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在企业中的应用

2021-12-03 05:33杨惠娜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4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管控管理工作

杨惠娜

(石家庄中基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河北 石家庄 050000)

目前,许多企业都存在财务内控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也面临许多挑战。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主要就是企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做好对资本、财务的整体规划,还要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其中主要包括做好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评等多方面的工作。在量化企业长远发展计划的基础上,做好对内部经营活动、生产活动的把控力度,并且对资金进行合理的利用。只有将全面预算管理贯穿于整个财务流程当中,并下达预算指标,开展预算分析以及调整的工作,才能突出全面预算管理的实际效用,进而提升财务管理效率,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一、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在企业中的应用价值

(一)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在完善内部管理机制的阶段,需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将战略发展计划为基础,开展合理的预算编制工作,不断提升预算的执行,从中长期发展角度进行分析。在优化内部资源配置的同时,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在健全预算考评制度的过程中,对各个部门的预算利用过程进行控制,并且为企业的运营方案变化提供有力参考依据。其次,在制定财务管理机制的阶段,优化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明确预算标准,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提升监督管理力度的同时,规范化各项经营活动,为建立健全内控体系做好铺垫。

(二)规避风险问题

企业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阶段,应当充分的做好事前风险分析以及调研的工作,并结合企业的实际运营发展情况,制定科学化的预算计划,杜绝不必要的财务风险与采购风险。借助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使得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阶段,对市场环境变化的关系与企业资源进行协调处理。在量化管理与具体化管理的过程中,有效帮助企业规避财务风险。

(三)实现战略化发展目标

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需要以战略发展计划为核心,加强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管控力度。在建设健全沟通平台的基础上,实现各个部门员工职责与权利的细分与合理规划,当各项工作出现风险问题,都能及时追究相关责任人,并提升经济活动效率。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直观了解实际结果与预算目标存在的不同之处,并做好协调处理工作,科学化分配内部资金,实现企业战略化发展目标。

二、面预算管理模式在企业中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领导层对全面预算管理重视度有待提升

企业在实际的运营发展阶段,要想促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就要促进企业各个部门的沟通与交流。若企业的领导层对预算管理重视度不足,就会对信息的传递速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即使是企业开展的预算编制工作合理,也无法确保预算编制方案顺利执行。由于企业领导层的重视程度不高,使得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面临一定的阻碍,缺乏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作为依托。许多工作人员都认为预算管理仅仅属于财务人员的分内工作,其他部门仅仅是提供数据与资料,实际的预算管控效果不佳。

(二)缺乏合理的预算编制方式

预算编制属于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基础内容,也属于提升预算执行力的核心环节。企业采用的预算编制方式,会直接的影响预算目标的落实情况。许多企业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的过程中,引入了滚动预算法、增量预算法、固定预算法等,并结合不同的运营发展情况,采用不同的预算编制方式。但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大多数企业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的阶段,财务人员没有从全局性的角度进行分析,仅仅采用增量预算法,以上一年度的财务数据作为参考,开展当前年度的预算编制工作,导致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

(三)预算指标缺乏科学性

企业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阶段,都明确了将市场作为基础的核心意义。但就预算指标的落实情况进行分析,许多预算编制人员没有充分的预测与分析市场需求的变化,使得企业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与预算指标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利于建设预算标准体系,阻碍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三、全面预算管理模式在企业中的应用策略

(一)落实岗位责任制,强化全面预算资金管理力度

企业在实际的运营发展阶段,各项管理工作都是由资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控等多个环节构成的。在不断提升财务管理力度的阶段,财务内控制度的落实情况以及预算的执行力有直接的关系。在不断优化内部组织架构的过程中,明确各个部门的基本职责,还能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在结合市场需求变化以及市场环境变化的同时,做好科学化的岗位规划工作,并且为财务预算管理的落实以及提升审查监督力度打下良好基础。另外,进一步提升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以企业的盈利水平与财务状况为核心,做好生产产品市场的分析工作,及时洞察市场需求的变化,结合不同产品的销售利润进行分析,并且作为预算编制的核心参考依据。财务人员需要在财务活动开展之前,就做好风险防范的工作,并对整个工作流程进行监督与控制,了解企业的实际盈利水平与偿债能力,注重科学化的投融资活动风险管理活动,以全面预算管理理念作为基础,逐步完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杜绝各个环节中存在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并进一步强化企业的资金管控力度。

(二)开展合理预算编制,保证预算准确性与科学性

企业做好全面预算编制的工作,利用从上至下的管理模式,由管理人员提出总体目标,还需要了解细分到各个部门当中的目标,结合市场预测情况、管理原则等进行合理的预算编制,将完善的预算方案汇报给预算委员会,并由预算委员会的人员,做好预算草案的审查工作,并做好及时的反馈以及沟通。通过拟定整体组织预算方案的方式,经过决策层的审批,开展合理的预算工作,确保在各个部门当中顺利的执行。而对于预算编制过程中的问题,设计科学化的预算编制程序,不再沿用传统的预算方式,而是以现代化作业成本法理念为基础。基于作业预算法背景下,分解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了解企业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并编制合理的预算指标。在预测企业未来一段时期作业量之后,做好资源分配的管控工作,落实预算编制工作。由于各个预算执行单位都是以作业量为核心,并且进行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分配,确保预算的准确性。所以,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的阶段,就需要以分级编制、上下级融合的形式开展工作,以基层预算组织编制作为基础内容,分析与对比财务情况与预算方案,合理的调整预算执行组织,使得更多的资金能投入到创造经济效益的项目当中,做好各个部门预算资金的控制工作,确保整体预算的科学性。

(三)加快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搭建现金流信息化管理系统

首先,企业借助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势,搭建现代化信息化平台,进一步优化会计信息化系统,做好数据集成化管理以及分析工作,结合企业管理系统数据,健全企业信息化系统。对于开展实时管理与预测工作来说,直观的了解财务信息以及非财务信息提出的要求。通过进一步整合信息化系统,增强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沟通与协作,确保资金流、现金流的融合管控,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做好铺垫。通过建立各项生产活动的信息化系统,消除基层管理与管理层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杜绝出现预算松弛的问题。通过强化信息化平台建设,直观的反馈预算执行情况,做好动态化预算监督工作,尽早识别预算执行可能面临的分析,开展准确、合理的全面预算管理活动。其次,企业实现信息化技术与预算管理的互相融合,更加注重做好现金流管理的工作。通过合理借助财务软件的方式,拓宽企业预算管理的范围,做好业务工作、资金管理的管控工作。在建设风险预警模型的同时,做好现金流预算管理工作。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当结合发展计划,科学化预测现金流入、流出的情况,确保资金的平衡性调节。最后,在开展现金流预算管理工作的阶段,只有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的效用能发挥出来,才能确保融资活动的科学性。在完成了预算编制工作之后,实行对预算执行情况的控制,并做好预算的调整工作,发挥ERP信息化模块的优势,做好财务数据分析工作,获得原始会计凭证,有利于做好后续运营活动的管控与监督,为企业制定合理的战略发展计划。

四、结束语

在企业现代化管理过程中,全面预算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做好业务预算、财务预算、财务预算等多个环节的内容。企业要想不断创新经营管理体系,就需要充分了解预算目标与计划之间的关系,并且强化预算全过程的管理,做好预算执行、预算分析、预算评估、预算管控等工作,开展科学化、合理化的预算编制活动。通过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活动,利用预算实现各个部门的协调管控,并且帮助企业加强对计划部门、生产部门的管理力度,不断提升预算执行力,贯彻全员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并以信息化平台为基础,加强财务数据的管控,不断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的综合性发展。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管控管理工作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失控还是管控?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