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区城镇绿化地被植物的应用

2021-12-05 07:26孙小燕姚彦林
广东蚕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城镇绿化景观

孙小燕 姚彦林

浅谈山区城镇绿化地被植物的应用

孙小燕姚彦林

(舟曲县大川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甘肃甘南746300)

地被植物具有耐阴、耐旱等特征,在山区城镇的绿化过程中,对其进行合理使用,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也能带来经济收益。文章以舟曲县的绿化项目为例,从地被植物的生长特点与绿化价值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地被植物在山区城镇绿化中的具体应用模式与应用方法。

山区城镇;绿化;地被植物;应用模式

地被植物也称表面植物,属被子植物门。地被植物通常位于潮湿森林下裸露的平坦或倾斜的地面,多年草本植物和灌木在地被植物中占主导地位。近年来,地被植物由于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山区城镇的绿化。

1 地被植物的特征

1.1 耐阴性强

地被植物一般具有耐阴性或者喜阴性,可以在阴凉处生存并生长,因此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在园林绿化的过程中,由于高大植物的遮挡常导致一些低矮植物不能正常生长,而地被植物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例如,常见的地被植物麦冬、常春藤和肾蕨等,均适合在阴暗的树冠下种植[1]。

1.2 耐旱性强

除耐阴外,耐旱也是地被植物的主要特征。经过长期的选择和进化,地被植物具有良好的根系,可以在干旱条件下从地下土壤中吸收水分来生存,同时,地被植物的水分损失极小,耐受力强。例如,番红花浆草、金黄花等地被植物非常抗旱,适合在干旱地区生长。

1.3 寿命长

在土壤、水分和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地被植物的叶面积广、叶绿素含量高、叶色浓绿、生命力强、生长旺盛,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价值。此外,地被植物的寿命很长,而且其在生长过程中无须费力打理,不需要修剪。因此,将地被植物合理地应用于城镇绿化中不仅会产生很好的生态效益,还会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2 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价值

2.1 防止水土流失

地被植物蓄水能力很强,覆盖率也容易在短期内快速增长。在地面上覆盖的地被植物可以防止因短期内大量雨水的冲刷而带走地表的泥土,减少坡地、水库等地方的水土流失,同时可以避免大雨将泥土带到道路上,保持城镇绿地附近道路的干净整洁,减小环卫人员在雨后的工作强度,减少人们出行的烦恼。

2.2 净化城市空气

由于城镇中生活和生产废气的排放,空气质量低,对人们呼吸系统的损害很大,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但根据有关数据可以得出,地被植物具备很强的净化空气的能力,其吸收二氧化碳与释放氧气的能力不容小觑。

2.3 减小城市噪声

噪声污染是城镇环境问题中较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它不仅影响严重人们的休息与睡眠,对人们听力系统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大部分地被植物对于减缓噪声的传播具有一定的作用,其茎叶可以吸收一部分的声波,并且还可以将部分声波反射出去。

2.4 降低绿化成本

地被植物易于种植和存活,繁殖也相对比较容易,相较于其他绿化植物,可以有效节省人力与财力的支出,降低绿化成本。

3 山区城镇绿化地被植物的应用实例

3.1 项目概述

以舟曲县的绿化项目为例,其主要是针对旧市政厅、烈士陵园和舟曲县18 个美丽村庄等主要绿化区域的绿化建设。绿化工程的结果是,绿化面积为95.73 km2,绿化长度为215 689 m,其中道路为204 561 m,水库的长度为10 256 m,并种植了484 771 棵树苗,包括80 821 棵大树苗、403 950 棵小树苗[2]。下面我们根据该绿化项目的实际情况分析地被植物的应用。

3.2 具体情况

舟曲县绿化项目中使用了很多地被植物,以岭草湿地公园的绿化为例,被选为景区绿化的地被植物主要是杜鹃花和迎春花。森林公园完成绿化面积161 568.6 m2,共栽植157 165.2 m2,苗木12 563 棵。山地绿化竹荫种植工程,总计2 546 棵竹子;山地绿化杜鹃珠灌溉种植项目,种植杜鹃花6 351 棵;山地绿化灌木、绿化和雕塑苗木种植项目,联合种植单轴桂花等特殊树种2 865 棵。其中还包括种植较大的树苗种了110 棵。

在公园内,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和特点选择种植各种地被植物,创造观赏性景观,合理进行绿化。例如,在树下种植地被植物可以增加植物的层次感,增强装饰性;在公园内种植地被植物并选择具有药用或食用价值的植物可以增加公园的收入;在园林绿化中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绿化,尤其在老城区,大部分土地难以进行植树造林和绿化,地下管网复杂,森林条件非常恶劣,根本无法种大树,只有全面整修后才能种植小灌木丛以及一些地被植物,如草坪等。种植地被植物不仅可以确保植物本身生存,还可以绿化环境,增加人均绿地面积,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3]。

4 地被植物的选择

在山区城镇绿化的过程中,地被植物的选择应根据花园绿地的类型、特征和功能而有所不同。另外,地被植物不是单一的物种,其种类丰富,并且各种类型的地被植物具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各自塑造的景观效果都不相同。在选择和应用地被植物时,建议根据当地情况,因地制宜,结合山区城镇的具体位置和功能特点,选择与之匹配的地被植物类型,以确保绿化效果。同时,除了考虑山区城镇的地理因素外,还应从植物本身考虑,根据地被植物的生长习性、形状和颜色选择适合植物生存和生长的地理位置,以确保植物能够生存。

4.1 广场地被植物的选择

城市广场通常位于市中心,是交通繁忙的区域,也是给人们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代表了城市的外部形象,绿化和美化广场环境能够创造一种简单、大方、充满活力和温暖的氛围。因此,在选择地被植物时,宜选择黄杨木、橘树等绿化灌木,这些植物色彩丰富、外形美观,具有良好的造景效果。这些植物的科学搭配形成漂亮的图案,可以产生非常丰富和灵活的颜色变化。除了上述地被植物外,还适合在方形区域使用球茎花或1年~2年的草花来增加颜色变化和季节变化,以确保景观效果。

4.2 森林地被植物的选择

森林下方和森林边缘区域需要合理选择植物,形成多层植物群,将亭台、灌木和草坪结合在一起,确保花园景观和道路绿化实现错落有致的组合,确保花园中的植物密密麻麻且颜色匹配,提升造景的效果。有关人员应根据道路的总体形状和森林边缘的空间,科学选择地被植物,并合理地匹配地被植物,使绿色植物与花园的整体景观协调一致,相互映衬以确保整体城市景观效果。总结过去的经验可以发现,在林下和森林边缘,常春藤、柏树、黄杨木、杜鹃花等地被植物是相对不错的选择[4]。

4.3 岩石地被植物的选择

使用地面覆盖植物来装饰一块岩石时,需要充分考虑植物与岩石之间的对比度以及纹理和颜色的统一性。在建造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所在地区的绿化重点选择相应的覆盖植物。如果绿化的重点是要表达和突出岩石的美丽形状,则在选择地被植物时可以选择常春藤和南川州等,这类植物的树枝和叶子很小,应用在此类绿化区域不会让人有压迫感;如果绿化的重点是显示岩石植物的茂盛状态,则可以选择叶子茂密的植物,如紫藤和凌霄。

5 地被植物的组合

5.1 根据当地条件组成地被植物

近年来,在城市绿化和花园中,通常很难见到诸如玉兰和桂花等常绿地被植物。这主要是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如城市绿地、花园和其他地方的高顶棚封闭、照明和土壤条件不足,植物生长条件相对不足,最终导致植物生长无法令人满意。一些绿色区域过于空旷单一而使得土地仿佛“秃顶”一般。针对这种现象,可以通过改变植物种类,并用满天星、日本麦冬、圆筒形花和其他具有极强耐受性的地被植物替代难以生存的植物,来有效改善当前的城市绿化状况。

在进行景观美化时,需要根据现场条件,结合植物的特性,合理组合各植物。必须仔细研究土壤的pH和湿度,然后再根据土壤的特性和功能进行选择地被植物。在特定的应用过程中,选择发芽和分枝能力强的品种,使根可以快速覆盖地面,合理匹配高度,为了确保绿色景观的装饰质量,高度必须合理匹配并且严格管理。地被植物在绿色景观中的作用主要是强调整体并增强层次感,因此可以通过选择开花期长、颜色鲜艳的品种来丰富景观[5]。

5.2 混合法和色块法

在选择和匹配地被植物以增强城市绿化效果时,可以采用绿色植物匹配方法,如混合法和色块法。混合法具体是指通过在山区村庄和绿地中选择两种或更多种具有不同阴影和变色期的植物来实现景观艺术效果,并增强景观的装饰美化效果。在城市绿化中使用这种植物组合方法,可以确保绿色区域中植物形状和颜色的协调变化,这是非常具有装饰性和艺术性的。除了混合和匹配植物颜色之外,还可以混合和匹配植物类型。在设计和建造植物时,需要考虑植物之间的相互适应性,并且需要合理地选择混合物的类型,如块状和条状。将两种或三种不同类型和颜色的植物混合以形成天然的绿化带,以便不同的颜色相互补充确保组合效果。

色块法是指同一色块由一种植物组成,以营造一种氛围并增强视觉效果。在强调景观建模的绿地中,可以合理地使用色块法来选择和匹配地被植物,以改善城市绿化效果。如果使用色块模式进行构图,将周围的景观建模与建筑色彩和其他元素相结合,并合理地选择植物种类和色彩,就可以使该区域的花园景观与其他区域的景观色彩形成鲜明的对比,营造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很好的视觉体验。

6 地被植物的栽植

在开始播种工作之前,需要确保土地准备充分,清除杂物和杂草,并且播种的土壤条件符合要求,地形处理应统一,以确保地面排水效果。地面整理后,根据植物生长要求进行施肥。在土壤中深挖,要确保没有凹痕和凸起以确保排水。在种植的过程中,有必要结合植物实际生长情况和绿化建设需求安排种植地点,合理分配,使得绿化项目在美学、经济方面都有收益。

7 结语

综上所述,在山区城镇绿化中应用地被植物可以丰富景观、增强绿化效果。具体而言,需要合理选择地被植物,控制景观需求和经济等各个方面,优化地被植物的组合,并控制植被栽植技术的应用以确保种植效果。

[1]袁财圣,吴少珍.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的运用分析[J].低碳世界,2020(11):221-222.

[2]潘智勇.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实践[J].花卉,2020(12):62-63.

[3]陆红帅.浅谈耐阴地被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推广应用[J].现代园艺,2019(14):134-135.

[4]袁春来.关于山区城镇绿化中地被植物的应用实例分析[J].花卉,2019(2):76-77.

[5]厉建国,刘文华.生态城镇建设之植被配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7):187.

S688.4

A

2095-1205(2021)08-33-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1.08.15

猜你喜欢
城镇绿化景观
景观别墅
朱屺瞻《绿化都市》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十四五”时期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研究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文化边城镇远
《景观平面图》
简述我国城镇老年群体轻体育运动的常态化开展
我爱绿化
小猴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