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预算管理 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1-12-03 05:33张艳芳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4期
关键词:参与方建设工程工程项目

张艳芳

(乐山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四川 乐山 614000)

随着经济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有建设工程企业作为市场参与主体,面临着残酷的竞争与考验,全面预算管理对提升国有建设工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面预算管理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概述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含义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由工程部业务预算、综合部管理预算、财务部财务预算等多种单项预算组成。预算管理并不是财务部单一预算,而是综合的、全面的、全员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涵盖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故称其为“全面预算”。它将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统筹规划,协调行动,充分利用人、物、财、信息等各项资源,并通过对未来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结果进行充分、全面的预测和筹划,以及执行过程的监控,将预算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不断对标和分析,为管理层及时改善和调整经营活动提供支持,帮助管理者更加有效地管理企业和实现经营目标。

(二)全面预算管理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应用的重要性

建设工程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性、系统性的管理工具,是一项全员、全面、全过程管理控制活动,是企业进行财务管控的基本前提。

首先,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国有建设工程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稳健的经济活力,实现企业战略、经营目标,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盈利能力,提高国有资源利用效率。其次,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实现精益管理,提高单体项目利润率。工程项目管理是由质量、安全、进度、成本、后期运营等方面内容,组成的完整的工程项目合同履行过程,全面预算管理保障上述各个环节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最后,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工具之一贯穿建设项目全过程,从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中以及竣工验收阶段出发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成本控制。

二、全面预算管理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是实现企业的最终经营目标的关键。然而当前预算管理工作在落实过程中普遍存在认识不到位、缺乏有效组织保障、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一)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不到位

目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企业开展的时间不长,实际工作中企业虽然逐渐认识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但由于全面预算管理尚未将企业预算目标细化分解到部门、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员工参与度及积极性较低,全面预算管理往往流于形式、浮于纸面。主要表现为:第一,全面预算管理指标的刚性束缚,使企业各部门的行为受到约束限制,主观上抵触全面预算管理,不愿意执行。第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管理体系不完善,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缺乏制度保障,预算编制数据口径、方法不统一,导致企业内部对预算管理工作疲于应付。第三,员工中甚至不乏管理层人员大多认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仅仅是财务部的数字游戏。

(二)全面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组织保障

首先,目前公司尚未设置预算管理机构,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管理工作得不到其他单位和部门的认可和参与。全面预算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预算工作,更多地包含经营预算和投资预算,然而财务部也没有专职的预算负责人员,日常的预算管理工作一般由财务部主管或主办会计兼任,无法全力投入到预算管理中。其次,预算管理参与人员的大量工作都耗费在编制阶段。预算管理报表编制调整工作繁杂,在数据的填制、审核、上报、检查、汇总等基础工作中耗费大量精力,效率低下,这也是导致预算执行浮于纸上的原因之一。最后,预算管理信息传输技术落后,预算数据多依赖人工输入、容易出错、数据处理效率低。组织机构设置不完善,导致预算管理信息数据传递不到位,很难完全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在国有建设工程企业中应有的作用,使全面预算管理流于形式,也得不到预算的有效执行、监督和落实。

(三)全面预算管理激励机制不健全

目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与财务核算工作相脱节,财务核算系统不能实时、准确地体现预算执行情况,不能完全做到实时预警。由于尚未实现业务数据、财务核算及预算管理数据指标一体化,各数据之间相互独立,造成全面预算管理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无法实时预警、控制,无法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考核提供准确的KPI指标,导致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执行过程中有悖于收益和配比原则,预算管理工作成果与各参与方薪资、人事晋升脱节等问题,导致预算参与各方及参与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工作热情不高。

三、加强工程项目成本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如何强化工程项目成本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解决当前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需要从人员思想、组织结构、激励措施等方面综合考虑。

(一)以人为本,树立全员预算管理理念

第一,全面预算管理以企业利益为出发点,确定项目预算管理目标,是由预算编制执行、检查考核等环节组成的系统的全面的管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一环节都离不开人的因素,因此在全面预算管理中要高度重视人的因素。第二,国有建设工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由财务部门牵头,工程部、综合部参与完成。财务人员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过程中负责数据的汇总,将各部门和工程项目的预算汇总,并完成最终的公司预算编制工作,在预算工作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各方参与人员负责对工程项目施工中的资源浪费、费用偏差等情况进行分析,提供相应的纠偏措施供决策层审核。各方参与人员业务素质能力的高低关系到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并对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效益造成极大的影响,决定到全面预算管理能否有效实施。第三,通过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全员精益管理理念,强化预算参与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提高广大职工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知度和理解力,坚定内部控制的思想,使全面预算管理这一重要管理理念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落地,形成良好的导向和融洽的预算管理氛围,为全面预算管理执行落地提供思想保障。

(二)健全组织建设,夯实全面预算管理基石

首先,基于目前企业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的现状,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参与方、参与岗位的职责分工,配置与之需求相适应的专业人才,对全面预算管理任务目标的分解、落地以及明确各参与方、各岗位的责权利,提高各参与方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解尤为重要。其次,国有建设工程企业参与建设的大型公路工程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参与方多、资金需求量大、信息传递层级长等特点。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成本控制过程要围绕施工现场开展,以材料、人员、优化施工工艺等为重点、加大竣工环节成本控制,做好质量检查和造价核算等工作,认真落实最后环节的成本控制。组织各参与方认真落实各项预算管理分解目标,全面提高项目成本的管理水平,实现对项目管理成本风险的有效控制。最后,各参与方应有效分析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差产生的原因,及时纠偏,规避风险,合理利用资源降低工程费用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利润空间;为促进公路工程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三)完善激励机制,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的全面性

首先,预算管理激励考核涉及执行力度和目标导向,也影响着预算执行者的行为取向。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任务分解执行过程的跟踪、监督及调整是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功能的关键。对全面预算工作的考核,是对预算参与各方及参与人员的预算执行力的考核评价,是一种对责任中心和责任部门进行有效激励和约束的形式。其次,在企业薪酬管理及人事管理方面,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实施成果的考核数据纳入国有企业薪酬管理体系,结合收益和配比原则,积极探索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考核指标,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约束和激励作用。通过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将预算目标转化为具体、量化考核指标,使得工程施工企业发展的目标实现得到保障。强化预算的严肃性,为预算工作执行质量的考核提供准确的KPI指标,将工程施工企业预算管理目标转化为预算执行者真正关心的具体对象和目标。最后,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促进全面预算管理层层落实,引导各参与方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相互协调监督,真正实现全面、全员、全过程贯通企业预算管理目标、执行监督、激励机制,形成管理闭环,实现建设工程企业预算目标,达到优化国有资源配置的作用。

四、结束语

国有建设工程企业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应树立牢固的全面预算管理观,有效落实公司的预算管理结构,明确各参与方参与人员的经营预算目标。通过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细化和落实经营目标,掌控建设工程企业管理所需要的关键信息,加强国有建设工程全过程的监控力度。完善全面预算管理考核制,量化预算执行情况考核KPI指标,真正将各参与方的责、权、利联系起来,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参与方建设工程工程项目
基于秘密分享的高效隐私保护四方机器学习方案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绿色农房建设伙伴关系模式初探
涉及多参与方的系统及方法权利要求的撰写
基于IPD模式的项目参与方利益分配研究
电网建设工程通用造价管理模式探讨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成套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