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1-30 15:55吕少芬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24期
关键词:时效货运港口

吕少芬,周 晔

(九江学院电子商务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5)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我国跨境电商行业受到了巨大冲击。在党和政府的果断行动下,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努力取得抗击疫情重大胜利,新冠疫情在我国已经被完全控制,但在世界范围内的疫情仍在继续蔓延,并对我国的跨境电商物流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急需在今后的发展中解决。

1.新时期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跨境物流运输时效受到严重影响:受疫情影响,我国和贸易对象之间的整体物流运作均处于应急状态,尤其是航空物流运力大幅度下降,使跨境运输时效难以得到保障。自2020 年2 月初开始,疫情导致我国国际航班大面积停航停运,客机腹仓的载货运输能力大幅下降,邮政和国际快递的时效严重下降。同时受疫情影响多国的物流与货代公司倒闭,港口作业的工人短缺、码头作业效率下降、清关速度变慢这些都导致了码头滞箱情况严重,有的甚至超出了港口承受范围。以孟加拉国吉大港为例,2020年4 月吉大港几乎处于封锁状态,港口堆场严重拥堵,吉大港码头堆场共放置不同种类集装箱4.4 万TEUs,而其设计总容量却只有3.76TEUs。根据17TRACK 样本数据显示,中国邮政E 邮宝从2020 年2 月份开始,平均妥投时间越来越长,2019 年中国直发美国包裹平均时效为13.9 天,而2020 年中国直发美国包裹平均时效为28.5 天,并且在4 月份达到了最长的55 天[1]。

跨境物流运费持续上涨:疫情影响下,多数物流公司只能选择货机运输,但我国货机航班次数远远少于客机,且海外疫情的爆发使得抗疫物资出口需求激增,航空运输资源都向进出口抗疫物资倾斜,可用于商品运输的航空资源就变得十分短缺,这也导致了物流价格的持续上涨,价格的波动使得许多做FBA头程(从国内运往亚马逊FBA 仓库)的物流公司已经不接空运单,并且只接受2 千克以内的小包裹。除空运外,铁路运输与海运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跨境物流包裹的丢包问题加剧、追责难度加大:我国国内物流中已经基本实现了包裹的实时追踪查询,然而,跨境电商物流从揽件到商品最终送达客户,往往需经过四五道甚至更多次的转运,非常容易出现包裹破损和丢失的情况。由于疫情实施的无接触签收政策,快递员不能够把快递亲手投递到顾客家中,需要统一投放到投递点由快递员代为签收,因此也加剧了丢包问题且难以追究责任。

2.新时期我国跨境电商物流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我国跨境物流基础建设存在货运能力不足的短板,尤其是航空货运物流基础建设相对滞后:根据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中心数据,到2019 年末我国共有运输机场共235 个,但均为综合性机场,还没有以货运为主的机场。[2]而对于客货混运的机场,相关业务安排以客机航班为主,在疫情爆发的情况下航空货运需求突然加大,作为国际航空货运重要市场力量的各大客运航空公司自2020 年2 月开始大量取消客机航班,导致客机腹仓运输能力大幅度下降,一方面客机改为货机短时间难以见效,同时货机停靠、装卸等操作流程的调整也不够顺畅,这使得航空货运时间安排灵活性降低,导致各大物流快递公司的跨境包裹大量积压。

国际航班的停航停运导致的跨境物流运力供给严重短缺: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各国纷纷封城封国,大量国际客运航班被停,据统计在2020 年的2 月到3 月期间,全部国际航空的运输能力比正常时期降低了60%以上,且抗疫物资一时间成为对空运需求量的重要物资,各国纷纷将物流资源向抗疫物资倾斜,这也在一定程度削减了航空对普通出口商品的运力。航空运力的不足使得航空运价猛涨,如2020 年3 月份我国航空运输美线、欧线、中东线以及日本线的价格相比春节前上涨了1-3 倍。很多物流企业不得已转向以传统外贸为主的海运或者铁路运输,不仅加长了快递运送周期,也引发了这些运输方式运费的水涨船高。

海关频繁调整政策、通关检疫检验标准更加严格:因新冠病毒强感染性的特点,各国海关不得不通过疫情的变化不断调整政策,加强对进出口物品以及进出口人员的检疫检验,这样一来势必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此。受疫情影响,跨境电商的货运量有所增加,而更加烦琐的检疫检验程序和更多的通关手续都加剧了我国跨境物流的清关障碍。以我国为例,针对境外疫情输入风险不断增大的态势,海关总署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一是严格监测评估全球疫情,并根据动态评估结果,确定口岸需重点防控的国家和地区,及时发布警示通告。二是全面实施健康申报制度,所有出入境人员必须进行健康申报,在口岸扫码核验。三是严格开展入境卫生检疫,严格实施入境交通工具的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四是对所有入境人员严格实施三查三排一转运的口岸检疫措施(三查:全面开展健康市民卡核查、体温监测筛查、医学巡查;三排:严格实施流行病学排查、医学排查、实验室检测排查;一转运:判定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有症状的人员和密切接触者4 类人员,一律按照有关规定移交地方联防联控机制);五是不断深化联防联控合作,海关总署与各成员单位加强沟通,在信息共享、联合布控、人员处置等方面密切合作。[3]这些防疫措施的实施使得清关流程变得复杂烦琐,滞后了清关的速度。

疫情导致港口作业效率降低:自疫情爆发以来,我国国内各大港口吞吐量明显下降,很多国家对到港货轮执行14 天的隔离。这个隔离期直接影响了港口的作业效率,使得港口作业受阻,这不仅大大增加了货运成本,还会使得货物在港口堆积滞留。有些货物因滞留时间过长导致腐烂变质,或者由于市场行情的变化收货人在考虑了货物现有价值和弃货成本之后选择弃货,这直接增加了疫情期间目的港无人提货事件的发生并且加剧了港口的拥堵。因疫情肆虐,全球多国港口拥堵,2020 年7 月在尼日利亚拉各斯、阿帕帕港口,很多将货物运送到尼日利亚海港的船只被迫在停泊处等待50 天,然后才能进入港口进行卸货。许多进口商由于不确定何时交货拒绝为货物清关提货。此外,有800 多个出口集装箱由于港口拥堵而被丢弃在阿帕帕港口,使得货物无法进入码头。

无接触派送加大了丢包追责难度:由于疫情影响,快递包裹等线上业务均采用了无接触派送的方法。无接触派送是快递员将包裹投放到统一的投放点,然后由物流公司的快递员代为签收,这样不仅存在一定概率的误拿包裹而导致的丢包事件,还会在产生丢包问题时几乎追查不到投递环节所出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责任方。跨境运输的包裹丢失后要找回并且处理本就是一个耗时长且繁琐的过程。尽管这一过程复杂,但是也可以给买家提供证据向相应的责任方申请赔偿,而疫情期间,在投递环节由于无接触派送所导致的丢包问题难以追查到最终下落,并且没有证据支撑买家对物流公司或者卖家申请赔偿,这无疑加剧了丢包问题及其追责难度。

3.新时期加快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的对策

强化我国跨境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客改货力度:针对疫情造成的运力不足的问题,我国应当推进以货运为主的机场建设,增加货运航线,稳定货运航班,加强对物流运输时效的保障,并且在未来通过建设更多的航空枢纽来增强我国与世界各地的物流连接能力,提高我国跨境物流的抗风险能力。另外,面对客机航班大量减少的情况,可以通过客改货来充分利用客机资源弥补货机运力不足的情况。在铁路运输方面,要将中欧班列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增加班次密度以保障货物运输量的稳定,从而缓解疫情下跨境物流的紧张局面。

扩大开辟海铁联运航线和直达快船通道:海运在价格上要远低于空运,但时效性却很差,一般用于国际贸易运输,不适合用于跨境物流快递运输,而开辟直达的快船通道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海运时效性不足的劣势,并且还能够缓解跨境运输运费大幅度上涨的问题。阿里国际站推出的“中美快船”物流替代方案,比空运的标准服务时效慢1 周左右,但比普通海运快2 到3 周,并且价格与国际快递线路相比,20 千克以上的货物每千克要便宜30%~50%。[4]海铁联运是进出口货物由铁路运到沿海海港直接由船舶运出,或是货物由船舶运输到达沿海海港之后由铁路运出的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一种运输方式。[5]利用打通我国的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港口的国际物流干线,实现海铁联运,不仅可以降低国际物流费用,还大大缩短了国际物流时间,也能对航空运力不足起到补充作用。

加紧扩建海外仓,提升渠道派送能力:海外仓模式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的跨境电商物流模式,由于海外仓模式是跨境电商企业在消费国所建立或租用的仓库直接发货,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运输配送的时间,还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物流的时效,因此应鼓励各企业在国外扩建海外仓,提升渠道派送能力来抵抗疫情带来的风险。

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进行数字清关:“数字清关”,是指通过跨境“数字清关”公共服务平台,对订单、支付、物流等原始数据自动采集,自动生成报关数据,自动计税,实现邮件、快件、跨境电商渠道的24 小时无障碍通关。通过大数据平台对企业申报数据自动进行比对分析,并开展风险评估,对守法者实施无干预通关。对防疫相关的重点企业和物资,优先安排查验、抽样、检测等作业。利用大数据进行数字清关不仅能够适应随着疫情的变化不断调整政策,也减少了海关在检疫检验过程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清关速度,也减少了因清关缓慢货物滞留而导致的无人提货情况的发生。

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进行签收:为解决无接触签收导致的丢包无从追责问题,可以采取人脸识别系统来进行包裹签收或者代签。快递员将快递投递到统一投放点,然后顾客在取件时通过机器同时扫描快递单面的信息与取件人的面部信息来进行签收,这样在投递环节出现丢包问题时便可以查找到问题,也能够更好地进行追责。

4.结语

新时期影响下我国跨境物流运输时效受到严重影响,跨境物流运费持续上涨和跨境物流包裹的丢包加剧、追责难度加大,通过强化我国跨境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客改货力度,扩大开辟海铁联运航线和直达快船通道,加紧扩建海外仓,提升渠道派送能力,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进行数字清关并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进行签收,可以较好地应对这些问题。

猜你喜欢
时效货运港口
双重时效处理对β21S钛合金棒材组织性能的影响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预时效对6005A铝合金自然时效及人工时效性能的影响
6061铝型材双级时效工艺的研究
港口上的笑脸
低Cu含量Al-Mg-Si-Cu合金的T78双级时效
波音公司试飞电动垂直起降货运无人机
AT200大型货运无人机实现首飞
惠东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