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结合案例教学法在医学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12-03 17:17温州医科大学寄生虫教研室黄慧聪诸葛青云梁韶晖
亚太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寄生虫学时医学

温州医科大学寄生虫教研室 赵 威 黄慧聪 谭 峰 诸葛青云 梁韶晖*

医学寄生虫学是医学相关专业尤其是临床医学普遍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掌握常见人体寄生虫病原的形态特征、生长发育繁殖规律以及寄生虫与人体及外界环境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便控制或消灭病原寄生虫所致人体寄生虫病,进而保障人类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寄生虫病防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目前仍面临许多食源性以及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挑战。多年来,医学寄生虫学教学一直采用侧重于教师讲授的“填鸭式”或“灌输式”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人体寄生虫学课程知识点多,教学任务重,加上全国各医学院校开设的医学寄生虫学的教学课时正在被不断压缩,课堂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已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突显。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无法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因此,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以及教学理念进行改革。为适应当前教育教学发展,温州医科大学医学寄生虫学目前主要采用“以学为中心”的线上线下相结合混合式教学。线上课程依托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上开设的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医学寄生虫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线下课堂主要采取小班授课,通过归纳总结加导入式结合翻转课堂的案例教学法的形式进行。这种采用翻转课堂结合案例教学法在医学寄生虫学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应用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一、自主学习的线上课程

目前我们主要依托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上开设的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医学寄生虫学进行线上课程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线上课程内容共分为六个模块:第一模块内容为医学寄生虫学总论;第二模块内容为医学原生动物;第三模块内容为医学蠕形动物——吸虫;第四模块内容为医学蠕形动物——绦虫;第五模块内容为医学蠕形动物——线虫;第六模块内容为医学节肢动物。每个模块2 学时,共12 学时。各模块的核心理论知识的学习全部在线上完成,学生可通过随时随地线上学习微课视频、课件等资料,达到掌握医学寄生虫学核心知识的学习目标。同时,在线上教学平台中设有线上测验、线上作业、线上讨论和线上拓展资料阅读等多个板块,学生在学习在线课程中随时随地就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发帖进行线上师生、生生讨论,最大限度地实现学习的个性化。

二、线下课堂教学案例库的建设

我们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针对不同模块对讲授的寄生虫虫种选择编写教学案例,除总论外的其余5 个模块,每个模块编写了覆盖教学大纲需要掌握的全部虫种的教学案例5—8 个。针对不同专业从案例库中选择5 个紧扣教学大纲要求的重点内容,同时对每个案例设置难易适中的相关问题,课前通过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公布给学生。同时,所有参与线下课堂案例教学的教师参加集体备课培训,熟悉案例并保证可胜任案例教学工作。

三、小班案例讨论形式的线下课堂

线下课堂共8 学时,包括2 学时“师生见面课”以及6学时小班讨论课。“师生见面课”采用大班授课模式,设置内容为:讲解寄生虫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我国寄生虫病防控成就以及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和面临的挑战。此外,我们通过第一次“师生见面课”建立“寄生虫学学习群”微信群。构建“线上教学平台+微信群”交互式的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保证师生及时通信。在小班案例讨论课前,学生已经自主学习完成相应部分的线上视频教学。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来讲授知识。线下课堂主要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整理相应内容名词解释,让同学们掌握医学寄生虫学中该部分的相关概念。(2)设置8 道涵盖该部分重、难知识点的问答讨论题,让同学们一起讨论。(3)筛选发布涉及该部分内容的临床病例3—4 个以及紧密联系时事的探索性案例1—2 个,让学生课前进行资料检索、整理,课中进行阐述、汇报以及互动交流,课后总结反思、提交学习心得。这种小班讨论课分两次进行,第一次为:医学原生动物+医学寄生虫学总论+医学蠕形动物——吸虫共3 学时。第二次为:医学蠕形动物——绦虫+医学蠕形动物——线虫+医学节肢动物共3 学时。其中案例教学部分,通过课前线上发布案例,课堂引导案例讨论、小组汇报、辩论,发挥师生、生生互动和交流的优势,引导学生进行核心知识的内化、知识的应用和深度学习,同时进行师生、生生形成性评价。具体实施流程如下:(1)课前提出案例,案例设问。教师借助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提前7 天左右为学生上传与案例分析相关资料,供学生提前下载查阅,并且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来搜集有关资料信息。同时将学生每3 人分为一组,分成5 组(1—5 组),每组学生承担一个案例。各组选出一名小组长来负责组织小组内成员进行案例的讨论、分工及案例分析汇报答辩。做好知识点了解与预习,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课堂问题讨论的顺利开展。(2)课堂案例讨论,讲授点拨。上课时教师先对案例进行回顾,再选取学习小组,由组长代表通过PPT 展示讲解,阐述问题答案,组内成员可以配合并补充组长。其后收取各组案例分析报告和汇报幻灯文件进行评分,计入平时成绩。教师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案例讨论,可借助不同方式来增加学生讨论热情,确保每一位学生均能够积极主动参与期中,同时在课堂讨论期间,教师还应该了解讨论进程,对学生讨论情况加以科学引导,让学生能够系统全面介绍案例中涉及知识点。如果讨论期间,学生对有关问题存在争执时,教师需进行耐心指导。(3)案例评价总结。不同小组完成案例分析PPT 汇报后,教师对各组课前准备的充分程度、案例分析是否全面准确、讨论的过程及结果等方面进行点评,对课前充分准备、回答系统全面的予以表扬,同时指出各组中有待优化的地方。点评过后将本次课的案例汇总,为学生讲解教师的分析思路,并为学生提供参考答案。最后总结强调本节课的案例中涉及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课程学习中应该重点掌握的知识,必要时可对部分知识点进行弥补性、提高性讲解,同时引导学生增加对知识的掌握。

综上所述,为适应当前教育教学发展,全面推进高水平教育教学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温州医科大学医学寄生虫学课程融合“以学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和信息技术手段,综合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来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线上课程已全面建成国家级线上精品课程。在线下课堂中我们应用翻转课堂结合案例教学法,综合采用理论阐述、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提问答疑等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提供了保障。

猜你喜欢
寄生虫学时医学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诗词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节选)
学时压缩下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讨
白话寄生虫
教学大纲国画(工笔花鸟)
医学的进步
探索学时积分制 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