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形髂骨植入联合板状髂骨覆盖治疗胫骨骨不连

2021-12-03 18:09刘永刚王兆强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断端修整楔形

刘永刚,王兆强

2016年6月~2019年6月,我科采用楔形髂骨植入联合板状髂骨覆盖治疗8例胫骨骨不连患者,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本组8例,男5例,女3例,年龄35~45岁。左侧4例,右侧4例。8例患者均曾于外院行胫骨骨折切开复位钛板内固定术,术后6~12个月发现骨不连,但均未发生骨髓炎以及感染性骨不连,患肢均无窦道形成。入院后5 d内行骨不连钛板内固定手术。

1.2 治疗方法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患者仰卧位。标记患肢力线及下肢长度,在胫骨前侧原手术处做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向外侧牵拉胫前肌,显露并取出原有内固定物。清除断端周围骨痂,充分暴露断端,使用骨刀及咬骨钳剔除断端硬化骨直至断面有肉眼可见的血液渗出,打通断端近端及远端的骨髓腔,将断端修整为斜面以方便楔形髂骨加压。根据缺损情况取1块合适髂骨,从髂棘和髂骨骨板连接处分为2块,将较厚的髂棘修整为楔形骨块,较薄的髂骨修整为板状条形骨块。根据下肢力线及长度采用钛板固定骨折断端牢靠后并预留楔形骨块空间,将楔形骨块加压打入缺损处,将板状条形骨块置于断端周围并小心包裹,用钢丝或拉力线固定。再用髂骨颗粒或人工骨对缝隙进行充分加压填充。术后患肢石膏功能位固定1个月,预防性给予抗感染、消肿等药物。术后摄X线片复查,待骨折线模糊后患者可拄双拐下床活动。

2 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下床活动时间:5例为术后45 d,1例为术后2个月,2例为术后75 d。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均未见骨不连再发生。末次随访时,患者膝关节屈曲达135°~140°,踝关节跖屈、背伸均在30°以上,患者对功能恢复效果满意。

3 体会

胫骨骨折术后发生骨不连可采用植骨的治疗方法,应尽量减少楔形骨块与断端的空隙,如果能做到加压植骨,将更利于骨不连的愈合。与传统的内固定植骨相比,楔形髂骨植入联合板状髂骨覆盖治疗胫骨骨不连具有如下优势:① 清除硬化骨及死骨并打通髓腔后先行钛板固定,再做楔形植骨,根据断端预留空间修整骨块大小,可更好地保证原有的下肢力线和下肢长度,避免了断端旋转、短缩等并发症的发生。② 内固定之后采用修整为楔形的髂骨块打压植骨,利于断端加压,配合碎小骨块的填塞,在加压的同时做到了不留缝隙。③ 板状髂骨覆盖断端对骨不连的愈合起到了双保险作用。④ 对于断端形状不同、缺损范围各异的骨不连断端,均将断端修整为斜面并用楔形骨块植骨,手术思路明确,根据硬化骨清除后的断端形状差异可选择内侧或外侧胫骨钛板进行手术,保证钛板放置于缺损小的一侧,以便楔形骨块的加压植入。

猜你喜欢
断端修整楔形
鼻泪管填塞联合黏弹剂注入在复杂泪小管断端定位中的应用
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后再骨折1例
楔形接头在HS875HD钢丝绳抓斗上的应用
底妆无痕
医用直线加速器外挂物理楔形板的楔形角测量
超硬材料砂轮修整技术专利分析
History of the Alphabet
Eight Surprising Foods You’er Never Tried to Grill Before
不同骨折端加压技术的加压行为和效果
薄壁圆筒初步圆整工艺及其专用技术装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