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剥除术后腹腔粘连相关因子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1-12-02 03:40罗凤菊
今日健康 2021年6期
关键词:纤维细胞肌瘤细胞因子

罗凤菊

(上思县人民医院,广西 防城港,535599)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子宫肌瘤剥除术成为了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手段,能够有效清除病灶,疗效确切[1-2]。但患者术后存在腹腔粘连风险,大多数轻症患者无明显症状,而部分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肠梗阻、慢性盆腔痛、不孕、性交痛等情况,增加了患者再次手术风险,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3-4]。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腹腔粘连发生与细胞外基质(ECM)及其降解酶类、细胞因子等的异常表达紧密相关,其不仅会影响患者体内的子宫肌瘤生长,还对术后腹腔粘连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5-6]。细胞因子(CK)作为一类可溶性蛋白质,分子量较低,参与了机体免疫调节、细胞生长、血细胞生成、受损组织修复等过程,其能够通过自分泌、旁分泌等途径与细胞表层相关受体相结合,促使其磷酸化,进一步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影响蛋白合成,具有重叠性、多效性、拮抗性等多种生理特征,构成了机体中复杂、庞大的细胞因子调节体系,影响机体生理功能。

1 细胞因子与术后腹腔粘连的关系

1.1 转化生长因子(TGF-β)

TGF-β属于多功能调节生长因子,包括TGF-β1、TGF-β2、TGF-β3三种亚型,能够调控细胞分化、增殖,促进干细胞自我更新,在机体组织平衡、胚胎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TGF-β1在低浓度即可促进肌瘤细胞分化、增殖,高浓度时能够促进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合成、释放,加快胶原纤维形成[7]。子宫肌瘤中的TGF-β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平滑肌组织,可引起组织基因表达改变,促使肌瘤形成。TGF-β能够促使成纤维细胞过度沉积,加快成纤维细胞形成,促进肌瘤生长。子宫肌瘤剥除术后患者因创面、腹间皮层细胞损伤等因素影响,TGF-β会促进细胞再生、血管重构,使纤维母细胞向创面、受损部位聚集,释放大量的纤维蛋白,在创面形成纤维块,诱发粘连[8]。

1.2 表皮生长因子(EGF)

EGF在体液中广泛分布,属于一种氨基酸构成的小肽,参与了肿瘤细胞增殖、生长、血管形成过程。临床中EGF与子宫肌瘤形成关系紧密,可通过活化MAPK信号通路,促进子宫肌瘤形成和发展,是促肌瘤生长的重要细胞因子。EGF在高雌激素条件下,能够通过雌激素受体上调子宫肌瘤患者体内肌瘤组织中的蛋白表达,调节内分泌腺,促进肌瘤生长。冯利[9]研究后发现,子宫肌瘤患者的EGF水平高于健康女性,提示EGF在子宫肌瘤患者体内成呈高表达状态,能够有效诱导肌瘤细胞分化、增殖,加快周围血管形成,进一步增加肌瘤组织血流量,促进病灶生长,因此通过检测血清EGF水平可为医师鉴别诊断子宫肌瘤患者提供参照。临床中子宫肌瘤剥除术后患者因EGF大量释放,促使纤维母细胞增生、纤维蛋白胶状物沉淀,胶原合成,并能够释放趋化信号,使蛋白、细胞在创面局部聚集,促使创面区域胶原形成,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分化,加快纤维蛋白合成,破坏机体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诱发腹腔粘连[10]。

1.3 PDGF

PDGF作为一种碱性蛋白质,具有刺激细胞分化、增殖、血管外周细胞重建的作用,能够在体外诱导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分裂、增殖,在肌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参与了子宫肌瘤的形成和进展。正常血管内皮细胞中PDGF呈低表达水平或几乎不表达,在受损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中PDGF水平明显升高。子宫肌瘤剥除术后患者受创面、腹膜损伤等因素影响,会激活人体的凝血系统,致使血小板沉积,大量释放PDGF,诱导胶原纤维合成,形成粘连。林国等[11]研究后发现,腹腔粘连患者在修复过程中会不断渗出TGF-β1、PDGF等细胞因子,这些因子可通过刺激成纤维细胞释放或其他分泌方式的途径,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加快细胞外基质合成,增加患者术后粘连发生率。王俐力[12]研究后发现,通过下调PDGF、TGF-β1等细胞因子水平,能够促进血管化指数、血流指数恢复,改善子宫内膜血运,减少粘连发生。

2 细胞外基质降解酶(MMPs)与术后腹腔粘连的关系

MMPs在正常组织内呈低表达,在病理状态下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参与了肿瘤、组织重塑过程,在子宫肌瘤、术后粘连形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3]。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是MMPs内的水解ECM的蛋白水解酶,涉及了ECM重构的过程。子宫肌瘤剥除术后的创面、炎症促使MMP-9表达升高,加快了ECM降解,刺激炎性细胞增殖,加剧了局部炎症反应,促使纤维蛋白渗出,造成术后腹腔粘连。

3 炎性因子与术后腹腔粘连的关系

肿瘤坏死因子(TNF-α)能够与MMPs相互作用,促使子宫肌瘤细胞生长、增殖,同时肌瘤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的TNF-α、MMPs也会影响患者病情发展。IL-6在肌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显示子宫肌瘤患者体内伴有炎症反应。相关报道显示,机体受手术刺激、创面损伤、局部炎症环境等因素影响,会促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致使纤维蛋白、炎性物质大量渗出,释放IL-6、TNF-α等炎性因子,其中IL-6能够调节受损局部表层上皮细胞分化、增殖,促使成纤维细胞沉积,TNF-α能够调节多种细胞因子的活性,促使腹膜间皮细胞增加,此类因子相互作用会加剧术后粘连风险。

4 结语

综上所述,子宫肌瘤术后腹腔粘连发生是多种因子共同作用形成的结果,包括TGF-β、EGF、PDGF、MMPs、TNF-α、IL-6,其能够相互促进,加快子宫肌瘤组织增殖、生长,促使胶原纤维过度形成,造成细胞外基质沉积,诱发粘连。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可通过抑制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改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腹腔粘连情况,以达到提升预后的干预目标。

猜你喜欢
纤维细胞肌瘤细胞因子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