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21-12-04 07:23郭成武
考试周刊 2021年86期
关键词:重要性小学现状

摘要:语文学科是基础类的学科,打好基础,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十分有益。而语文学科中阅读是其重点的模块,可以说阅读是构成语文教学的重要元素,语文学科的学习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小学生了解世界的窗口,通过阅读不同题材、不同类型的文章,能够开拓小学生的眼界,打开小学生的心胸,让小学生能够了解到大千世界的千奇百怪和美好,增长小学生的见识,让其明白语文阅读的意义。文章将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以及阅读教学的策略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重要性;策略与建议

一、 引言

阅读教学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然而,关于阅读,实则更为注重小学生的自主性。小学生比较贪玩,玩是小学生乐此不疲的事情,在课下小学生只要有时间,通常都会与其他小学生一起玩耍和游戏,极少主动进行阅读,缺乏自主阅读的能力。因此,在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阶段特征以及年龄特征,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教师也应注重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以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让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其终身受益的基础。

二、 简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

理念与思想影响着行为,作为教师,其教学理念与思想关系着自身的教学行为,也关系着教学效果。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倡议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上进行创新。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未能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而进步,依然停留在落后的教学理念之中。因此,在其教学之中,很多教师在落后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也较为单一。关于阅读教学部分,教师通常会给小学生泛读一遍课文,而后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小学生在阅读课堂上通常是被动地倾听。这样的方式下,小学生感受不到阅读学习的兴趣,对阅读学习会渐渐失去耐心。

(二)小学生自身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统计发现,大部分的小学生都不喜欢阅读书籍,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课外书更是极少涉及。小学生在课余时间多是用于完成作业或者是玩。只有极少部分的小学生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却并未注重阅读中的知识积累,阅读过于表面化,导致小学生的知识积累不足。同时,教师固化的教学方式,会给小学生带来疲劳的感受,影响到其阅读的兴趣,小学生会因为排斥教学方式而排斥学科的学习。大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之中,都忽视了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小学生会将阅读的中心放在文字上,而不是文字背后的内涵上,导致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足。

三、 简述小学阅读的重要性

(一)阅读是小学生认识世界的途径

阅读文章,了解文章中的文字信息和内容,是小学生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的途径。因为,文章中的内容多是作者对于生活中的景物、人物以及具体事件的描写,小学生阅读的过程也是认识世界的过程。虽然,在小学阶段的教材中文章的类型与题材存在着差异,但是从不同类型以及不同题材的文章中,小学生会对世界有不一样的认知,也会逐渐从文章阅读中形成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二)阅读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道德素养与阅读密不可分。通过阅读优秀的文章,小学生能够从中汲取优秀的营养,能够将其文章中的思想转化为自身的品德。小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之中能够逐渐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以及道德素养。同时,优秀的文章能够给小学生带来新的启发,让小学生在学习到优秀文化以及优秀思想的同时,也能丰富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小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充盈。同时,阅读是小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的前提,没有积累,怎能写出优秀的文章呢?通过阅读,小学生的视野会逐渐开拓,也会在各色各类的文章之中积累到精彩的语句和段落,学习到相关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灵活地将其阅读中的积累运用到写作之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探讨

(一)注重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小学生阅读的动力来源,是小学生主动阅读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之中,教师需以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为侧重点,注重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小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阅读,主动积累阅读中的内容。而阅读兴趣的激发,首先要将小学生置于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得以发挥。

例如:在《曹冲称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小学生更多的时间和自由,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小学生以自学的方式解决文章中生字、生词,能够流利地阅读文章,能够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中心思想。而文章中关于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小学生在文章阅读的过程中,可能并不能理解此方法。因此,在小学生正式阅读之前,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将曹冲称象的方法以视频的形式展现在小学生的眼前。小学生通过视频中直观的内容,便能了解曹沖称象的方法。同时,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会得到激发,小学生主动阅读文章,学习文章中的内容,其阅读课堂的效率将会有所提升。

(二)注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将重心都放在了知识的讲授上,忽视了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培养,阅读课堂的效率自然难以提升。因此,教师需变革其教学重心,将阅读课堂教学的重心变成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并变革其教学方式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其中既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也突出了其合作性。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法应用于阅读教学之中,以培养小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阅读能力,让小学生在合作学习之中,有更多的收获。

例如:在《守株待兔》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按照学习小组合作翻译文章内容,并合作探讨文章中的故事主要教会了我们怎样的道理?教师应首先根据班级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认知能力以及个性特征等对小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保证每个小组之中都有不同层次的小学生,使小组中的成员能够互相帮扶,互相进步。同时,教师也应控制小组成员的数量在4~6人左右,人数过多会让小组学习时过于混乱,很多小学生参与不进来;人数过少的话则会影响其合作效果,导致人手不足,不能合理分工。因此,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合理安排组内的学习人数,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重点。小学生通过合作对文章内容进行翻译、分析以及总结,能够从中锻炼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合作能力,也能提升其阅读教学效率。

(三)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互结合

阅读与写作是构成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的元素。阅读与写作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可以说,阅读不能没有写作,而写作也更加不能没有阅读。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通常都会将阅读与写作作为两个独立的模块,分开教学,两者互不影响。教师将两者分离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因此,教师应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当作一个整体,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

例如:在《陶罐和铁罐》的阅读教学中,通过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思考此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并组织小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感,并谈谈文章给自己的启示。小学生书写读后感的过程,是对文章深入了解的过程,也是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和深思的过程。同时,读后感的书写也是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锻炼,小学生在书写过程中,需要结合文章内容以及所思所感,组织语言。因此,在阅读教学之中,融入写作教学,将两者进行深度的融合,能够从整体上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四)组织和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丰富和补充,课外阅读的类型多样,种类丰富,能够让小学生认识和了解到更加绚烂的世界,更加神奇的宇宙。但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课外阅读存有偏见,认为课外阅读会浪费小学生的时间,对小学语文教学并无帮助,忽视了课外阅读的重要作用。实则进行课外阅读,不仅能够丰富小学生的阅读类型,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其爱上阅读,从文字之中感知世界。因此,教师还需在课外阅读上,多花时间与精力。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年纪、小学生的喜好以及小学生的需求,为小学生推荐适合其阅读的课外书籍。教师也可以在班级之中搭建课外阅读读书角,将类型丰富的课外书籍放置于读书角之中,小学生可以利用课下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进行阅读,在阅读完成之后,则需及时将图书归还。此外,为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定期举办一些类型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鼓励小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并谈谈其喜欢的原因,说说在此本课外书籍中有哪些内容是格外吸引自己的以及自己从课外书籍中学习到了什么,收获到了什么。通过组织相应的活动,小学生的热情高涨,也会更加喜欢课外阅读,帮助小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

(五)组织开展阅读实践活动,创新阅读教学形式

阅读教学的方式与方法多种多样,每一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小学生喜欢新颖,对于新鲜的事物完全没有抵抗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之中,教师不应拘泥于单一的教学方法,应对其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开展阅读教学。而活动则是小学生较为喜欢的一种方式,小学生喜欢参与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之中。对于小学生来说,活动就好像游戏一般。因此,教师可以在阅读之中開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例如:在《开满鲜花的小路》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文章中有一些重要的角色像鼹鼠先生、松鼠太太、刺猬太太、狐狸太太以及邮递员黄狗。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自由结组,自由分配角色,并选出一人担任旁白,合作将文章中的内容排练成小的情景剧,分角色演绎文章中的故事。小学生们需根据各自扮演的人物,钻研人物的特点,也需熟记人物的台词。将文章中的故事以情景演绎的方式呈现,小学生们能够对阅读课堂有新的认知,喜欢阅读课堂。同时,组织小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对文章内容进行情景演绎,小学生能够在表演以及观看表演的过程中,对文章的内容有更深的认知,有更独到的见解。再如,教师可以开展相关的朗诵活动、征文活动等,通过举办类型丰富的实践活动,从多个方面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在各类实践活动之中,小学生也能从中汲取养分,形成优秀的品格。

五、 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所谓部分影响整体,作为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注重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让小学生能够喜欢阅读,热爱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高姗姗,李晓丽.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以及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2):156-159.

[2]邓景国.简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与建议[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10):95.

[3]王万菊,纪晶翠.浅析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1):163-169.

作者简介:郭成武,甘肃省金昌市,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重要性小学现状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