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塑造方法在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1-12-04 23:04潘国民
教师博览 2021年2期
关键词:年段连锁张老师

潘国民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春江分校,江苏南京 210012)

根据皮亚杰道德发展理论,6~8岁的儿童,即小学低年段的学生对行为习惯的规则表现出绝对的顺从,但在顺从的过程中又表现出意志力薄弱、注意力易分散的特征。连锁塑造方法将行为习惯目标或能力培养目标划分成阶段性的小目标,对培养过程中出现的消退现象进行补偿和强化,通过实现小目标来达成最终目标。因此,连锁塑造方法能够帮助教师培养小学低年段学生的行为习惯及学习能力。

一、连锁塑造方法在生活中的实践运用

连锁塑造方法最初运用于动物训练。著名的心理学家斯金纳发明了“斯金纳箱”,用于训练鸽子啄圆盘。只要鸽子啄圆盘,斯金纳就奖励它粮食。经过多次训练,鸽子成功学会啄圆盘。而这个训练鸽子的具体过程就是连锁塑造方法运用的全过程。连锁塑造方法同样适用于人的行为改变及习惯的养成:通过强化激励和跟踪评价,促进人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连锁塑造方法在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习惯是一种自动化行为,是一种持久、自然的心理行为趋向。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连锁塑造方法将学生的行为习惯目标或能力培养目标进行阶段性划分,通过阶段性目标的实现促进最终目标的达成,从而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最终形成。

(一)连锁塑造方法在行为习惯培养中的应用

小学低年段“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中提出:“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书写习惯包括:坐姿习惯和执笔习惯。一年级的张老师运用连锁塑造的方法,将坐姿习惯和执笔习惯的要求分解成若干个小要求。其中,执笔习惯的小要求是:一尺、一寸、一拳。

在教学时,张老师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握笔吗”,然后学生拿出铅笔尝试执笔行为。在观察学生执笔行为的过程中,张老师发现不少问题:包指,手指离笔尖太近,执笔手腕方向不对等。很少有学生能达到执笔习惯的基本要求。于是,张老师用图片形式向学生展示正确的执笔行为,再问:“同学们,你们看一看这位小朋友的执笔姿势,你有什么发现?”针对张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开始讨论并回答。

学生A:她坐得很端正。

学生B:她的眼睛离桌子很远。

学生C:她的大拇指和食指没有重叠在一起。

在学生能说出执笔要求的关键后,张老师出示第二张执笔图,加入重点要求:眼睛离桌面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身体离书桌一拳。公布执笔要求后,张老师再指导学生逐项实践。因学生身高不一,这里的“一尺、一寸、一拳”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整。在课堂上,张老师对每个学生的执笔行为都进行指导,只要学生达到一个要求,就及时地进行鼓励性评价;发现学生姿势不对,便对其进行指正并做示范,直到学生学会正确的执笔姿势。

(二)连锁塑造方法在学习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小学低年段语文“写话”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一年级的徐老师用连锁塑造的方法制定写话培养目标的四个阶段性目标:①能用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心情;②能够用自己喜欢的字词描写自己看到的事物;③能够把事情写具体、写完整;④会写、乐写想象中的事情,鼓励学生的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

在第一个阶段目标的教学中,徐老师用写日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

学生A 写道:今天天气很好,我认识了一个新朋友,感觉很高兴。

学生B写道:今天一放学,妈妈就带我去买了我喜欢的玩具,我感到很满足。

学生基本上都能达到第一阶段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徐老师对学生提出了第二阶段的目标,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C 写道:今天下雨了,我哪儿都没去,在家里陪弟弟玩游戏,他玩得很开心,我也很开心。

学生D写道:今天阳光明媚,爸爸带我去隔壁大学的操场踢球了,踢球的人非常多,大家都非常厉害,我以后也要好好学习踢足球。

在进行第二阶段目标效果检测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在原阶段目标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徐老师再根据学生第二阶段目标的达成情况,决定是否提出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的要求。在写话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目标的达成情况及能力要求的难易程度来对阶段性目标进行调整,可以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培养学生对写话的兴趣和信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关于连锁塑造方法在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连锁塑造方法的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目标内容和阶段要求。但在具体运用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巧用奖励艺术,运用扇贝效应

“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因此,在实施阶段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格外重视对学生的奖励强化。教师奖励学生的强化物,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在教师通过强化物强化学生行为或能力的过程中,间隔时间和行为反应率的增长会形成扇贝型线,心理学称之为“扇贝效应”。为使奖励强化能够发挥其有效性,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关注强化时间的变化,注意强化物的多样性,避免因长时间使用同一种强化物而导致学生失去新鲜感,达不到奖励强化的作用。

(二)及时温故知新,掌握遗忘规律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在记忆的最初遗忘很快,以后逐渐缓慢,到了一定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因此,在阶段目标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不久之后进行复习,巩固其对知识的记忆,并增加复习频率。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新培养的行为习惯及学习能力及时进行巩固,减缓学生遗忘的速度。

(三)关注评价过程,发挥期待效应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改善教师的教学。要使连锁塑造方法有效,教师要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及时的评价。教师可以巧用罗森塔尔效应,通过情感、语言和行为将阶段性目标作为期待内容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感受这种期待,提高学生达成目标的信心,使学生最终成为达成目标的优秀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行为习惯或学习能力形成较慢的学生,采用多角度的评价,如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亲子评价等,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及学习能力的形成。

在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连锁塑造方法把握学生行为习惯及学习能力培养目标的设定,关注实施过程中的奖励、评价,引导学生温故知新,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猜你喜欢
年段连锁张老师
读后环节在小学英语高年段故事版块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低年段口语交际训练之我见
专注零售连锁空间打造
大班幼儿阅读兴趣调查与培养——以福建幼高专附属第二幼儿园大班年段为例
张老师喝茶
汽车快修连锁满意度高于4S店
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小算盘”
库里受伤的连锁效应
年段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