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2-03 05:33陆轶爽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4期
关键词:管理系统行政事业单位

陆轶爽

(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8)

当前,由于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行政机构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也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但是,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导致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阻力没有产生预期的影响。因此,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建设的研究非常重要。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相关理论概述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行政机构的内部控制是指通过开发适当的系统,实施措施和实施程序以实现其目标来防止风险的一系列管理和控制措施。因此,在内部控制管理的帮助下,单位可以充分评估其实际财务状况,进一步完善单位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完善相关风险评估程序,有效降低行政机构风险,确保行政控制。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1.有助于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结构的复杂化,国际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利用公款的能力成为行政机关衡量内部财务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标准。从当前的角度来看,内部控制涵盖了该部门的整个财务工作。加强部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对与部门活动有关的所有资金管理问题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从而有效地防止内部经济风险的发生,这也为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提高了社会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承担着重要的社会管理职能。在日常行政管理过程中,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可以保证提供各种公共服务的质量,而且可以有效地监测和规范单位内各种管理工作流程。通过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有利于确保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从而确保单位满足各种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从而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有助于社会公众对单位的信任度不断提高。

3.有助于加强监督防范舞弊行为

行政机关在工作中必须依法治国,因此监督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建立适当的财务管理制度,可以促进有关部门的自我控制和自治,并有效地限制财务活动,降低财务风险,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当前,一些行政人员利用内部财务控制系统中的漏洞来滥用资金以谋取私利,从而丧失了行政当局的利益。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管理制度来限制相关人员的行为,确保财务管理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并避免内外部因素造成的资本和财产损失。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财务内部控制缺乏正确的认识

当前,许多行政机构并不重视财务内部控制系统。他们认为,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仅是主要用于对付高级管理人员的突击检查的形式,而该体系中现有的相关规定并未得到实际执行。工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外,许多政府机构开发的财务内部控制系统偏离了部门的实际位置,这在系统的实际执行中造成了许多问题,可能导致经济业务执行中出现情况或无法完成。当前一些单位的管理者,他们不关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而只关注部门的职能和活动。导致部门缺乏一定的凝聚力,不允许财务部门做出适当的决策,并且严重不了解如何防范财务风险,从而大大降低了运营效率。

(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尽管行政事业机构加强了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但实际执行过程的效果并不乐观。主要原因是内部人员在预算管理系统上的表现相对较差,并且他们与相应预算管理系统的关系相对随机,从而导致相应预算管理系统的实施效率低下。在日常工作流程中,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没有有效的信息交换,这导致相应的预算系统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而且,财务部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前瞻性,无法有效监控相关预算,严重影响了利用率。此外,没有对预算执行情况的有效评估,只有对相关数据的简单分析和定量分析,导致预算执行情况和实际收益之间的不匹配。

(三)财务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

当前,许多行政事业单位不重视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导致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与社会发展和各部门的实际状况脱节,与国家采用的新政府会计准则及相关要求不符。另外,相关人员在资金的安全性和可获得性方面相对较弱,不能有效控制相关的资本风险,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同时,在批准财务费用的过程中往往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行为,没有团队参与重要决策,只有相关领导才能做出决策。此外,在购买相关资产时缺乏适当的程序导致了超支和资源浪费。对相关资产的采购,管理和使用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内部原因

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管理意识存在缺失

众所周知,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因此,在执行过程中,内部财务管理管理活动严格限于上级主管部门。因此,实施管理由单位管理人员执行。同时,缺乏对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程度的认识。缺乏积极主动性,内部控制的管理也仅仅是形式上的。

2.内控制度更新不及时

任何单位的经营战略都必须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变化,行政机构内部控制制度也应当如此。由于制度上的原因,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实际建设和完善没有及时更新,结果导致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方法和模型与社会发展的步伐不符,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内部财务控制的实际需要。

(二)外部原因

1.监管部门对财务风险不够重视

行政机构的财务内部控制问题不仅受到单位内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外部监督单位的影响。目前,许多地区的监管部门尚未充分考虑到有关部门的财务风险。行政事业单位的上级部门和监督部门未充分考虑下属单位的财务和会计风险。同时,行政机构采取的某些风险防控措施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风险。甚至某些监管机构的风险控制通常也是模块化的,没有真正的预防和控制作用。

2.外部监管缺乏强度

在外部监督方面,审计部门、财务部门、税务部门和监察部门会受到旧概念和机制的影响,并且习惯于前后不一致的监督系统。当出现问题时,外部监控部门甚至可以推卸彼此的责任。在任何给定的外部监控过程中,都很难充分利用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作用,并且不一致的监控标准使建立内部财务控制系统变得困难,在管理机构的财务内部控制的实施中带来更多问题。

四、改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相关人员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视度

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要重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在相关制度的实施中发挥领导作用,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最重要的是,相关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的概念有深刻的理解,熟悉财务管理系统的作用,并指导员工获得财务管理系统的知识,并使用适当的案例说明来评估员工内部财务控制的风险情况。了解不同部门的员工可以使用有效的规章制度来限制他们的行为,从而加强不同部门的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其次,相关高管还应注意财务人员的专业发展,并定期对业务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可以学习新的财务规则,相关准则和系统文件,并提高其专业技能,及专业素质。鼓励他们在财务工作流程的各个级别上做好工作,并将工作系统付诸实践。

(二)对预算管理制度进行一定的完善和优化

预算管理系统是建立内部财务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应提高内部人员对预算管理的认识,并对所有经济交易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按照严格程序,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明确个人职责和权限,与有关部门进行有效互动,制定年度预算,促进预算管理体系的实施。其次,有必要有效地监督相关的预算编制过程,并严格遵守与预算有关的制度和规范,以便制定有效的预算以使用相关的详细目标,从而使每个预算都能产生重大影响。在预算过程中不得随意更改项目,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程序批准要更改的项目,以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系统。

(三)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的完善

健全的财务管理系统是有效控制单位内部财务的有力保证。首先,有关部门必须根据其实际情况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有效改善和优化财务管理制度。在开发财务管理系统时,还必须将它们有效地整合到会计惯例中,以确保财务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财务管理过程应充分监测对管理的影响,分析管理问题,将结果报告给高级管理人员,并制定有效的策略来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其次,管理过程需要明确个人的权利和义务,明确财务责任并确保有效的人员配备。狠抓资金记账,有效监控相关资金。

五、结束语

简而言之,行政管理机构作为中国公务员制度的重要部门,主要利用国家拨付的资金执行政府的职能,有责任保护和监督国有资产安全和完整。因此,从某个角度来看,有效实施财务内部控制是一项重要的财经纪律。基于此,这是确保行政机构有效、安全使用公共资金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因此,在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后期阶段,行政机构需要通过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来加强改革,以确保各种创新业务的顺利启动和有效执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高行政绩效,促进行政事业的全面系统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系统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学人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