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心灵的呼唤*
——陶艺校本课程的教育价值

2021-12-01 15:35郑文庆福建德化县尚思小学
教书育人 2021年8期
关键词:瓷都陶艺陶瓷

郑文庆 (福建德化县尚思小学)

德化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瓷都。早在宋元时代,德化瓷器就成为泉州“海上丝瓷之路”的重要商品。1988年,“德化屈斗宫窑址”被国务院颁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 年,德化县荣获“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称号;近年来,德化县先后荣膺“中国瓷都”“中国陶瓷之乡”“中国民间(陶瓷)艺术之乡”“全国版权保护先进单位”等殊荣,“德化瓷烧制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德化白瓷”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5 年5 月30 日,世界手工艺理事会国际专家组全票通过,授予德化县“世界陶瓷之都”称号。

德化获评“世界陶瓷之都”,是起点,绝不是终点。千年不熄的窑火孕育着浓厚的文化因子。一所学校理应寻求一种地方文化渊源作为文化发展的依托。否则,这就使得学校在依托深厚的地域文化,来打造校园文化方面出现了割裂和断层。源远流长的陶瓷文化,在这“陶”花盛开的地方,无疑是陶艺校本课程开发的一方沃土。

“不是铁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德化县尚思小学的陶艺教育,犹如水的载歌载舞,轻柔、舒适、无痕,让孩子从小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

一、以瓷塑德

近年来,许多家长在对孩子的培养上,往往只重视智力开发,忽视了品德教育。这导致了不少孩子爱国情感淡薄,道德意识滑坡,理想信念缺失,感恩观念模糊,意志品质低下,劳动体验肤浅……陶艺教育,无疑化解了这样的危机。

走进陶吧,展示架上的学生作品琳琅满目,令人应接不暇。《妈妈,别忘了我叫钓鱼岛》——由一个孩子和一个坐在椅子上的妈妈构成的泥塑作品,表达了孩子的拳拳爱国之心;鸟爸爸、鸟妈妈和小鸟三只鸟儿偎依在一起的情景——《小鸟的家》,传递出和和睦睦、幸福快乐的家的温暖;《雅安,加油》——两双手上下交叉、紧握成“井”,道出了孩子心相连、同呼吸、共命运的大爱之心;“20 年后的我”“神舟二十号”等作品,传达出孩子的美好心愿和远大理想。

在这样的实践体验中,学生不但学习了一些简单的陶艺知识,掌握了基本的雕塑技能,还在创作中激活了思维,升华了情感,净化了灵魂,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品格、润泽了生命。

二、以瓷启智

陶艺教育作为一种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的教育方式,在挖掘、开发和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学生在陶艺制作过程中,手脑并用,时搓时团、时捏时压,不断调整比例,改变造型,手随心变。这样,不但充分发挥他们的观察、思考、想象、分析、判断等能力,而且协调智力和动作技能的关系,不断调整智能结构,逐渐更新认识能力。

在玩手拉坯时,把泥团置于转动的轮盘上,用手抱正抚顺,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要观察泥团的变化,及时调整双臂力度;在泥团上部扣出一个窝来,并上提拔高、下压拓宽,根据窝的变化情况做出正确判断,准确无误地完成旋转动作;用两手四指里外相对挤拉窝泥,使窝泥转成适当厚度的坯体,让坯体成为各种形状。整个手拉坯过程,制作者心平气和,全神贯注,眼准手稳,既锤炼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又能促进多种智能综合发展。

三、以瓷健体

“你看,这是我捏的猪小戒学外语!”“你瞧,我的手拉坯很有形,有点酷!”“你猜,我准备在坯体上画什么?”……这是德化县尚思小学陶吧课堂的一幕。同学们揉的揉,搓的搓,捏的捏,盘的盘,团的团,黏的黏,拉的拉,画的画,看上去似乎是很简单的上肢运动。其实不然,它是全身的运动,是靠四肢的巧妙配合完成的。当双手拿、握瓷泥做各种造型时,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加之颈椎、腰椎都在同时不同程度地运动着。与此同时,带动身体的前后、左右的移动、转动,两臂的舒张、收缩,脚步的呼应、跟随。这些动作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能提高四肢的协调能力、动作的灵敏度,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大脑的发育。

更重要的是,学校还结合实际,开展系列陶艺活动,每年举办一次校园陶艺节活动;自创了“快乐陶瓷”广播体操,融体育、音乐、舞蹈于一体,学生每天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还潜移默化地感受采矿、炼泥、制模、注浆、雕塑、修坯、彩绘、营销的动作要领……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孩子们陶艺技能的提升,还让他们体验到工作的艰辛、生活的不易,从而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四、以瓷孕美

我国近代美育工作的先驱者王国维提出了“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等思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学校美育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提出,六大素养之一的“人文底蕴”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陶艺,是美的化身。它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件作品无不蕴含着美的元素,透露出美的情趣。学陶艺,在孩子心中播下美的种子,让孩子在美的熏陶下快乐、健康地成长。

在2013 年学校第二届校园陶艺节的“十个百”千人陶艺活动中,百人手拉坯作品,展示出旋转动作的“神奇美”;百人泥塑作品《展翅欲飞的小鸟》《笑容可掬的老伯》《形态笨拙的小熊》等,展示出千姿百态的“造型美”;百人彩绘作品“华东第一瀑”《岱仙瀑布》、“闽中屋脊”《戴云山》《瓷都雨景是幅水墨画》等,展示出五颜六色的“色彩美”;百人心愿作品《未来的瓷都》《我的梦,瓷都梦》等,展示出憧憬未来的“想象美”;百人陶瓷操,展示的是运动美、节奏美、形体美……学生在一系列陶艺活动中,给自己提供了一块释怀自我的绿洲,给校园学习生活增添了一份惬意、一份愉悦、一份美感;在与陶艺的一次次对话中,体验玩泥的乐趣,锤炼自己的身手,感受陶艺文化的心灵浸润,传承千年瓷都的陶瓷文明。

五、以瓷促劳

2020 年3 月2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对劳动教育的重视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这是对时代新要求、育人新挑战的重大回应。我国著名教育学者、明远教育书院名誉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曾经以“把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为主题做了一次讲座,提出:“劳动对儿童的全面发展更为重要,是一个人得以发展的基础。”

然而,近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农村“责任田”的荒废,小学生的劳动教育不尽人意、劳动观念淡薄。在学校里,劳动课程经常被其它主科占用;有的教师把劳动异化为惩罚学生的工具,学生没有完成作业罚扫教室,违反学校纪律罚扫厕所。在班级劳动时,有的还会发牢骚、埋怨,有的拈轻怕重、东躲西藏。在家庭,家长只关注子女的学习成绩,学生不但缺乏生产劳动,而且懒于家务劳。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是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长“捧在手心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父母生怕孩子吃一丁点儿苦,不仅代洗衣裤、红领巾,还帮孩子打扫卧室、整理床铺乃至系鞋带,导致他们生活自理能力极差,陷入“高分低能”的窘境。在社会上,受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不良思想的影响,学生劳动观念的形成更是雪上加霜。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小学生劳动素养的提高,更谈不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凯恩斯说:“观念足以改变历史的轨迹。”的确如此,观念可以决定一切。因此,我们必须厘清劳动教育不仅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情、还是家庭、社会的责任的观念。如果说学校是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第一课堂”,那么家庭、社会则是“第二课堂”。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现在播下劳动教育的种子,将来就会在学生的心田生根、发芽、拔节。

当前“创客”教育风靡全球,而创客的核心理念就是动手造物。如果缺乏了劳动教育,孩子们又怎能亲手造出具有创新意义的东西来?德化县是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世界陶瓷之都,千年不熄的窑火孕育着浓厚的劳动教育因子。为了传承陶瓷文化,培养孩子的劳动技能,学校开设了陶艺课程,并确定为办学特色项目,从一年级开始,每周上一节《陶艺》课。当孩子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劳动成果时,他的内心会流溢着自豪和欢乐,会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做人的尊严,因为这是他劳动所得。因此,学校还把它纳入假期劳动作业的范畴,让家长利用暑期带着子女上瓷厂,进行陶瓷制作。这种劳动,不仅促进了孩子陶瓷制作技能的提升,还让孩子体验到做工的艰辛,生活的不易,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一系列陶艺劳动中,给学生提供了一块释怀自我的绿洲,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一份惬意,在孩子心中播下劳动的种子,让孩子在劳动的熏陶下快乐、健康地成长。

猜你喜欢
瓷都陶艺陶瓷
千年瓷都如何再续传奇?
西部瓷都 千年纸乡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瓷都姐妹花
“疯狂”的陶艺
陶瓷艺术作品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陶瓷鉴赏
当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