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下爱的种子,助力健康成长
——幼儿园道德教育漫谈

2021-12-03 06:35王昱懿
好家长 2021年7期
关键词:道德观念道德教育品德

文 王昱懿

幼儿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我国未来的人口素质和社会发展。幼儿的身心发展处于特殊阶段,很多思想观念都会在这一时期萌芽。幼儿只有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才能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近些年来,部分幼儿教师过于注重教授算数、识字等知识性内容,严重忽视了其他幼儿教育内容,尤其是道德教育,导致幼儿感受不到教育的快乐,道德观念也没有较好形成。

一、幼儿园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说教形式严重

道德教育较为抽象,不像其他教育内容,都有与之相搭配的教育形式。比如,开展艺术教育时,通过唱歌、跳舞、美术等方式来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开展语言教学时,通过模仿游戏、活动来增强幼儿的语言能力。因此,在道德教育当中,教师往往习惯于采取说教形式,直接告诉幼儿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幼儿只能记住一大堆教条规则,而无法理解为什么,很容易引发抵触情绪。

(二)急于见到成效

在很多教师看来,道德往往意味着守规则,但幼儿的脑海中往往没有太多的规则意识,很多行为并不是依照规则而是根据自己的内心产生的。道德教育的本质并不是让幼儿遵守规则,而是让幼儿建立起善恶观念,了解品德行为的好坏,从而帮助幼儿养成诚实、友爱、文明、礼貌、爱国等优秀的个人品质。但部分教师急于求成,想要快速见到道德教育的成效,因此强迫幼儿遵守某些规则,在幼儿遵守规则时则予以鼓励,在没有遵守时就会提醒或批评,并且将此作为道德教育的成果。这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因为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幼儿才能逐渐形成各种道德观念。

(三)内容不够丰富

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规定,幼儿道德要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祖国、集体和劳动的情感,使幼儿具备诚实、勇敢、友爱等良好品德,以及积极开朗的性格。但现实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忽视了培养幼儿热爱国家、家乡等情感,对幼儿的性格发展也没有重视。教师只有丰富幼儿道德教育内容,创新幼儿道德教育形式,才能提升幼儿园道德教育的整体水平。

二、幼儿园道德教育策略

(一)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道德教育

道德内容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空洞观念,而是应该落实到日常行为上的具体理念。如果不能按照正确的道德观念指导自身的行为,就很难发挥出道德教育的价值。道德内容应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而教师也可以在日常生活当中渗透道德教育。幼儿在幼儿园度过的每一天都能够接受道德教育,才能潜移默化地建立起相关理念,并通过应用得到不断强化,最终形成良好的习惯。在与幼儿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应平等地看待每一名幼儿,并使用幼儿的语言与其交流,从而为幼儿树立起良好的榜样。

(二)在教学活动中渗透道德教育

幼儿园日常的教学活动比较轻松,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吸引幼儿的参与兴趣,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渗透道德教育,可以使道德内容以更加有趣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幼儿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道德教育。教学活动占据了幼儿教育的大部分时间,教师应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渗透进道德教育内容,使幼儿能够边学习知识边培养品德。在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充分关注每个幼儿的感受和体验,让幼儿受到同等的重视,从而实现教育公平。

(三)开展多种道德教育活动

在幼儿教育中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形式,通过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兴趣,当幼儿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时,自然而然就会接受到教育。教师在幼儿园开展游戏活动时,要注重融入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并使幼儿感受到道德的价值。

幼儿正处于思想发展期,适当在幼儿教育中融入道德教育,可以切实提升幼儿教育的实效性,使幼儿教育的内容更加完善。教师要注重在日常生活、教学活动中渗透道德教育,将道德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开展多种道德教育活动,使幼儿具备基本的道德意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促进幼儿性格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道德观念道德教育品德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武文宝:品德传承三晋文化 精心酿造善美智爱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论中西方神话创作的异同性及成因
试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公民教育
对体验性德育的几点思考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
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