高且操作十分简便,并且具备观测直观性的特点,因此该技术有着较好的应用优势,更不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其他影响。将该技术真正用于环境监测工作当中,相较于其他技术而言,可以获取更为理想的监测成效。一般来讲,生物监测技术的应用,通过分析生物学以及微生物学等内容将化学工程、计算机技术等进行整合,通过这种全新的综合性技术产物,能够真正实现以环境治理为基础进行应用。生物监测技术的应用,能够将生物大分子标记物监测以及PCR两种技术进行同时使用,进而获取较为全面的环境监测信息,而且也能针对生态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预警,以技术应用来保证生态环境能够一直处于健康且稳定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生物监测技术是以生物评价技术的应用与方法来实现对生态环境当中的质量情况进行测定的一种技术,但是在现实使用的过程中,它的主要功能其实是以弥补理化监测不足而运行的。对此,如果将它配合到物理化学监测技术当中,则能够实现以综合的环境监测手段反映出综合的污染状况。该技术包括生物残毒监测、生物群落监测、急性毒性试验、细菌学监测以及致突变物监测。

2.2 3S技术

3S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以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为主,对污染的实际情况进行确认,它也是基于全球倡导的建立良好生态环境基础所开展的一项技术监测手段。通过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能够针对某区域近年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全面记录,这时工作人员主要是在信息获取的过程中,通过分析与预测来对区域污染变化的原因进行判断与整合,这样则能对环境改善提出更好的建议。与此同时,通过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工作的落实,也能对生态环境当中的有害物质进行确认。比如针对常见的颗粒污染物和粉尘污染物,就能够以该技术的应用来实现统计分析,而且也能针对环境当中的有害物质数量进行预判,非常有利于在未来环境治理中给予计划上的帮助。此外,从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工作开展的情况看,3S技术的应用也能够实现针对天气数据进行确认,通过实时监测云层以及风带的走向进行记录,以实现在气候变化条件下得出准确的判断,这对于存有灾害问题的地区来说,能够以天气灾害预警为基础,提前让居民做好防护工作,从而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值得注意的是,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工作的落实,不仅能够对环境考核提供更加精准的信息,也能针对环境治理给予更加细致的参考依据。因此,只有落实动态监测技术的应用,才能真正为环境保护以及治理等工作提供良好的信息支持。

(1)一般来讲,在3S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所有监测仪器其实都位于大气的外层,因此在实际使用该技术时,这些置于大气外层的机器设备就能够实现对大气层的变化进行准确的判读,而且也能对重点区域进行精准定位。并且通过信息记录的应用,能够实现以信息质量保障为基础对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有效地帮助。比如,在城市当中,人们日常出行所排放的汽车尾气导致了城市上空的大气层环境相较于其他区域污染现象更加严重,对此,将该技术运用于城市大气层的监测工作当中,就能实现对污染严重的地区进行位置采集,并通过大气层的图像采集来实现以数据传递的方式由工作人员进行分析,以针对重点区域提出有效建议。此外,由于城市存有热岛效应,这也导致城市天气变化难以通过从前所采用的方式进行有效判读,但是3S技术的有效应用,则能够通过其突出的数据采集能力来实现监测工作的落实,对城市的实际天气现象作出准确的预报。

(2)我国土地面积较广且地理环境各有不同,这其中包括江河、湖泊,也包括森林、沙漠,这也使得我国成为一个自然灾害现象多发的国家。利用3S技术来实现对各个区域进行生态环境的监测,能够第一时间对生态环境异常地区作出判读,并通过通报治理来实现改善。同时,利用3S技术对各个地区进行数据采集,并以分析处理为基础进行数据应用,能够标示出自然灾害现象多发地区,能够帮助政府部门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并且也能保证在自然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内进行有效处理。

(3)3S技术也能够应用在水源环境监测工作中。以其自身的成像能力和定位能力来看,它能够针对湖泊、河流的水位变化进行记录,更能够实现对水体质量进行记录。因此,通过这些记录信息的应用,可以准确地反映出水质污染源的源头,并且也能针对海啸极易出现的位置进行定位,更能针对海洋中暖流流向对于极寒地区所带来的影响及对沿海、河地区等水位的变化情况作出判断。通过3S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洪水、决堤以及海啸可能发生的区域进行通报、预警,进而有效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还能够实现污染源的准确定位,以确保环保部门能够尽早找到污染源头,从而改善水质的污染状况。

2.3 物理化学技术

从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来看,在环境监测工作的落实上,作为主流的技术之一就是物理化学技术,而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是以物理、高分子化学、分析化学等交叉性的内容实现综合应用,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保障。一般来讲,在我国最为普遍的物理技术就是以物理因子强度测定技术应用为主来进行监测工作的落实。因为该项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对环境当中所存有的物理因素含量进行实时监测,针对空气、土壤、土体等环境要素监测工作的落实,能够产生十分积极的效果。将物理因子强度测定技术应用到环境监测工作当中,能够在监测期间实现针对光、噪声、热源以及电磁辐射等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因素进行确认,帮助相关工作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环境污染的现状,并且能针对已获取的信息来实现落实环境保护工作。当前我国在环境监测工作开展中所使用的化学技术,主要为光化学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以及离子色谱分析技术等,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实现针对环境当中所存在的某类特定污染成分进行检测,进而为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带来良好的助益[6]。

3 结语

环境监测工作关系到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来说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因此,相关职能部门必须持续地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系统地提炼出自然环境的真实态势,实施有效的治理行为,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监测技术环境监测污染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探讨
汽车胎压监测技术探讨
基于北斗的高压输电杆塔智能实时监测技术与应用
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
宁夏发布水泥企业超低排放评估监测技术指南
广播电台播控系统的监测技术研究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环境监测市场化后存在问题分析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