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缓解措施

2021-12-03 17:17天津师范大学
亚太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民办幼儿教师

天津师范大学 姜 丰

一、民办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概念界定

民办幼儿园教师是指在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举办的幼儿园里从事保育和教育工作的教师,具体包括私立幼儿园教师、私企幼儿园教师、民间组织办幼儿园教师及改制幼儿园教师。其共同特点是无国家正式编制,实行全员聘用制。民办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往往是在教师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一段时间后,工作压力或来自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压力,导致其身心健康、情绪态度、工作表现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消极情况。

二、民办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一)工作中的表现

第一,教师在产生职业倦怠感后对幼儿的态度不同,其中主要包括忽视型、偏爱型、专制型。所谓忽视型,是指幼儿教师对班级里幼儿持冷漠、不关心的态度,不能做到敏锐观察幼儿在园的动向,下班后不愿提及工作相关事宜。所谓偏爱型,是指幼儿教师由于精力不足或个人偏好而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幼儿给予较多关注,对其余大多数幼儿持冷漠忽视的态度。所谓专制型,是指教师限制幼儿在园活动区域、言语自由等,以减少教师的看管压力。

第二,幼儿教师出现职业倦怠感后,对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会出现消极应付的情况。多数民办幼儿园为了吸引家长和孩子,常在园内园外组织多种特色活动,活动的筹备与开展常常会占用工作日的下班时间或周末时间,久而久之教师会产生抵触心理,出现组织工作不到位、迟到早退、缺席等情况。

第三,职业倦怠影响幼儿教师与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对领导的指示和任务产生抱怨,对各种工作安排产生不满情绪,不虚心听取领导的建议并且无法有效沟通等。在工作中与同事之间的交流配合越来越少,不能够合作解决问题,出现问题相互推诿等。

(二)生活中的表现

出现职业倦怠的教师往往不能很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下班后不愿与幼儿家长沟通,认为工作占据自己私人时间,对家长在工作时间外的问题回答不认真或拒绝回答。在生活中对待亲友逐渐失去耐心,不能及时通过正确合理的途径宣泄负面情绪,不能与家人、朋友进行良好的沟通。长此以往,教师与亲友的关系逐渐产生裂痕,影响情绪,而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又会带入工作中,形成恶性循环。

三、民办幼儿园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1.民办幼儿园教师社会地位较低且待遇较差

民办幼儿园教师大多由幼儿园管理层面向社会招聘而来,此类招聘主观性强且各园间没有统一标准,因此吸引了许多高中、大中专毕业生等低学历或非师范专业毕业人员应聘,此类人员大多不具备幼儿教师的专业性。社会地位较低的另外一个表现形式即民办幼儿教师的薪资待遇较差。在薪资待遇不能满足或勉强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情况下,民办幼儿园教师极易对这个职业产生不满情绪。

2.民办幼儿园教师与幼儿家长的关系

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缺乏学科知识背景的教师无法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幼儿,使家长对幼儿教师产生专业方面的不信任感,导致沟通不畅。家园合作出现分歧,会导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出现问题,如“5+2=0”(指幼儿在幼儿园上学的五天培养的习惯在周末的两天恢复原样)。家园合作不顺利会使教师产生既担忧幼儿的发展却又无法改变的无力感,出现焦虑情绪,进而产生职业倦怠感。

3.民办幼儿园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一,民办幼儿园缺乏对新入职教师的职前培训与在职培训。表现为给新入职教师提供的职前培训人员专业水平不强或培训时间较短、在职学习机会较少、培训地点仅限本园以及学习资源匮乏等。

第二,民办幼儿园为教师提供的参与决策权和晋升的机会比较少。民办幼儿园各项决策多由园长及其他管理层人员商议过后通知教师,教师只有知情权,很少参与讨论或提出的建议常被否定。园内晋升岗位上限多停留在主班老师一职,进入管理层的机会少之又少。

(二)情感支持原因

和其他外行人员一样,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家人朋友未真正涉足幼儿教育领域,凭主观感觉认为幼儿教师是压力较小的工作。殊不知民办幼儿园教师工作时间长、工作内容烦琐、承担的责任和心理压力巨大。幼儿教师的亲友若不能理解这一职业的性质,就无法体会到其艰难处境。教师缺少亲友的支持,会加剧职业倦怠的产生。

(三)个人原因

1.相关专业知识储量不足

入职民办幼儿园的新教师缺乏工作经验,实际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对象等与想象中相差甚远。理想与现实的差异本就导致这些新教师出现情绪上的低落和失望,外加专业知识的欠缺,在工作中遇到各种问题无法从专业角度思考和分析,不知采取何种有效措施解决,双重打击使教师很快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

2.自我发展意识不强

教师的专业自我发展是保障其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目前,我国多数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较弱,缺乏专业自我发展的意识,只重视积攒实践经验而忽视理论学习。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教师缺乏理论知识,不能紧跟专业发展而发展,就会被时代淘汰。

四、民办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措施

(一)社会的做法

1.民办幼儿园应加强与当地政府和教育局的沟通协作,为民办幼儿园教师争取更多的利益,时刻关注国家出台的政策法规。物质条件是教师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基础,民办幼儿园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相应提高和改善教师的薪资待遇、工作环境以及其他的工作条件等,加固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稳定性,使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得到缓解。

2.教师要做到与家长进行密切、高效的沟通。在沟通之初要端正态度、明确目的,向家长普及相关的幼儿教育知识,明确家园共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幼儿家长感受到民办幼儿教师同样具有专业素养,尽可能消除偏见和歧视,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3.首先,民办幼儿园管理层要创建民主决策、公平竞争的环境。坚持幼儿园管理以教师为本,激励幼儿教师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征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共同解决。其次,民办幼儿园要对新入职的教师特别是非幼儿教育专业和缺乏教育工作经验的新手教师提供充分的职前培训,既让其在上岗前基本具备专业素养,也让新手教师有入职的“过渡期”,使之能从容地面对日后工作。同时要加强对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在职培训。最后,民办幼儿园应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及时发现压力过大或精神焦虑的教师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二)个人的做法

第一,建议教师在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前先做初步了解,浏览相关专业书籍,向有幼儿教育经验和阅历的老教师请教。正式入职前去目标幼儿园实习一段时间,了解幼儿园具体工作流程和内容,体验幼儿教师真实工作环境,并进一步分析自身情况是否适合从事幼儿教育工作。

第二,教师应当在日常保教活动中多留心观察幼儿的动向,发现和记录感兴趣或疑惑的幼儿言行等。兴趣是发展的巨大动力,也是对抗压力和焦虑的有效因素之一,要常怀有对幼儿的热爱与对幼儿教育工作的热情,努力完善专业自我发展,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民办幼儿教师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