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章的一封“家书”

2021-12-02 02:39柏红梅
老友 2021年11期
关键词:吴玉章吴老娃儿

柏红梅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这是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为庆祝吴玉章60寿辰而举行的宴会上,即兴发表的祝酒词。

1946年4月,吴玉章已经68岁了,仍毅然前往国民党势力中心重庆,担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在特务横行、斗争环境险恶的山城,夜以继日地为党工作。

那天,吴玉章正在办公室批阅文件,工作人员小兰给他送来一封信。吴玉章见信来自河南,不觉诧异,当即拆开信封展开信纸,见抬头称呼竟是“玉章吾儿”!

吴玉章的父母已去世几十年了。见到这样的称呼,他不禁一怔,继而向小兰笑道:“我活了这么大岁数,居然冒出个父亲来了!”

小兰也笑了,应道:“可能是弄错了。”

吴玉章急切地看完了信,才弄清事情的原委:原来是河南的一位农民,他的儿子也叫吴玉章,在抗日战争最严酷的时候被抽壮丁去了前线,从此便没了音信。抗战胜利后,那位农民和老伴在家天天盼日日想,仍没有盼回儿子。不久前,有人告诉他们老两口,说他们吴家可不得了,祖上有德,他们的娃儿出息了,打日本鬼子立了大功,现在当了大官!共产党的《新华日报》上都登了,他们的娃儿当了省委书记呢!老两口得到这样的喜讯,高兴得直抹泪,娃儿这么多年没有音信,原来是当大官后工作忙啊!因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老人便给吴玉章写信,说工作忙不能回家,就寄点钱回家渡灾荒吧!

吴玉章看完信后,脸色十分凝重。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使中华民族牺牲了多少优秀儿女,有多少个家庭生活在绝境中啊!他知道河南连年闹灾荒,人民生活极端困苦,无论如何也要给这位农民寄一点钱,回一封信。但是,当时中共各级机关工作人员包括高层领导都是供给制,只有很少的津贴。吴玉章好不容易翻出了一点现钞,交代小兰:“你按信封上的地址把这点钱给老人寄去,晚上我再给他写封信。”

小兰接过钱,没有挪步。她知道吴老有病,平时伙食很差,一点津贴几乎全部拿出来给生病的同志买了药和补品,就只剩下这么一点钱了。她张了张嘴正要劝吴老,没料到吴玉章接着说:“你看吧,老人家难啊,灾荒三年,还要上捐上税,家里没有劳力,连耕牛都死了,日子还怎么过啊!你别再说什么了,快去寄钱吧。”

小兰犹豫了一下,只好转身寄钱去了。

当晚,吴玉章处理完公务后,提笔给那位河南的老农回了一封信,说明自己已经68岁了,确实不是他们的儿子。但抗战以来,成千上万的中国军人阵亡于战场,为国捐躯是光荣的,也是殉难烈士父母的光荣。阵亡烈士的父母应当受到尊重,胜利了的人民有责任赡养阵亡烈士的父母。

在信的最后,吴玉章深情地写道:“你们是人民的父母,我虽然不是你们的儿子,但我是共产党员,也是人民的儿子。现在寄點钱,暂时解决两位老人的困难,以后再有困难,可就近找我们的同志帮忙。”

猜你喜欢
吴玉章吴老娃儿
吴玉章:“我是不动摇的,决不会二三其德”
吴玉章的爱国故事
洋学生娶个乡下妻子
虚惊一场
纸杯大变身
唱歌排解烦心事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学金图解
水孩子
少年英雄岳云(下)
我替爹给娘许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