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持续性护理的应用研究

2021-12-02 02:14丁琼仙
智慧医学 2021年5期

丁琼仙

摘要:目的:探究持续性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骨折情况的临床护理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在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了大量不同程度的股骨颈骨骨伤患者,且老年人群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该类患者主要表现出骨骼的断裂、畸形以及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等临床症状,且其承受着剧烈的疼痛。我院研究人员从老年患者中随机选取了120例患者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将其每60位归为一组,并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于对照组患者,研究人员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对其进行护理。而对于实验组患者,则选择实施持續性护理的方式。此研究主要运用控制变量法,具体表现为以护理方式为唯一变量,其他条件均相同,来探究持续性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骨折情况的应用价值。最后,将患者生活的舒适度与髋功能作为比较指标,通过其差异来判断持续性护理的优势及价值。结果:患者生活舒适度具体包括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及环境舒适四项,经统计与计算得出,实验组患者四项舒适程度均明显优于实验组患者;且实验组髋功能的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以及对数据的比较和分析,可以发现,持续性护理服务大大缓解了骨伤科患者在病痛中的不适感,提高了患者基本功能的恢复效率,对老年股骨颈骨骨折情况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此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大推广和深度应用。

关键词:持续性护理服务;骨伤科护理管理;老年股骨颈骨骨折

引言:

持续性护理服务是如今我国各大医院针对不同患者常用的护理服务方式的类型之一。与常规护理服务相比,持续性护理服务范围更加广泛,时间更加长久。持续性护理服务要求护士在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加入对患者心理、社会以及环境等其他方面的护理内容,意图通过深化护理专业的内涵,达到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信任和认可的目的,并避免因护理不周或因患者自身情况而出现病情恶化的情况。当今社会,科技不断进步,伴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大街小巷上,疾驰的汽车已变得随处可见。然而,科技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增多的意外事故,具不完全数据统计,2019年的交通事故次数就已增添到了200114次。同时,由于骨脆化、骨退化等现象的明显增强也使老年人这一群体成为骨折患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骨折情况依旧是当今社会中威胁人们尤其是老年人群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的一大因素,股骨、颈骨骨折便是老年骨折患者中的常见现象。为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质量和基本的生命健康,我国医护人员应加大对此类疾病的诊治和护理研究。

一、一般资料与研究方法

1.一般资料

在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了大量不同程度的股骨颈骨骨伤患者,老年人群是此类患者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类患者主要表现出骨骼的断裂、畸形以及活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等临床症状,且其承受着剧烈的疼痛。我院研究人员从老年患者中随机选取了120例患者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将其每60位归为一组,并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60位患者中,男性患者为31例,女性患者为29例,年龄范围为65至73岁,平均年龄为(66±5)岁;实验组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28例,女性患者为32例,年龄范围为67至75岁,平均年龄为(69±3)岁,为确保实验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研究人员对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了详细对比,发现P<0.05,即其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研究方法

此研究主要运用控制变量法开展实验,具体表现为以护理方式为唯一变量,其他条件均相同,来探究持续性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骨折情况的应用价值。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对其进行护理,护理内容包括:跟进患者住院病例情况,记录患者用药实际情况以及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情况等;而对于实验组患者,则选择实施持续性护理的方式,护理内容包括:疼痛持续性护理,心理持续性护理,生活持续性护理以及体位干预和出院随访,等等。

二、研究结果

1.两组患者生活舒适度对比结果

研究人员主要检测了两者接受护理后生理舒适、心理舒适、社会舒适以及环境舒适四项方面的舒适程度,得出:实验组的60位患者四项舒适度的平均值分别为:(87.28±5.48)、(87.22±6.23)、(87.56±7.17)、(88.43±8.43);对照组的60位患者四项舒适度平均值分别为:(68.95±6.36)、(71.03±7.36)、(69.35±8.21)、(70.98±8.53),具体数据可见如下表格:

2.两组患者髋功能对比结果

研究人员在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髋功能分别进行了检测,并按照一定标准进行了数字化,以方便对比和分析,得出数据如下:实验组髋功能评分平均值为(83.09±8.39)分,对照组髋功能评分平均值为(64.98±9.09)分,经对比可得,P<0.05,因此,此指标的数据差异也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我院研究人员运用了严格的控制变量法,具体表现为以护理方式为唯一变量,其他因素均保持相同。此外,研究人员以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生活舒适度与髋功能两项生理指标作为对比数据,来推断持续性护理服务的价值和意义。作为人体八大系统之一的运动系统,对人体正常功能的行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成年人全身拥有206块骨(不包含三对听小骨),其不仅赋予了人体基本和完整的形态,而且起着运动、支持和保护人体的关键作用。骨是全身最坚硬的部分,但同时也是最脆弱的部分。跌倒、撞伤、砸伤、交通意外等都可造成人体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损伤,积累性过度劳累也会增加骨折的发生几率,轻者骨头断裂,活动能力受限,承受剧烈的疼痛,严重者可能会伤及骨髓,甚至造成终生瘫痪。更为严重的是,骨折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包括骨筋膜室综合征等,临床上表现出呼吸功能不全、情绪烦躁不安、嗜睡、昏迷甚至死亡等症状,术后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切口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若干术后并发症。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脆化、骨退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且钙含量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种种因素都使老年人出现骨折的风险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的人群,成为骨折的高发阶段,这一现象对老年人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和威胁。现如今,医护人员越来越重视对患者的护理过程,因为良好的护理过程可以大大提高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效率,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带来的折磨和痛苦,同时,通过严格的监测做到及时预防疾病的恶化和延伸,也是节省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的最佳方式。上文我们已经阐述到骨伤情况在我国的不断增加,清楚的表明了骨伤类疾病的现状,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体中的现象不容乐观,其治疗和术后的护理问题已迫在眉睫。拥有健康的体魄,人才拥有自由,人的存在才有意义,另外,健康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社会,民族乃至国家发展的根本。

综上所述,为使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得到最大化保障,持续性护理服务应在骨伤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上得到大力实施和深度推广。

参考文献:

[1]黄丽,苑娜.持续性护理干预在老年髋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6):244-245.

[2]丛荊.持续性护理对老年髋骨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0):202-203.

[3]田智慧,宁向君,刘会敏.舒适护理联合持续性被动运动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相关活动角度及GQOLI-74评分的影响[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9,25(05):183-184.

[4]盛丽丽,陈连梅.持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对骨折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1):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