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模式下PICC全程管理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分析

2021-12-02 05:31秦莉莉
智慧医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应用

秦莉莉

摘要:目的:探讨一体化医疗模式下PICC全过程管理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某医院肿瘤科接受PICC化疗的2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组采用综合医疗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并发症和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下降更为显著(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一体化医疗模式下,肿瘤患者PICC化疗全过程管理有助于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模式;PICC全程管理;肿瘤患者化疗;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新泰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2月肿瘤科采用PICC置管化疗患者的资料,排除有精神疾病病史患者,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试验组105例,男65例,女40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4.3±8.6)岁。对照组105例,男67例,女38例;年龄29~77岁,平均年龄(53.6±8.2)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科室成立PICC质量管控小组

小组成员制定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负责PICC置管各环节质控管理,重点为穿刺、换药、随访及穿刺间消毒等。小组定期进行讲座、参加院内、外培训,成员均掌握穿刺技巧与并发症的处理,并做到同质化管理。

1.2.2PICC管理

对照组:给予PICC置管常规管理。内容包括PICC置管前评估、导管固定、换药(首次置管24h,后每7d1次)以及相应并发症的处理方法等。

试验组:(1)给予医护一体化模式下全程管理。置管前管理与心理辅导,热情接待患者及家属,并认真讲解科室制度、病房环境及主管医生和护士,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耐心沟通了解患者的想法评估其心理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置管前与患者面对面沟通,掌握患者心理情况,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将PICC置管的原理、优缺点、术后并发症及处理等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观看电视宣传片告知患者及家属,减轻其负性情绪,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医生负责解释疾病发生、发展与国内外治疗进展等情况,提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等。(2)化疗期间管理。PICC管理小组成员在无菌操作下按操作流程进行操作,置管成功后行X线摄片确保导管准确到位后固定,定时冲管、封管及更换敷料;患者在化疗输液期间加强巡视,输液前确保导管无阻力的前提下连接化疗用药,输液过程中注意观察输液的速度,输液结束后使用预充式导管冲洗液封管,每天观察穿刺点及附近皮肤的卫生状况,如果出现敷贴渗血、潮湿、翘边等现象及时换药更换。(3)并发症的预防及管理。PICC管理小组向患者讲解置管前、中、后的注意事项,如何预防与治疗PICC相关并发症。另外,PICC相关的血栓、静脉炎、接触性皮炎、穿刺点出血、导管移位等纳入质量敏感指标进行监测。如若发生以上并发症之一立即组织会诊讨论交流,分析其发生原因并处理,分析不足之处,吸取经验,不断完善。(4)出院指导与随访。为每一位患者建立PICC置管电子档案,建立微信交流群,出院后随访指导与健康教育。出院后,告知患者注意事项等,常规每周换药1次,或PICC导管周边出现异常及时就诊、处理。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分别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以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中4例不能耐受化疗放弃,1例因重度感染去世,共排除5例;对照组中2例心机损害,1例化疗过程中失联,3例因不能耐受化疗而退出,共排除6例。因此,共199例(试验组100例,对照组99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的统计学分析。

2.12组患者SDS和SAS评分比较

在化疗实施前,2组患者SDS与S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化疗后,2组患者SDS与SAS分数均降低,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目前肿瘤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部分患者发现时已属于晚期。化疗作为综合治疗的主要治疗手段被应用于临床,PICC置管化疗是肿瘤化疗患者最常用的一种化疗方式,可有效避免化学药物对皮肤与外周血管的刺激与损伤,减少反复穿刺活动时对患者的痛苦,且可以长时间留置。但PICC可导致相关的静脉血栓、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为6%~66%不等,既增加了患者痛苦,又增加了治疗费用;另外,由于患者病情、身心素质等多方面因素,使部分患者心理出现紧张、焦虑等情况,不利于肿瘤的治疗。因此,开展有效的PICC管理,对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积极作用。

医护一体化全程管理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重建了医、护、患三维一体的工作格局,其充分强调医生与护士在医疗救治过程中平等地位,不但能体现医护合作意识及团队精神,又能提高整体医疗质量,更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本次研究中,试验组除了医护协同管理外,护理组加入了心理辅导,结果试验组干预后SDS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医护协同管理更能够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使之保持放松的心态接受治疗。试验组加入了预防并发症管理,置管前健康知识讲解及术前消毒有助于提升患者心理准备,减少导管插入过程中引起的相关炎症;化疗过程中及时观察,也避免了不良事件发生;及时给予PICC换药及出院随访等工作,为长期置管化疗、减少并发症做了保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加入心理辅导,且开展了有效的预防PICC并发症措施,极大改善了医患关系,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综上所述,综合医疗模式是医生和护士合作为患者提供适当的个性化医疗服务的模式。本研究以各职能部门、临床科室和临床专家组为基础,将一体化医疗模式应用于化疗患者PICC安全管理,有效提高化疗患者首次化疗插管率和患者满意度,降低了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构建了PICC医疗一体化安全管理的临床路径,优化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重构了医患三位一体的新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内涵,重建了医护患三位一体的新格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伍晓莹,林志玉,潘烨,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延续护理在PICC带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6):819-822.

[2]陈梦瑾,李海香,黄春香,等.同伴教育对肿瘤患者PICC自我管理能力和并发症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8,25(8):75-78.

[3]邵樂文,胡晓蓉,金爱云,等.113例肿瘤患者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异位的识别与复位[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4):454-456.

[4]徐波,耿翠芝,陆箴琦,等.肿瘤治疗血管通路安全指南[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5.

[5]张英燕,李晓辉,丘丽君,等.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老年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8,18(7):1091-1092.

[6]钟华荪,李柳英,谢红珍,等.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157.

[7]陈盈盈,林晓玲,卓少君,等.PICC对比浅静脉留置针在肿瘤患者放化疗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25(19):3340-3342.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