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英语课外小组活动实践的有效性*

2021-12-01 15:35朱光将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南关小学
教书育人 2021年8期
关键词:课外英语方法

朱光将 (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南关小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部门在新课标推行中指明了一线教育工作者应该依据新课标来设计课程,并在课程中体现出英语学科的应用性和文化性,促进学生全方位立体化发展。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逐步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教育领域的主题。全面发展就是指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那么仅仅注重课本中的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对实践活动达到一定的重视程度,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开展好良好的综合实践活动必须先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原则和基本要求,从而因地制宜地丰富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策略,不仅仅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效果,还会促进学生身心的多元化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英语课外小组活动实践开展的基本要求

(一)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

英语课外小组活动实践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活动的全过程来展开。这样,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需求以及活动任务来全身心地融入英语课外小组活动实践活动中来,学生无论在方法价值、方法特点还是自己的切身感受方面都有所提升。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心底最真诚、最主动的兴趣,还能让学生将英语课外小组活动实践中的收获作用于相对真实的英语知识中,从而产生学生角度的研究成果。一方面,学生参与了实践活动,达到了主动的效果,另一方面,学生的英语能力在活动中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高。

(二)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

英语课外小组活动实践开展有着多种多样的方式和形式,比如讲座、演讲、小组探究、社会活动等。那么就上述形式而言,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开展形式的认识也各有千秋,比如活泼好动的同学们更加喜欢小组探究、社会活动,而对讲座等形式感觉到乏味,其他一些内向的学生更加喜欢讲座这个形式,对一些集体活动尤其是社会活动有着很强烈的抵触心理。这要求教师必须因地制宜,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寻找出适合学生实际情况、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才能促进学生全身心融入英语课外小组活动实践中来。学生通过探索、讨论和合作学习等不仅仅获得了感性认识,还能体验到发现、分享和创造的喜悦。

(三)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英语课外小组活动实践也要将学生作为主体。特别是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建构,不能将自己的经验通过实践活动一股脑传授给学生,这样会导致失去探索的乐趣,使学生的获得感大大降低。通过调查发现,很多教师在实践活动中为了提高授课效率,将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和操作都口头传输给学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角色由“探索者”转变为“模仿者”,这就失去了英语课外小组活动实践的意义。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归纳和概括,逐步构建学生对组成方法的活动要素、运用方法的程序和操作要求的整体认知。

(四)促进理论和实践的充分结合

英语课外小组活动实践的开展应着眼于实际问题,学生对英语课外小组活动的认知产生了方法层面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就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得到了深化。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程度直接决定了英语课外小组活动实践的收获,教师应针对这个话题合理安排活动主题和活动计划,帮助学生及时地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来,促进实践活动中理论知识的充分印证。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理论知识才能从知识的形态逐步转向技能的形态,并最终转化为学生的能力。

二、提升英语课外小组活动实践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一)增强教师的认知,方法在脑中

英语课外小组活动实践不同于其他一些实用性不是很强的学科,其实用性更能在生活中体现。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应该具备基础实践活动的方法的同时,掌握方法运用和指导的能力,能够寻找恰当的时机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获得最好的体验。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集中培训和邻校交流、校本课堂等形式,对本校的英语课外小组活动实践教师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对实践活动的总体认识,无论是对总体规划、方法运用,还是对构成要素、开展手段都有一定的了解,并结合具体的英语课外小组活动实践进行加深和拓展,丰富自身的经验、充实自己的指导能力储备。这样对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教师能够在活动开始前就模拟好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情况,做到活动效果的最大化,使综合实践活动真正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

(二)把握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方法在眼中

英语课外小组活动实践的主体是学生,但是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观察分析学生在英语课外小组活动实践中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这不仅仅是指学生的活动收获和结果,而且是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具体方法选择、使用方法习惯等细节活动。除此之外,教师要及时和各个学科的教师进行探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情况掌握,观察学生参与活动的整体情况,及时对学生的作业及活动结果做出明确的评价。例如在社会活动中,有的学生因为个人原因(性格等)导致对社会活动产生了抵触心理,那么教师就要及时针对这样的学生进行及时沟通,做到了解学生的基本兴趣爱好,从而设置学生擅长的环节,让该名同学能够充分融入活动中来。不仅仅本次活动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从对学生身心健康的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学生会逐渐转变自身性格,向更好的方向成长。教师应该对学生运用方法的能力和水平及时做出评价,使得方法指导内容与目标的定位尽可能准确,对综合实践活动产生裨益。

(三)把握活动任务,体现实践活动的层次性

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或者高等教育阶段,活动的任务与目标始终是英语课外小组活动实践课程的重要主题,学生在整个实践活动中的参与过程,一定会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发展,随着实践的增多,经验也不断丰富。例如小学阶段的认识方法就是初步感知某种活动的外在表现和基本操作要求。小学生能够在具体活动中运用方法获得相对直观的研究结果,并通过教师引导进行自我反思、感受方法的实用价值、逐步积累运用方法的个体经验,学生要结合具体的实践活动,对某种活动方法的构成要素进行反复的经历与体验,使学生对于方法的感性认识逐步转化为直接经验;在学生对方法的运用达到熟练精致与协调的程度以及个人的概括、思辨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教师要对研究与实践的常用方法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提炼,将其上升到一般方法论的高度,并逐步实现方法运用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四)增强整体性思维,关注活动的一致性

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有的学校和教师对英语课外小组活动实践的理解程度不够,仅仅将英语课外小组活动实践看成是一个学生从劳累的课本学习中走出来的环节,不能对学生的整体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或者说作用微乎其微。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英语课外小组活动实践开始前就立足于整体性和一致性,明确活动任务和活动目标,统筹规划活动的各个环节,多角度分析学生的思维习惯,将活动的目的贯穿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的始终。另外,在活动规划环节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认真分析活动内容和开展方法,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让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自主思考的能力。在结束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活动中的技能收获和体验收获,感受学生的活动表现,帮助学生总结整个活动中的经验与感受。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和社会对高素质的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不同于传统文化课,英语课外小组活动实践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实际运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效果的,不是以往的课堂可以替代的。

总而言之,开展好英语课外小组活动实践必须依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的操作水平,在符合活动开展原则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收效是非常重要的,英语课外小组活动实践可以通过学生全面参与、接触社会、总结创作采访稿的形式特点,锻炼青少年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课外英语方法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用对方法才能瘦
读英语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酷酷英语林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