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为民:强化基层呼吸疾病防控能力

2021-12-03 09:24郭潇雅
中国医院院长 2021年8期
关键词:低剂量公共卫生四川省

文/本刊记者 郭潇雅

郡县治、天下安,乡村治、百姓安。 实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 振兴,才能促进乡村医疗的振兴。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全球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在健康、产业等方面给人类带来了挑战,同时也给我国医疗界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对于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来说,今年两会上最为关注的是人民生命健康和关注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让老百姓在当地就能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李为民一直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主要方向为肺癌及肺部感染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在今年两会上,李为民将着重建议加强基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控能力建设。他表示,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阻肺、支气管哮喘及肺癌等,在我国其发病率、死亡率已跃升为各类疾病第四位,是危害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然而,在我国基层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慢阻肺的防控,仍然存在个体认识不到位、基层防控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

基于此,李为民建议从四个方面加强基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控能力建设:一是建议将基层慢阻肺防治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二是建议构建预防—基层医院—大医院“三位一体”的慢阻肺协同防控体系;三是建议加强基层医院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控能力建设;四是建议加强民众健康知识普及。李为民还建议加强医防结合的人才培养,使在基层工作的医护人员既需要有临床医学的知识与技能,也必须掌握公共卫生的知识与技能,形成全科医学与公共卫生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此外,李为民将继续对前几年提出的几项议案进行呼吁,包括进一步普及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提高肺癌早期筛查率;进一步加强集防、控、治为一体的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体系;进一步推进“破五唯、变五重”,形成符合新时代我国发展需求的人才评价体系;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嵌合型医联体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等。

以“进一步普及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议案为例,李为民说道,在近几年呼吸界同道的共同努力下,不少体检中心已经将低剂量螺旋CT筛查纳入了常规体检范畴,但是缺口依然很大。肺癌号称头号杀手,肺癌晚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不到5%。很多患者一旦发现,已经进入了中晚期,而全世界对于肺癌的早期诊断率仅为16%。肺癌早期诊断之所以如此困难,是因为肺癌早期患者不会感受到身体异常,因此容易被忽视。能够筛查早期肺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进行低剂量螺旋CT,但是由于市民个人意识、检查费用等各种因素叠加,导致目前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尚未全面普及。

李为民认为,为应对未来可能再次发生的烈性呼吸道传染疾病和其他公共卫生事件,吸取教训、避免误区,真正使老百姓的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重构防、控、治一体化的高效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十分重要。

据介绍,国家及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已从体系建设、人才队伍、防控模式、联动机制等方面协同推进。在四川省卫生健康委的领导下,四川省已在加紧建设四川省公共卫生综合临床中心,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牵头管理运行,将建成疾病预防、临床治疗、应急处置、患者管理、科研培训、国际交流“六位一体”的大型医疗机构,平战结合保障健康四川建设。

同时,根据国家和四川省的相关部署,四川省正抓紧建设两个P3实验室。一个由四川省疾控中心牵头,另一个由华西医院牵头。四川省疾控中心牵头的P3实验室今年将很快启用。华西医院的P3实验室以P4实验室为标准进行设计和验收,既包括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也包括疫苗与抗体研发中心,目前正在加紧建设当中,预计将在2022年正式投入使用。

猜你喜欢
低剂量公共卫生四川省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肺部疾病应用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检查的分析
来那度胺联合环磷酰胺、低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探讨
CT低剂量扫描技术应用于新冠肺炎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中共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委名单
自适应加权全变分的低剂量CT统计迭代算法
公共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