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21-11-30 03:11陈昕阚晨静高磊徐盛松石开虎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人参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陈昕 阚晨静 高磊 徐盛松 石开虎

摘要:中药人参是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等功效,被广泛應用于治疗各种心血管系统的疾病,但是其具体应用与作用机制尚未完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初步探讨人参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以期对临床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人参;心血管系统疾病;临床应用;研究进展;综述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1)11-0079-04

人参又名“人衔”、“神草”、“棒棰”[1],是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味甘,微苦,性温,入肺、脾、心、肝、肾经,根据不同的炮制方式有“生晒参”、“红参”、“糖参”等不同,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生津养血,安神益智等功效[2],《神农本草经》指出人参能“主补五脏,安精神,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3]随后人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心系疾病如心悸、胸痹心痛、心衰、厥证等。现代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发展,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因其较高的患病率、复发率及猝死率引起广泛重视[4]。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已成为临床工作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e等在对抗心律失常,保护心肌组织,防止心肌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抑制血小板聚集,调整血压,抗休克,调节免疫等方面有显著疗效[5]。笔者通过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发现众多学者对于中药人参的药理作用进行研究,但是结合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具体应用及机制研究方面尚无完善的归纳,因此,本研究主要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初步探讨人参在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应用中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以期对临床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1人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等疾病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病种,其中中医中药治疗这类疾病也有一定优势。人参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治疗较为多见,或组方如:炙甘草汤、人参汤、参附汤、独参汤等;或常规联合西药治疗,形成中西医结合特色诊疗方案,突出显示中医中药在控制疾病的发作,延缓疾病进程方面有其特殊优势。

1.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最常见的类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由于炎症、栓塞等原因导致的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6],主要是冠脉供血与心肌需血之间的矛盾,当心肌缺血不能满足脏器正常生理需求时,则表现为突发的胸闷胸痛,可有向周围放射症状,发作时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皮肤变冷或汗出淋漓,严重时可有呼吸困难等。根据临床症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检查到病变的血管即为诊断金标准。

中医方面没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不同,将其分归纳到 “胸痹心痛”范畴。其基本病机为:心阳不振,气滞、寒凝、痰瘀等多种病理因素聚集。《金匮要略》[7]第5条“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人参汤亦主之”,心在五脏中为阳中之太阳,是心主血脉和心主藏神功能的根本,心阳不足则心神失养,心血亏虚,不荣则痛现代关于人参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报道也有很多,王莹威等[8]通过观察64例临床患者,发现人参汤联合西药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比单用西药治疗效果更优。朱洁宜[9]运用人参配合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相比单一用药能够改善临床症状,促进心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李森[10]基于数据挖掘整合药理学研究发现人参皂苷类化学成分通过干预糖代谢、脂代谢等多条通路治疗冠心病,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2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cardiac arrhythmia)[11]是指心跳的起始部位、频率、节律、传导、次序等的异常。常见的有房颤、室颤、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常常表现为患者自觉心动异常胸闷气喘;或心脑等脏器供血不足出现头晕黑曚、肢体麻木等症状,严重时可猝死。中医无心律失常的病名,多将其归入“心悸”、“心瘅”等范畴,基本病机为“心之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瘀火扰心,心神不宁”。人参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研究自古就有很多,《伤寒论》[12]第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此病由太阳伤寒引起,审证求因,治法应调和营卫以驱外邪,方中入人参2两,振奋正气,鼓邪外出,助桂枝解表散寒,调和营卫,外邪散则病因去,为后续心悸脉结代治疗打下基础;太阳受邪内传入少阴,伤及少阴气血,心神失养则时感胸闷心悸,用人参能补气血,充心脉,宁心神;伤寒学家胡希恕认为[13]:炙甘草汤治疗气血亏虚,方中取生地、阿胶、麦冬等大量滋阴药物,易生滋腻,伤及胃气,然脾胃一体,中枢气机不畅,虽补气血但疗效甚微,少入人参有健脾益气,脾胃气机调畅则气血生化有源,方能更好的利血脉,宁心神。临床上部分医家用人参养血宁心,补气固脱治疗心律失常。如何朝玲[14]用人参汤加味西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时发现,加用人参汤的患者能够以调整心率,稳定心功能。从而得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律失常较单纯西药治疗心率失常效果更好,远期疗效更为可观。袁洪文[15]在常规应用胺碘酮治疗房颤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人参三七琥珀颗粒,能有效地减少房颤发作次数,在维持窦性心律,防止房颤复发方面明显优于单一用胺碘酮。

1.3 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16]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至晚期出现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组织、脏器的正常生理活动而表现出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21世纪心血管邻域的重要挑战之一。具有呼吸困难、咯吐粉红色样泡沫痰,头晕心慌,组织水肿,胸腔积液等一系列表现。中医方面,晋代王叔和在《脉经·卷第三》[17]中首先提出“心衰”的病名。CHF是以多种因素导致的机体气血阴阳虚衰,脏腑功能失调,心失所养,瘀血、痰浊、气滞、水饮阻遏心阳,引起心阳虚衰,血脉瘀滞,二者互为因果。治疗用人参及其相关方剂加减补益心气,温补心阳,旨在补气生津,扶助正气。《千金翼》炙甘草汤(一云复脉汤)[12]曾描述: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气虚则汗出,阴虚则胸闷心悸,阳虚运行无力则邪聚胸中而闷,脉行结代。久病虚极之人,气血阴阳俱亏,机体功能难以平衡,虽行动尚可,但脉行无力,命不久矣之,用炙甘草汤(复脉汤)治疗此证,取其通阳滋阴,复脉养血之力。经方学家黄煌教授[18]研究伤寒多年,认为炙甘草汤是一副“集止血、强心、强壮为一体的经典方”,他认为汗出后阴阳离绝,则出现脉结代,心悸动等一系列心气衰竭之症。提出人参有“主治气液不足”的药证。可见用人参大补元气,回阳固脱有挽阴阳离绝之颓势,强心壮肌之力。郝万山[19]先生亦通过多年实地调研得出:人参具有较好的补气和补津液的作用。这些理论在现代科研方面得到相关证实,陈东浪[20]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发现人参够明显降低CHF患者的神经内分泌因子表达,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CHF患者的心功能。李迎杰[21]应用四逆加人参汤治疗CHF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比单用西药对症处理,四逆加人参汤组患者的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F-KB等水平均有更为明显的改善。

2、 主要机制研究

2.1 抗心律失常 人参有较多的抗心律失常方面的研究,人参皂苷属于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能够纠正大鼠心动过速,促使其恢复至正常水平,其主要是通过拮抗心肌细胞钙离子、清除自由基、稳定细胞膜等方式维持心肌细胞膜电位,调节心功能及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具有明显的对抗心律失常作用[22]。申文宇[23]提取了人参的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g1,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抗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发现人参皂苷Rg1能够调控内源性线粒体凋亡途径,抑制Cytc释放,降低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9表达水平,减少大鼠心肌细胞凋亡,调节心律。韩志龙[24]同样发现人参皂苷Rg1干预后大鼠心肌组织中NF-KB、PPAR-γ等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降低。可见人参皂苷Rg1能够通过干预心肌细胞凋亡、减轻心肌炎症反应、维持电位稳定等多种途径对抗心律失常。

2.2 心肌保护作用 人参能入心经,有益气养血,宁心安神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认为,人参的主要成分皂苷类物质可以调控JAK2/STAT3/Bcl-2、TLR4、Nrf2/ARE等多条信号通路,影响下游炎症因子NF-KB的表达,提高bcl-2的表达,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减少心肌细胞损伤[25-27]。赵宏月等[28]通过动物研究发现,人参皂苷Rg1能够上调eNOS蛋白,减轻心肌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乔磊[29]实验后发现,人参皂苷Rb1能够激活细胞自噬,Beclin 1、LC3和p62表达水平升高,降低心脏血管泡沫细胞的脂质沉积,保护心肌。张城炼[30]发现人参皂苷Rb3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多柔比星诱导的心肌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减少胶原纤维沉积,从而改善多柔比星药物诱导的心脏毒性。

2.3 抗炎镇痛 人参在临床应用当中有一定的抗炎止痛、缓解心血管痉挛的作用,并且得到了现代药理研究结果支持。Luo等[31]发现人参糖肽有明显的外周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促炎症物质MDA的表达,减少TNF-α、IL-1β等炎症因子表达有关。而且在 《伤寒论》中以人参配伍其他中药制成九痛丸治疗九种心痛,此外,人参汤也被用于治疗胸痹心痞之证。司敏[32]试验后发现人参皂苷代謝物CK的抗炎镇痛作用可能与减少COX-2的表达,降低PGE2水平,控制炎症反应,影响细胞凋亡有关。

3 小结

人参是一类具有补中益气、复脉固脱、养血宁心、安神益智功效的传统中药,参与多种方剂的配伍加减,如人参汤、参附汤、炙甘草汤、四逆加人参汤等等,在温补心阳,宁心安神,畅通气血方面有妙用。人参的现代应用也较为广泛,临床上在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方面有较多的报道。通过经典方剂配伍,加减应用或者常规配合西药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心血管疾病安全有效,且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对抗心律失常,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激活心肌细胞自噬,减轻心肌纤维化程度,降低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心肌,减轻心肌组织炎症反应,缓解血管痉挛,减轻外周疼痛等作用,这些可能是中药人参发挥其中西医诊疗特色的机制之一,值得进一步的科学论证与探讨。

参考文献:

[1]李经纬,余瀛鳌,欧永欣,等.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38.

[2]张大宁.中医肾病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40-41.

[3]吴大真,余传隆,袁钟,等.中医辞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83-86.

[4]The Joint Task Force for Guideline on the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Cardiovascular Risk in China,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编写联合委员会.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J].中国循环杂志,2019,34(1):4-28.

[5]高健,吕邵娃.人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21,27(1):127-130+137.

[6]戴柔丽,李歆.江苏地区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发病及预后的多危险因素Logistic分析[J].药学与临床研究,2020,28(5):353-358.

[7]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金匮要略》[M]注评.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60.

[8]王莹威,左泽敏,王博,等.人参汤加味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021,38(2):58-61.

[9]孔菲,吕晓琳,朱洁宜.人参、龙血竭、琥珀末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0,28(2):247-249.

[10]李森,唐仕欢,刘金玲,等.基于数据挖掘和整合药理学的人参用药规律分析及治疗冠心病的分子机制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18,43(7):1303-1309.

[11]裴正学.中西医结合实用内科学[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80.

[12]傅延龄.新修伤寒论研究大辞典[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50.

[13]胡希恕.胡希恕伤寒论讲座[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411.

[14]何朝玲.人参汤加味联合西药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动态心电图和心脏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5):143-145.

[15]袁洪文,袁今奇.人参三七琥珀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4,46(6):30-32.

[16]张萍,宋玉莲,金延春,等.新编现代实用内科学[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4:50.

[17](晋)王叔和,(明)李时珍.脉经语释译注·濒湖脉学译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8]何运强.经方实践得失录:跟师黄煌学用经方130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60.

[19]陈炯时.对《伤寒论》若干问题之探讨——与郝万山教授旅途询谈实录[J].光明中医,2014,29(12):2500-2502.

[20]陈东浪,邹培源,林铭健.人参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神经内分泌因子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23):100-102.

[21]李迎杰,张航,李玉明,等.四逆加人参方配合西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NT-proBNP水平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138-141.

[22]张洁.人参皂苷在心血管系统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7):141-144.

[23]申文宇,李玉东,杨守忠.人参皂苷Rg1对大鼠缺血性/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作用[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7,33(5):465-469.

[24]韓志龙,王静,王连友,等.基于PPAR-γ探讨人参皂苷Rg1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律失常的调节作用[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9,27(7):587-592+598.

[25]伏秋,马丹丹,佟岩,等.人参炔醇通过Nrf2/ARE通路调控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J].解剖科学进展,2021,27(2):143-146.

[26]齐双辉,张敬莹,肖锋,等.人参皂苷Rb1激活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通路减轻川崎病小鼠心肌损伤[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21,28(3):209-214.

[27]孙治霞,索红亮,李华,等.人参皂苷Rg1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抗重症肺炎大鼠心肌组织损伤的机制探讨[J].天津医药,2021,49(3):271-276.

[28]赵宏月,张东伟,庞琳琳,张欢,于睿.黄芪甲苷及人参皂苷Rg1对高脂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21,48(2):188-191.

[29]乔磊.人参皂苷Rb1通过促进巨噬细胞自噬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7.

[30]张城炼,许卫攀,蔡振璇.人参皂苷Rb3对多柔比星诱导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J].西部医学,2020,32(3):350-354.

[31]Luo H,Zhu D,Wang Y,et al.Study on the Structure of Ginseng Glycopeptides with Anti-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c Activity[J].Molecules,2018,23(6):1325.

[32]司敏.人参皂苷CK的抗炎镇痛作用及相关机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8.

(收稿日期:2021-06-15)

猜你喜欢
人参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近十年国际STEM教育研究进展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传感分析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磷酸化肽富集新方法研究进展
人参娃娃
胡萝卜为什么被称为“小人参”
胡萝卜为什么被称为“小人参”
浅析涌泉穴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