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X线检查和CT检查诊断脊柱骨折的效果对比

2021-11-30 08:00缪燕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脊柱骨折X线诊断

缪燕

【摘要】目的:对脊柱骨折诊断中X线检查和CT检查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分别为其开展X线和CT诊断,观察、统计诊断征象和评分。结果:CT诊断骨折80例,均诊断正确;X线诊断骨折64例,诊断准确率80.00%。X线可疑附件骨折8例经CT确诊;可疑骨折线8例经CT确诊;可疑骨折片突入椎管4例经CT确诊。CT平均评分(11.5±1.6)分,X线平均评分(8.6±1.7)分,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X线CT在脊柱骨折诊断中价值更高,对于无需手术的轻度骨折患者,可首选X线检查,对于重度脊椎骨折患者应开展CT检查。

【关键词】脊柱骨折;CT、X线;诊断

【中图分类号】R5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07-045-01

脊柱骨折在临床中具有较高发生率,会对患者健康和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受伤后需及时开展诊断和治疗[1]。X线为临床中诊断脊柱骨折的重要方法,其能够很好显示病变整体,并明确骨折节段,但特异性和敏感性不高,难以有效显示骨折的细节[2]。近年来CT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并广泛应用于脊椎骨折诊断中,通过CT检查医生清晰观察脊柱三柱结构和骨折部位骨折线走向,骨折细节也能够得到很少显示,但费用相对较高。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80例脊柱骨折患者,对其分别开展CT、X线检查,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满足重度脊柱骨折诊断标准。其中包括女34例、男46例;年齡范围39~88岁,平均(65.6±6.7)岁;砸伤25例,车祸伤20例,坠落伤35例;表现为腰部疼痛48例,腰臀疼痛12例,股后疼痛15例,脊髓或神经根受压症状5.

1.2诊断方法

为患者开展腰椎CT扫描和X线胸椎、腰骶椎正侧位片检查。患者保持仰卧位,将要椎体上缘作为基线,从上至下连续轴为扫描,包括腰4、腰5椎体和全部骶髂关节。扫描参数设置为120kV、150mA、层厚2~5mm、螺距1.0。安排高年资住院医师评价患者骶髂关节CT片,进行征像判断和分级。

1.3观察指标

椎体有无压缩;骨折线是否显示;骨折片是否突入椎管;有无附件骨折;有无椎体旋转脱位。指标包括3个等级,明确可见为3分;可疑、不能确定为2分;明确没有为1分。每个病例对应5~15分。

1.4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等级资料行u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80例患者中腰椎骨折60例,胸腰椎联合骨折20例。X线平片诊断骨折64例,诊断正确率80.00%;CT诊断骨折80例,全部正确诊断。X线可疑附件骨折8例经CT确诊,可疑骨折线8例经CT确诊,可疑骨折片突入椎管4例经CT检查确诊。主要临床征象包括:骨性椎管变窄变形;骨折累计二柱或二柱以上;较严重的后凸畸形或骨折脱位。CT平均评分(11.5±1.6)分,X线平均评分(8.6±1.7)分,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脊柱压缩性骨折在临床中具有较高发生率,当前主要通过X线、CT进行诊断[3]。胸腰部外伤的首选检查方法是胸腰椎正侧位片,其具有图像直观全面、空间分辨率高、成本低廉等优势,对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诊断具有重要价值[4]。但X线平片也存在无法有效显示椎管狭窄程度和脊柱后部骨折情况、难以肯定判断爆裂型不稳定脊柱骨折、对骨折片是否突入椎管和附件骨折显示率不高等问题。近年来CT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并在观察椎管狭窄和评价椎体骨折程度中广泛应用[5]。常规CT轴位扫描能够将脊柱三柱解剖结构清晰显示出来,特别是碎骨片的显示和移位、脊柱后柱结构的骨折、椎小关骨折等X线难以发现的情况,能够有效显示脊柱骨折的稳定情况,观察椎管中是否突入碎片骨和脊髓受压情况,是临床治疗的重要依据和参考[6]。同时临床医生还能够通过CT对椎管狭窄情况进行了解,进而掌握狭窄程度,通过计算狭窄面积,进行脊髓骨折程度的评估[7]。

本研究中,CT诊断骨折80例,均诊断正确;X线诊断骨折64例,诊断准确率80.00%。X线可疑附件骨折8例经CT确诊;可疑骨折线8例经CT确诊;可疑骨折片突入椎管经CT确诊。CT平均评分(11.5±1.6)分,X线平均评分(8.6±1.7)分,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相对于X线,CT诊断更具有效性和优越性。综上所述,在脊柱骨折诊断中CT影像学诊断具有较高价值,但是对于无需接受手术治疗的轻度骨折患者,可应用X线进行检查诊断;对于骨折程度重的患者应开展CT诊断。另外在选择具体检查方法时,还应当对临床表现进行充分考虑,提升临床诊断效果。

参考文献:

[1]唐一村,林本丹,林慰光等.X线片和CT影像对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诊断意义[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6,26(9):801-806.

[2]米霞.X线平片、螺旋CT、MRI检查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作用(附89例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08(6):62-64.

[3]田宝鹏,周江平,周海等.X线与CT对外伤后老年性腰椎椎体单纯楔形变检查的比较[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5,7(2):118-119.

[4]黄科峰,赵国宏,黄华等.X线平片和CT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联合应用价值[J].放射学实践,2002,17(3):247-248.

[5]刘松柏.X线检查和螺旋CT扫描在脊柱骨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15):109-109,111.

[6]董明德.脊柱损伤的影像学表现(附102例X线、CT、MR回顾性分析)[J].吉林医学,2015,32(12):2412-2413.

[7]杨建平,谢国华,薛峰等.单球囊单、双侧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比较[J].中医正骨,2014,26(3):21-24,29.

猜你喜欢
脊柱骨折X线诊断
经皮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效果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常见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
X线下输卵管造影检查在糖尿病合并不孕症中的应用
X线和核磁诊断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价值分析
超声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不同方法治疗脊柱骨折伴硬脊膜损伤术后脑脊液漏的效果观察
脊柱骨折应用放射平片与CT的临床诊断价值对照
后路手术内固定对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价值及效果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