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磨玻璃结节的CT诊断进展

2021-12-02 03:40雷保胜
今日健康 2021年6期
关键词:实性玻璃影像学

雷保胜

(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530409)

肺磨玻璃结节具有高检出率、高恶性率的特点,所以了解肺磨玻璃结节CT影像征象,对鉴别疾病性质、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具时效性[1]。以结节密度、实质成分存在情况为根据,肺磨玻璃结节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磨玻璃结节,另一种是混合磨玻璃结节。有学者指出[2],对磨玻璃结节、室性结节开展CT检测,其恶性率分别为34%、7%,磨玻璃结节恶性率远高于室性结节。所以掌握肺磨玻璃结节的CT征象,对早期肺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现将肺磨玻璃结节的CT诊断进展作如下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断肺磨玻璃结节提供有利参考依据。详情如下。

1 肺磨玻璃结节的定义及病理基础

肺磨玻璃结节因CT诊断显示结节呈磨砂玻璃样而名,表现为云雾状结节或淡影。该病病理基础为,肺实质内含氧量较少且肺细胞密度增加,肺泡壁处柱状细胞增多,导致肺泡及终末气囊内有气体填充,此时肺泡呈现不同程度的塌陷状态。临床研究表明,接受CT检查的受检患者,若CT检查肺结节属肺磨玻璃结节,则表示结节正处于早期、活动期等发展时期。

肺磨玻璃结节分类情况:(1)按实性成分有无分类,共分为2类,一类是无实质性成分的纯肺磨玻璃结节,另一类是有实质性成分的混合肺磨玻璃结节。亦可根据结节发生个数,分为单发性肺磨玻璃结节、多发性肺磨玻璃结节。(2)按病灶分布情况分类,共分为两类,一类是见于肺部良性病变的弥漫性磨玻璃结节,另一类是见于肺部良性病变和肺部恶性病变的局灶性磨玻璃结节。(3)按结节性质分类,共分为两类,一类是原发性肺癌、肺内转移癌等恶性磨玻璃结节,另一类是霉菌、炎症等良性磨玻璃结节。

2 肺磨玻璃结节的大小和诊断

2.1 线性测量

肺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价,均可利用结节大小用CT手工线性测量结果来判断。一般情况下,以均匀生长且形状呈球体的假设病变为基准,具有操作简单、结果读取容易等特点。线性测量共分为2种测量方式,一种是最大径的一维测量,另一种是最大径及其正交短径的二维测量。有学者[3]表示,针对形状不规则的肺磨玻璃结节,相比于使用一维测量,二维测量对描述结节大小、评估结节生长状况更为精确和清楚。因此,除了对实体瘤治疗效果加以评估外,实施二维测量还可用于肺磨玻璃结节的评估中。然而,使用线性测量在评估结节参数时,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无法开展重复测量。并且若是结节性状不规则,无法全面评估结节大小,并且测量值与实际值差异较大,较难准确描述结节的上下径大小。

2.2 三维测量

随着CT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肿瘤参数使用三维测量优势突显[4]。与线性测量结果相比,应用三维测量存在扫描件标准误和变异度均较高。同时,辅以计算机,辅助测量三维体积,其再现性和可重复性良好。并且将三维测量结果与预测模型联合使用,对提高肺结节良、恶性诊断准确度具有重要意义。

3 肺磨玻璃结节的密度与诊断

肺磨玻璃结节经病理诊断后,若是恶性肺磨玻璃结节,其密度比例与伏壁式生长(病理上)程度呈现为一定相关性。在肺磨玻璃结节中,其实质性成分,可能是浸润灶,可能是肺泡坍塌,亦可以是纤维增生。

3.1 密度评估参数

目前,为评估肺磨玻璃结节的实性成分,临床引进了多种测量参数,如:CTR(condolidation tumor ratio,实性成分比率)、TDR(tumor shadow disappearance rate,磨玻璃影消失率)、CD(consolidation,实性成分直径)等。其中CTR=实性成分大小/结节大小(处于肺窗设置下),TDR=1-(结节长径纵隔窗×结节正交短径纵隔窗)/(结节长径肺窗×结节正交短径肺窗),CD为实性成分最大径(肺窗设置下)。

3.2 密度评估参数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当肺磨玻璃结节直径不足30mm时,可将浸润前病变为CTR≤0.5,且其5年OS(overall survive,总体生存生存率)在9.5成以上,浸润性病变OS为8.9成。除此之外,非浸润性病变影像学诊断标准为,以肺结节直径不足20mm为前提,但CTP≤0.25。有学者[5]表示,CTR的特异度交更高,但敏感度偏低。

2.3 纹理分析

除上述密度评估参数外,肺磨玻璃结节的病理亚型与其影像学征象也可使用纹理分析法进行探讨研究。所谓纹理分析法是一种量化工具,是指对CT影像学图像进行后处理,利用数学分析和计算每个空间分布和像素强度特点,最终对图像异质性进行量化评估。纹理分析常用参数有相关、对比度、一致性与能量等。王丽娟[6]表示,使用CT平扫的纹理分析,能对5-10mm磨玻璃肺结节的侵袭性进行有效鉴别。

4 肺磨玻璃结节的生长方式与诊断

4.1 体积倍增时间和生长率

肺磨玻璃结节的生长方式,一般通过VDT(volume doubling times,体积倍增时间)和GR(growth rate,生长率)来描述。DVT除用于判断结节性质作用外,还能用于制定随访间隔、制定临床措施等作用中。而GR是指任意两个时间节点间,肺结节体积增长比率。

4.2 质量和质量倍增时间

随着时间的延长,肺磨玻璃结节的体积或直径可以增加,亦可以形成实性成分。有学者[7]指出,肺结节可以不存在直径和体积增大现象,可以仅有实性成分存在或实性成分增多现象。在肺磨玻璃结节中,实性成分大小与病理结果浸润性成分存有相关性,并且实性成分增多,会加大结节密度。除此之外,对于肺磨玻璃结节患者随访调查中,在肺磨玻璃结节体积增大过程中,也存在肺磨玻璃结节体积缩小的时期,临床常将其解释为纤维增生、肺泡塌陷以及测量误差等。

5 肺磨玻璃结节的血供与诊断

5.1 肿瘤血管

肿瘤血管构成共分为两部分,即:宿主血管和新生血管。其中宿主血管的作用是,肿瘤必须宿主血管的“帮助”下方生成自身血管,若无宿主血管便无法生成自身血管。而新生血管,管壁不规则且血管直径小,缺少神经末梢和平滑肌层,基膜不完整,且存有较大的细胞间隙。这就是肿瘤远处转移的病理基础,易使生理指标(毛细血管突凹图形和肺血容量)改变,亦可称为CT灌注成像的组织学基础。

5.2 CT灌注成像

CT灌注成像主要用于评估血容量、毛细血管通透性、灌注值等内容,是指将对比剂注入静脉团时,用动态CT反复扫描某一层面,进而获得一个时间-密度曲线。根据不同数学模型算法以及此曲线,将血流灌注情况的参数计算结果,进而获得有效的功能成像技术[8]。

6 小结

肺癌为常见肺部疾病,其发病率、致死率较高,其危害性已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改善预后具有时效性。然而,早期肺磨玻璃结节鉴别诊断存在取样难、假阳性率高等问题,导致其临床诊断工作较难顺利开展。因此,了解其CT影像学表现,准确判断结节性质、处理决策和预后评价等具有重要意义。除本文介绍结节大小、密度、生长方式及血供参数外,亦可参考毛刺征、棘突征等传统影像学表现。目前,对于肺磨玻璃结节的临床诊断,临床已积累丰富经验,随着新技术发展,未来会有更多、更好的诊断方法和思路出现,可为临床提供更多诊断依据。

猜你喜欢
实性玻璃影像学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玻璃中的自然之美
玻璃是怎样炼成的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我不是玻璃熊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4例临床诊治分析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