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文创设计研究
——以华县皮影艺术为例

2021-11-30 00:09区佩琼宋馥利
魅力中国 2021年29期
关键词:皮影插画文创

区佩琼 宋馥利

(西京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3)

一、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面临的困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精神财富,它记录了千百年来人民生活的历史足迹和文化演变。这些宝贵的财富是我国文化的基石,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陕西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对陕西非遗的保护工作,也有民间团体和个人的共同保护。但由于一些非遗项目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一些传承人被迫转行。一些能够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非遗项目也面临着过度商业化导致非遗传承“变质”的问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非遗因其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较小,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各方面的需求。要保护和传承非遗,使其生机蓬勃,必须推陈出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文创产业是陕西非遗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陕西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其中非遗文化比重较小,且其发展还存在一定问题。

(一)非遗文创元素特点不明显

首先,非遗文创产品开发相对薄弱,好多产品的开发还停留在非遗文化元素的单纯地拷贝和套用上,产品欠缺创新和设计认识,这样设计的产品往往不易包含浓厚的文化内涵。其次,产品定位不是很准确,创意思路不是很清晰,非遗的创造性表达不足。例如,有些设计只是原封不动地提取非遗中的固有内容,然后拼凑成产品;甚至用机器制作代替手工制作,完全失去非遗本身的内涵。非遗的魅力无法得到有效展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大大降低。这种非遗文创产品不能体现其的特点和文化内涵,不仅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影响大,而且容易给公众留下滥用非遗的印象。

(二)非遗文创项目脱离大众现实生活

许多非遗项目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却被放在博物馆或旅游景点的架子上,也很少有游客问津。非遗文化远离现代人的生活,非遗文创产业的开发还没有渗透到平民生活中。比如,华县皮影是陕西非遗的重要代表,近年来华县皮影在政府的引导下有了很大的发展,但随着现代社会教育的普及,皮影自古以来的巫术迷信属性逐渐减弱。数字信息技术、科学技术和新媒体的涌现,改变了人们原来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以影视剧为代表的视听艺术的出现,大大缩小了华县皮影的生存空间,从事皮影艺术的民间艺人逐渐减少。而且,对于新生代的年轻人来说,学习皮影制作和表演可能会感到枯燥,且工资不高。尽管许多老艺术家愿意免费接受学徒,但很少有人愿意主动学习。因此,皮影艺术的传承就变得非常困难。

二、华县皮影的艺术特色

非遗文创的前提是要深刻认识非遗本身,在保持“基因”不变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中国的各种戏曲起源于陕西秦腔,而华县皮影戏经常用秦腔吟唱。陕西民间通常称皮影戏为“小秦腔”或“小戏”。从本质上来看,秦腔和皮影戏没有区别,皮影戏更像是秦腔的简化版。因此,可以说华县皮影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源头。2006 年,华县皮影列入了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华县皮影具有以下艺术特点:

(一)用料讲究,做工精细,玲珑剔透

影偶人物是用秦川牛皮为材料,通过浸泡两三天后,将其刮铲成半透明的样子,像玻璃一样,然后进行画稿、过稿、镂刻、着色、熨平、缀结完成。皮影戏中人物和场景的设计与制造,选取抽象与写实相连合的方法,大胆地将人物和场景变平面、艺术、卡通。人物身材约1 尺高,头大额突出,鼻子尖,嘴巴小,用朱红点嘴唇。平眉,展现了文人韵士的秀丽文雅;立眉,展现了武生将帅的威武雄壮;国字脸、大耳朵、宽肩、圆腰尽显男性阳刚之美;细长的眉毛、小眼角向上的眼睛、细腰、莲足尽显女性娇媚阴柔。人物的颈、肩、腰、膝、肘等十处都有轮盘牵线,可以自由活动。衣饰图形,一整套的技巧,在表面上配以各类花鸟图形,衬托出古朴典雅、浓郁的民族气息。

(二)饱含民间乡土风情,生动再现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

过去皮影戏一般于节庆、婚嫁等情况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它是人们寻求、憧憬和赞扬美好生活的理想。同时,也反映了人们朴实、真挚的心理向往。它既寻常又包含某种含义。两千多年前,西汉第七位皇帝刘彻和宠妃李夫人的爱情故事被记录在《汉书》中,也在过去的少许影视作品中被提及。然而,这个故事被觉得是跟华县皮影戏联系最为紧密的。这个爱情故事给华县皮影文化增添了几分神秘。这些古老而神秘的传说,不仅为当地人津津乐道,也为华县皮影增添了朦胧的神秘色彩。

华县皮影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是关中文化发展的见证和独特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价值。对其进行保护,可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高关中地区的文化建设水平,增加人民的收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华县皮影的文创发展路径

非遗文创是指设计者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对非遗进行创新设计。文创产品是传播非遗文化的重要途径。按照文创产品的出售范围,大概可以分为文玩市场的文创产品和旅游纪念品市场的文创产品两类。文玩市场的文创产品拥有设计出色、工艺精细、质量高级以及价格昂贵等特点,消费群体范围小。旅游纪念品市场的文创产品是与非遗有关的简化产品。一般来说,工艺极其粗糙,很难展现非遗文化的内涵和精髓,需要进一步挖掘和拓展。当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器皿、服饰、环境、珍藏、礼仪、学习、文娱等各个方面充满着审美文化细节时,文化产业自然会蒸蒸日上。就像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将威武的传统皇帝形象和故宫的文物纹饰改变为微信表情包、礼物等生活细节。随着国内外时尚企业源源不断地运用中国元素来吸引市场,传统文化之美也通过各种易于传播的产品呈现在消费者面前。

(一)鼓励整合生活要素进行创新

通过华县皮影与文创产品的结合,制作出更多的生活必需品,使华县皮影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在创新的过程中,要保留华县皮影文化的独特元素,提高其艺术价值,满足消费者收藏纪念品的需求。同时,华县皮影文创产品也需要满足艺术性和实用性的要求。因此,在创新方面,产品可以重点开发性价比高的小物件,力求设计简洁、实用、幽默的元素,并严格把关品质,让华县皮影文创产品走近更多人的家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缩短华县皮影文创产品与消费者的距离。

(二)实施华县皮影文创产品IP 化,给消费者一种情感寄托

文化IP 是一种认同度高、有吸引力、强变现穿透能力、长变现周期的文化符号。华县皮影的文化特质和地域特质在“内容为王”的IP 概念中得天独厚。面对国内本土潮流品牌这样的文化时机,城市品牌的塑造也从过去的宏大景观、宏大叙事转向IP 化打造。通过新的城市IP 文化符号的创作,可以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城市文化名片,比如让华县以皮影为中心打造IP形象,使之个性化。其中,创新与传承也要注意平衡,IP 化不应过度商业化。人格化是核心,创新是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消费者。

(三)借助插画艺术发展文创产业

插画艺术,以一种新的视觉语言进入了大众生活,特别是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发展,使插画艺术摆脱了技术的束缚,更好地满足了大众在视觉和审美方面的需求。近年来,插画逐渐成为文创产品设计的首选,也是我国文创产品的流行风格之一,流行的故宫胶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同时,插图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然而,传统的皮影造型不符合当代大众审美,如果想再次引起大众的注意,必须改变自身的形象,重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华县皮影艺术和插画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具有观赏价值的大众艺术,其主题都来源于生活。我们可以从皮影中得到丰富的造型元素,对华县皮影的各个方面进行剖析,将华县皮影中的造型、色彩、材质等元素结构并重组,加入情感要素,提升华县皮影文创产品在情感上的感染力。在符合大众审美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插画设计手法进行创意设计,使华县皮影具有全新的视觉形象。从多元化、多角度、多领域的角度出发,使其文创产品具有实用性、审美性、娱乐性,把实用性放在第一位,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文创产品选择,让华县皮影再次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华县皮影与文创结合将会吸引更多游客,这不仅能推动本地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华县皮影的影响力。这样的文化创意设计可以说是两全其美。华县皮影文化要想持续保持精神饱满的状态,就必须在皮影文创中融入独特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并结合非遗文创产业,华县皮影文化必将发展得更加繁荣。

四、结语

非遗是民间智慧的成果,需要恰当的发展和生存的环境和土壤。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许多非遗在民间的传承和发展中面临着失传窘境。但通过文创产品这个载体,我们可以在保持传统核心技艺不变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创新,使华县皮影以新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非遗又能以另一种形式找到适合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土壤。只有让非遗走进大众,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必需品,才能真正实现活的传承。华县皮影以文创产品为新载体,能够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传播和弘扬陕西非遗的文化魅力。

猜你喜欢
皮影插画文创
陶溪川文创街区
就要紧紧粘住你
月光皮影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不老的皮影
治愈系插画:艺术中的幽默
皮影的来历
无脸小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