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四五五”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关键策略

2021-12-03 16:24钱海如夏时琨
江苏教育 2021年63期
关键词:水润情境探究

钱海如 夏时琨

一、“水润四五五”教学模式的结构流程

“水润四五五”教学模式的关键词包括“四主”“五合”“五学”。“四主”是基本理念;“五合”是实施策略;“五学”则是具体的教学程序,依据学科特点各有差异。现将化学学科的“五学”程序解读如下。

1.情境导学。

这一环节重在“情境”和“善思”。“情境”要围绕学习主题,针对具体的学习内容,实现教学问题到学习问题的转换。学习情境的素材选择一般来源于生活、社会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中,教师要对这些素材进行取舍,之后用素材设计情境,情境要具有真实性,并能凸显“善思”,能够让学生产生思维碰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出需要解决的化学问题,明确学习和探究的主要目标。

2.实验探学。

这一环节重在“实验”和“创生”。化学课堂要以探究学习为中心,以实验探究为主要内容。教师应针对核心问题,设计实验内容,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能凸显“创生”。实验探究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思考,探究的重点放在方案设计、方法搜寻等方面,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基于证据推理的科学方法,从而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实现从“获取推理证据”到“基于证据推理”。

3.释疑合学。

这一环节重在“释疑”和“合作”。教师要在课堂预设和课堂生成的问题中,不断引导学生自主寻求解决方案、自主探索矛盾冲突、自主完善知识结构;及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解决学生的“疑惑点”,生成新知识;帮助学生应用新知识解释现象、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形成思维导图,发展科学思维,实现从“建立认知模型”到“基于模型认知”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安排学生进行展示、分享、争辩,并凸显“合作”,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在讨论中迸发思维火花。

4.反思悟学。

这一环节重在“反思”和“自悟”。教师要根据教学节奏,实时地设计“反思悟学”环节,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段段清”和“堂堂清”,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让学生在“反思”中成长,形成良好的化学学科思维习惯,并能凸显“自悟”,提升自我建构能力。

5.精练促学。

这一环节重在“精练”和“促进”。“精练”是指当堂训练与反馈的习题与问题要精当,习题覆盖的知识点要凸显重点。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练习,并在了解全体学生解题结果的基础上,提炼重点问题,并及时组织点评。教师要评判学生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的思维技巧,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从而达到检查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促进学生及时巩固学习效果的作用。“精练”也能帮助教师发现教学的薄弱点,便于在后续教学中进行及时的调整,或进行必要的教学补偿。

二、“水润四五五”教学模式的课堂特性

1.和合性。

整合课标、单元、课时目标,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力求明晰、具体、可测;教学内容依据课标有效重组,开发并整合教材、教师、学生资源;整体建立师生合作关系,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善的课堂互动氛围。

2.善思性。

恰用现代技术创设合主题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学习;善于从问题表层进入深层,开展深度思考,体现变换视角、突破条框、创新思维的教学特点;引导学生在学习反思中,发现问题、质疑批判、建构知识、超越自我。

3.自悟性。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根据学生的基础差异和学习需求,选择助学策略;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实践机会,学会追问、独思、操作和解决问题;关注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内心体悟,悟到源处、妙处、深处,悟出真知、真义、真情。

4.滋润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始终引导学生围绕课标做有准备、有独思、有互动的、积极的真参与;围绕核心问题,组织和善的学习共同体,融知识、能力和方法为一体,力求当堂灵动地解决疑难问题,体现真合作;遵循适度、差异、善意和及时的原则,设计和实施训练与测评,实现辨析诊断、纠正错漏、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促进发展的真练评。

5.创生性。

教学过程体现开放性与动态生成,基于预设关注生成性问题;突出学法指导,强化学科思想方法,善于在具体学习情境中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逐渐形成创新学习智慧和会学品质。

三、“水润四五五”教学模式的关键策略

在实施“水润四五五”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重点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指导和培训,组建各班级内部的学习小组以“小组争星”为抓手,建立高效的合作学习与竞争机制。

1.均衡组建学习小组。

主要有三个要求:第一,人数确当,特质相当。以班级为单位,对每一个学生的基础、能力、智力、心理、兴趣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均衡搭配,划分学习小组,每班8~9组,每组4~6人。第二,选好“领头羊”,做好传帮带。选择有一定号召力、责任心、协调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第三,明确责任,人人奋进。明确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责任,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将竞争机制引进课堂,在各班黑板右上角设置“小组争星”版块,要求教师根据学生个人及所在各小组发言或展示情况,适时、有效地确定“奖星”的颗数。

2.响亮命名学习小组。

各学习小组根据自己小组的特点,创设富有个性、积极向上的组名,如:奋斗组、胜利组、拼搏组、旋风组等,以鼓舞本组成员奋发向上、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各学习小组再根据本组组名特点,为小组设计具有特色的口号或组训。如奋斗组的口号是“有奋斗就有希望”,胜利组是“爱拼才会赢”等。各学习小组经小组成员共同协商,制定小组的组规,签字约定并严格遵守执行,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3.科学评价学习小组。

“小组争星”需要建立积极、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对评价机制我们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将集体评价与成员个人评价相结合;将实质评价与精神评价相结合;将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猜你喜欢
水润情境探究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加湿器帮你做个水润美人
涪陵:水做的城市 水润的容颜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无惧干燥危“肌”,呈现愈颜奇迹 佰草集 润·泽兰蕴美系列水润上市
冬日“水润”新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