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铁路改造中接触网施工工艺

2021-12-01 08:58李晓波
智能城市 2021年20期
关键词:钢柱支柱接触网

李晓波

(通号(郑州)电气化局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16)

1 工程概况

某铁路改造工程铺架范围DK0+000~DK159+700(含YDK0+000~YDK3+295),全长160.472 km。沿线桥隧比达58.52%,隧道5座长6.670 km,桥梁长14.474 km,建设4座车站。在改造工程路段,电力牵引供电接触网21.6 km,属于改造全过程中的重点内容。

2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概述

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包含支持装置、接触悬挂、支柱、基础等,沿铁路线上空架设输电线路,以满足电力机车的用电需求。接触网的各部分组成均有特定的功能,支持装置包含定位装置和腕臂两大类,支柱与基础两部分具有受力作用,共同承受来自支持装置以及接触悬挂的荷载,维持整体装置的稳定性。将接触悬挂至特定的高度,实现正常运行。

3 接触网施工工艺分析

3.1 基础的浇筑施工

根据基础型号选择配套的模板,将其安装到位并予以紧固,严格控制基础面标高及基础限界,确认各项条件均无误后,正式浇筑混凝土。基层的最底层为碎石垫层,厚度至少为100 mm,要求成型的碎石垫层具有足够的平整性。在第一板混凝土浇灌时,从高处倾落混凝土,应尽可能减小自由倾落高度,通常不超过2 m,避免混凝土中的粗细集料离析;倾落高度超过2 m时,设置串筒或溜槽。浇筑作业遵循连续性原则,避免浇筑中断影响结构的完整性与稳定性。

3.2 支柱组立

(1)钢筋混凝土支柱。

在现场配备吊车,由专员操作,将钢筋混凝土支柱吊装至指定位置。吊装时,上升吊臂,降落吊钩,工人将待吊装的支柱挂好钢丝绳套,保持紧固状态后,由指挥人员发出指令开始吊装立柱。待立柱与车板相距约200 mm时,旋转吊臂以使得支柱对准基坑,检查位置无误后,开始缓慢垂直下落。支柱临近基坑杯口时,由多名员工扶正支柱,尽可能减小偏差,使支柱沿着特定的路径向下放入坑内。支柱碰触坑底时,采取机械作业(吊车)联合人工的方法,使支柱外缘倾靠在坑的田野侧。对于支柱无法倾靠在坑壁的情况,根据该结构的实际位置合理安装整正器,用于有效调控支柱并维持稳定。

(2)钢柱。

在柱全长3/4的位置套挂钢丝绳套,吊装时加强检查,待植株吊至基础位置后,由施工人员调整方向,并用撬棍轻微撬动钢柱底座,精细调整各角螺孔,确保能够有效对准基础螺栓;在此前提下,缓慢向下放置钢柱,期间钢柱的姿态不宜发生变化,以免因偏位而碰撞螺栓螺纹。

3.3 支柱整正

(1)钢柱。

适度松动地脚螺栓螺母,经过调整后使钢柱有一定活动间隙,为调整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此时校准钢柱顺线路和垂直线路两个方向的倾斜度,确保满足要求;拧紧地脚螺母,使主角钢与钢垫片压实;对软(硬)横跨钢柱进行整正,重点检测所有钢柱的连接轴线,应与正线垂直。

(2)混凝土支柱。

以直埋基础混凝土支柱为例,使用的工具包含整正器和卡子,分别安装在支柱、钢轨上,配置到位后,将整正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抱箍、钢轨卡子。根据检测情况适度摇动整正器的把柄,采取此方法实现对倾度和限界的调整,确保经过调整后的支柱精准就位。

3.4 软横跨的安装

在一侧支柱上安装横承力索和上部定位索,起吊时借助晃绳有效控制绝缘子,避免与支柱发生碰撞;在另一侧支柱顶部挂设钢丝绳套和滑轮,在牵引位置安装手扳葫芦,以便后续正式起吊软横跨。完成准备工作且接到作业指令后,将软横预制结构运过线路。安装时,将横承力索及上部一端吊起,另一端借助吊绳拉起至指定的位置,检测承力索的最低点位,正常情况应超过最高轨面;拉紧吊绳,确保横承力索以及上部定位绳均按照设计要求精准就位。

3.5 硬横梁及吊柱的安装

(1)横梁的安装。

分别为两支柱配套梯子,施工人员系好安全带等相关防护用具,沿预设的梯子进入指定位置进行作业。安装的连接螺栓和定位销钉,均以小绳吊装的方法转移至作业点位,吊车伸出吊臂,系好钢丝套和晃绳,缓慢上钩。现场作业人员拉动晃绳,使横梁转向90°对准支柱。精准对接横梁与支柱连接孔位,将预先准备的连接螺栓穿入连接孔稳定连接。若横梁与实际跨度存在偏差,适当松动地脚螺栓,借助撬杠加以调整,直至横梁与支柱紧密贴合。

硬横梁安装如图1所示。

图1 硬横跨安装

(2)硬横梁吊柱的安装。

准确确定吊柱悬挂股道;设立稳定可靠的梯子,安排两名施工人员上横梁;在轨道中心支镜;由具有资质的专员操作多功能测量仪,利用该装置测定横梁下缘至轨面的距离;司镜者将轨道中心放至横梁下缘处,确定具体的位置后,用红笔标记;根据线路中心标记处准确测定吊柱中心,进一步测放螺栓的安装位置,在该处形成醒目标记,测量期间产生的各项数据均由专员记录,作为后续施工的参考依据。

①计算。

综合考虑平面图及测量数据,提取具有价值的信息,经计算得到上、下底座各自的安装位置,以便在特定区域将各类底座安装到位[1]。

②预配。

以安装位为作业基准,预装配吊柱,检验材料可行性。

③安装。

经过前期准备后,作业车运行至指定安装位置,按要求起升作业平台至设计高度;由专员在平台作业,对位安装横梁,准确到位后拧紧螺栓,保证横梁的稳定性。

3.6 承力索的架设

施工人员竖起拉杆并予以固定,由具有资质的专员操作升降机,起升架线作业平台,使其达到指定高度,为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稳固、安全的平台。线盘制动人员在操作前对线盘支架、制动装置全面检查,判断其稳定性与灵活性,避免设备带病作业。防护人员全方位加强管控,禁止无关人员在测放导线下行走。架线车匀速运行(5 km/h),到达悬挂点时平缓制动。将开口滑轮挂在钩头鞍子吊线孔内,适度向上抬起线索,精准放入开口滑轮。为保证安全,架线车司机严格听从指挥,提前预判现场状况,主动减速刹车,副司机加强现场观察,例如判断是否存在障碍物,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避,保证行车安全。

3.7 导线的架设

(1)准备。

架设前全面检查各类施工设备,确保稳定运行;对施工车辆编组,按秩序运行;将导线起锚端终端线夹安装到位。

(2)安装配套装置。

根据设计要求将补偿装置和坠砣限制装置安装到位,操控链条葫芦,使坠砣经过提升后到达指定的位置[2]。

(3)起锚。

放线车组匀速运行,A作业车与起锚柱相距位置为5 m左右时,分离该车与编组的其他作业车,B作业车到达指定作业点位,经过调整后使张力增加至额定值,有效起锚。

(4)架线作业。

经过对张力的调整后,使其达到接触线的额定张力,在此前提下,恒张拉作业车组向下锚方向运行,每处悬挂点停车,行驶速度始终不大于5 km/h,避免忽然提速或急刹车。A、B两辆作业车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协同运行。A作业车运行时,由指定人员放置S钩滑轮,各跨距内均匀悬挂两组。B作业车到达与下锚柱相距约3~5 m的位置时停止,此时及时调整A作业车的位置,使其到达起锚侧靠近转换柱的位置。

(5)机械超拉。

启动预设程序开始张拉,全程根据张力表的数据予以控制,保证张拉力的合理性;加强对锚段的检查,确保无误。超张拉力、张拉时间均达到要求且无异常状况后逐级卸载,达到额定张力值为止。

以铜合金接触线为例,超张拉量取额定张力的2倍,实测值达到额定张拉力后持荷30 min。超张拉前,必须使超拉力作用于A作业车的张立柱,即不允许有任何超张拉力。

导线架设如图2所示。

图2 导线架设

(6)下锚。

提升补偿坠砣串,在该装置与导线间串接链条葫芦,目的在于灵活调整链条葫芦,使补偿绳维持受力的状态,卸载后继续摇动该链条葫芦,持续调整使得补偿坠砣串精准就位(到达指定高度)。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气化铁路工程中,接触网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所在牵引供电系统的运行状况,作用于铁路的整体运行水平,合理施工接触网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钢柱支柱接触网
为开通打下基础!这条国际铁路完成接触网平推验收
提高核心筒内钢柱锚固作用的试验研究
跨多层支护结构的地下室钢柱施工技术
接触网设备“运、检、修”分离改革的探讨
国电数字物资的三大支柱
轴心受压钢柱截面的优化设计
高速铁路接触网研究进展
接触网避雷器接地系统分析
建一座带支柱的房子
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