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中医综合治疗的效果观察

2021-12-02 03:52郭建丽
智慧医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综合治疗骨关节炎中医

郭建丽

摘要:目的:寻求中医综合治疗骨关节炎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筛选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所接收的60例骨关节炎患者作为本研究中的对照组,对其实施口服塞来昔布+外用扶他林乳剂+理疗的西医治疗方法;筛选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所接收的60例骨关节炎患者作为本研究中的观察组,对其应用中药汤药内服+局部外敷+针灸的中医综合治疗骨关节炎60例,口服塞来昔布+外用扶他林乳剂+理疗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骨关节炎60例,长期随访,对比两组疗效,分为无效(积分0),有效(积分1),显效(积分2)。结果:经t检验、χ2检验分析,两组疗效积分的均数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无效率、有效率、显效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医综合治疗较西医疗法效果好。结论:中医综合治疗骨关节炎多管齐下,中药汤药内服外敷,配合针灸,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发挥了中医特色优势,临床疗效突出。

关键词:骨关节炎;中医;综合治疗

骨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破坏及关节边缘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严重危害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特点为病程发展缓慢,呈进行性疼痛,反复发作。治疗上主要采用中西医方法治療,其中西医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且不良反应较多,而中医历代医家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也较好,但是尚无综合性的理想治疗方法。现对比研究本院治疗骨关节炎120例,其中中医综合治疗的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筛选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所接收的60例骨关节炎患者作为本研究中的对照组,对其实施口服塞来昔布+外用扶他林乳剂+理疗的西医治疗方法;筛选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所接收的60例骨关节炎患者作为本研究中的观察组收集2019~2020年在我院接受中医综合治疗的骨关节炎患者60例,接受西医疗法的患者60例,共120例。在观察组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在39~71岁之间,平均(56.3±4.7)岁;患者病程在1~11年,平均(4.8±1.3)年。在对照组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在38~73岁之间,平均(56.9±4.5岁;患者病程在1~13年,平均(2.1±1.4)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无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排除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膝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排除标准:①关节呈骨性强直、畸形者。②有关节手术史者。③有关节肿瘤、结核、化脓等原发病。④关节皮肤黏膜有感染者。⑤妇女妊娠期及哺乳期,过敏体质者。⑥合并有心、脑、肝、肾等严重疾病。⑦未按规定进行治疗,无法判断疗效者。

1.3治疗方法

1.3.1中医综合疗法步骤

每天按下列三步进行治疗。①中药汤药内服。方药:牛膝、熟地黄、苡仁各30g,杜仲、狗脊、芍药、桑寄生、肉苁蓉、茯苓各15g,丹参、桃仁、红花、川芎各15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400mL,早晚各服1次。②针灸治疗。穴取三阴交、委中、血海、申脉、膝眼、太溪、命门及腰椎旁压痛点。局部消毒,针刺得气,留针20min,施以快速捻转针法。1次/日。③中药外敷。院方自制白金膏敷于压痛点处,厚约3mm,纱布包扎固定。2h/次,3次/日。

1.3.2西医疗法步骤

患者口服塞来昔布,0.2g/次,每日1次。扶他林乳剂外敷。

1.4疗效观察

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疗效评定标准,无效评分0分;有效评分1分;显效评分2分。评价内容包括:患者夜间卧床休息时有疼痛和不适,晨僵或起床后的疼痛加重,行走疼痛和不适,从坐立站立时疼痛,日常活动,行走距离,膝关节屈曲等。

1.5统计分析

将我院本次实验的所得数据采用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统计方法: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及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中医综合疗法与西医疗法疗效积分的均数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在无效率、有效率、显效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骨关节炎是一种中老年的常见疾病,且严重地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且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骨关节炎的发生率正逐年增加,且日趋年轻化。

骨关节炎的相关中医病名为“骨痹”,属于中医“五体痹”之一。患者有年老体衰、肝肾功能不足和痰湿瘀阻,并联合外感风寒、湿邪入侵、跌仆外伤等,内外结合,导致疾病的发生。临床症状以关节剧痛,关节肿大,甚至强直畸形为特征。所谓痹症多因气血运行不畅,风寒湿聚集关节所致,治疗上以补肾活血法为治则之一。中医综合治疗骨关节炎,历代医家治疗方法较多,主要采用祛风、除湿、散寒、理气、化痰、清热、补肾、祛瘀等方法,疗效也较好,费用低,副作用少。①内治法,补肾补骨,活血化瘀,祛风通络,清利湿热,强筋壮骨,温里散寒,整体调节机体。临床常用桃红饮、五藤汤、复方穿山龙汤剂等,李俐等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总有效率96.3%。②外治法,祛风通络,消肿止痛。外治可以使用敷贴、熏洗、热熨、关节腔灌洗、气雾疗法等。孟凡喜等针刺内膝眼,鹤顶等穴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总有效率90%。③内外合治法,不少文献已有报道,治疗有效率高,优于单独的内治或外治法。主要是对病变部位进行各种被动运动,有效地对组织关节粘连进行松解,进而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水肿的吸收,同时给予针刺等,以通经活络、改善静脉回流,降低患者的骨内压,以有效地恢复生物力学平衡。同时给予中药内服,可以标本兼治、内外同治,有效缩短疗程,并提高治疗效果。付金乐等认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需要采用内外兼治的方法,联合针灸、外敷、汤剂等,但如何更好地结合各种治疗方法,并探寻更好的中药处方仍需深入研究。

通过本研究治疗骨关节炎的中医综合疗法,利用外敷、针刺和中药内服,总有效率为86.6%,西医疗法的有效率为71.6%,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中医综合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综上所述,中医内外合治的综合治疗方法疗效较为肯定,体现了整体治疗与局部治疗的结合,筋骨并重的治疗原则。但是在国内尚无统一标准,所以如何制定、优化多元化治疗方案,是值得我们今后进一步研究的。

参考文献:

[1]施桂英.关节炎概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524-534.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349-353.

[3]李俐,吴岩.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骨性关节炎53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3(6):58-58.

[4]孟凡喜,刘延东,李飞菲.中药离子导入配合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76例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9,27(5):38-38.

[5]付金乐.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性关节炎45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2(3):634-635.

[6]谭本前,何晓华,凌云,等.加味四物汤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18,32(6):799-800.

猜你喜欢
综合治疗骨关节炎中医
适当运动可减少膝关节炎
骨关节炎的早期识别和管理
小心膝盖
中医英译的误译现象探析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带状疱疹后遗痛23例临床分析
综合疗法治疗井下煤矿工人功能性消化不良47例临床观察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治疗的128例效果观察
社区康复对婴幼儿精神发育迟缓的疗效及父母情绪的影响
“忘穿秋裤”会得骨关节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