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分析

2021-12-02 03:35李欣瑜
智慧医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不良反应

李欣瑜

摘要:目的 分析在实施病毒性角膜炎(Viral Keratitis,缩写VK)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阿昔洛韦滴眼液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本研究的对象为76例于我院接受VK治疗的患者,其入院时间范围介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之间,所有患者入院之后均将阿昔洛韦滴眼液作为治疗药物,对这一药物的治疗效果、可能导致出现的不良反应类型以及复发的可能性进行统计,进一步分析阿昔洛韦滴眼液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本次实验研究共有患者76例,其治疗有效率为96.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复发率为2.6%。结论 在为VK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阿昔洛韦滴眼液的应用获得了相对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其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较少,复发率也相对较低,可以将其作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予以临床推广。

关键词:阿昔洛韦滴眼液;利巴韦林滴眼液;VK;不良反应

VK指的是因为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角膜炎性反应,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单纯疱疹病毒,患者发病后常出现眼红、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眼部刺激症状,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该病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且多次发作使角膜混浊逐渐加重,最终可导致失明,是致盲性角膜病最主要的原因,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均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为VK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就需要分析一种更为理想、安全和复发性较低的治疗药物[1]。本研究分析在实施VK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阿昔洛韦滴眼液的临床应用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对象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VK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共包括实验对象76例。所有患者均为单眼病变,且经过临床症状和检查确诊,其中男性患者的的例数为42例,女性患者的例数为34例,患者年龄最大的有68岁,年龄组小的为20岁,平均年龄为(36.54±2.67)岁,树枝状、地图状、盘状疱疹例数分别为38例、26例、12例。疾病类型为深层、浅层和混合的分别为22例、38例、16例。

纳入标准: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参与实验研究前3天并未使用过抗病毒类药物;患者与家属均知晓本研究,且签署了相关的书面说明书。

排除标准:合并存在其他眼部疾病的患者;对本次实验研究所用药物存在过敏情况的患者;处于妊娠、哺乳期的患者;拒绝或者是无法很好配合本次实验研究的患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以阿昔洛韦滴眼液0.1%作为治疗药物,用法用量:每2小时滴眼1次,每次用量1-2滴。治疗期间要做好病情发展与变化的密切观察与监测,如果发现异常或者是不良反应则需要停止药物的使用,并合理的修改治疗方案。

1.3评价指标

将治疗效果、滴眼引起的刺痛或者烧灼感;眼睑瘙痒、皮疹等过敏症状的发生率、治愈时间以及复发率作为本研究观察与评价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2]:治疗完成后患者眼部酸痛、流泪、畏光、充血等临床病症均基本消失,眼角膜病灶基本消失,视力正常无异,各项指标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为病情控制;治疗结束后患者眼部酸痛、流泪、畏光、充血临床病症缓解,眼角膜病灶明显减小,视力有所好转,各项指标改善幅度在50%以上为病情好转;治疗结束后患者临床病症、眼角膜病灶、视力和视物能力以及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为无效。

患者治愈后随访2年,并统计其期间出现复发的情况,复发的标准为:患者治愈后又出现了视物模糊、流泪、畏光以及眼部疼痛等症状,且经过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后其结果为阳性。

2结果

2.1本次实验研究共有患者76例,其中治疗效果为病情控制的患者有38例,病情好转的患者有35例,无效的患者有3例,治疗有效率为96.1%。

2.2本次实验研究共有患者76例,其中出现眼部疼痛、眼部不适、皮疹等不良反应以及复发情况的患者例数分别为1例、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分别为1.3%、2.6%。

3 讨论

VK是病毒入侵眼角膜所引起的炎症反应,在临床上属于較为常见和多发的一种眼科疾病类型,在短时间内难以治愈且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如果不能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并合理的控制患者的复发情况进行控制,则可能会导致失明情况的出现。因此,在为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治疗效果,也要考虑所使用药物对复发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对更为理想的治疗药物进行分析。

阿昔洛韦属于嘌呤核苷类似物的一种,具有强效抑制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的作用,属于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一种抗病毒药物,不仅仅有效的阻断病毒的复制与合成,同时,也发挥较强的吸毒性。阿昔洛韦滴眼液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水性制剂,将天然透明质酸钠作为了赋形剂,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滴眼液的粘附效果,在为VK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维持更为长久的药效,进而发挥更为理想的抗菌效果。与此同时,阿昔洛韦滴眼液中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修复因为病毒所破坏的眼部组织,提高患者对于药物的耐受性,患者发生一些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也相对较低,在此基础上患者痊愈后病情不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获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冯俊梅,田卫娟,吕洋[3] 将180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将阿昔洛韦滴眼液与利伟巴林滴眼液应用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实验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高,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相对较低,并得出了阿昔洛韦具有着相对较为理想的病毒性角膜炎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复发率较低的结论,此实验研究所获得的相关结论与本研究存在着一致性,也就是说与一些治疗药物相比,在实施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阿昔洛韦滴眼液具有着相对较为理想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为VK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在考虑其临床治疗效果的基础上,也要考虑其是否可以减少不良反应与复发的出现,其中,阿昔洛韦滴眼液属于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种抗病毒滴眼液,其在VK患者中的合理应用获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也有效的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了复发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刘晓霞,孟晶.疏风解毒胶囊联合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100例临床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7,22(02):185-186

[2]窦丽丽.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03):78-79

[3]冯俊梅,田卫娟,吕洋.利巴韦林滴眼液与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比较[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9,27(03):108-109

猜你喜欢
不良反应
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对比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抗凝药治疗的影响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