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松育苗技术

2021-12-05 07:26高显进霍志发湛金龙
广东蚕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红松幼苗苗木

高显进 霍志发 湛金龙

浅析红松育苗技术

高显进霍志发湛金龙

(四平市国有林总场吉林四平136000)

只有提高红松育苗技术水平,才能有效保证红松育苗成活率,培育出更多优质壮苗,为红松造林事业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章结合实践对红松育苗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林业工作者提供参考。

红松;播种;育苗技术

红松不仅是一种优良的造林绿化树种,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用材树种,红松生长高度能够达到40 m,绿化美化效果较好,所以红松常被选作绿化造林树种进行大面积栽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生态作用。同时,红松还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红松木材材质细致、纹理通直、轻软,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正是由于这些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家具、桥梁、建筑、枕木等诸多领域。而且红松的树皮是提取栲胶的重要材料,树干能够采取松脂,种子还可食用,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并能够榨油供人们食用或者用作工业油,市场需求量较大。因此,加强红松苗木培育、扩大红松造林面积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基于此,文章结合实践,主要对红松育苗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具体内容包括采集种子、选择苗圃地、科学整地以及播种育苗前的准备工作、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希望基于本文研究,能够培育更多优质的红松苗木,为红松造林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共同提高当前林业建设水平,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1]。

1 种子采集

红松种子在秋季成熟,在采集红松种子的过程中,应当首选树龄在30年—50年的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进行种子采集。当红松的球果成熟之后,便可对球果进行收集,经晾晒之后,球果鳞片裂开,此时通过人工给予一定的外力作用,便可突出球果当中的种子。将收集到的种子进行翻晒,当种子含水量在10%左右时,放置于阴凉处进行储存[2]。

2 苗地选择及整地

红松育苗和其他树种育苗基本相同,但是红松幼苗在生长过程当中对于苗地有着很高的要求。红松喜光照、不耐旱、不耐涝,所以在育苗地选择的过程当中,应当首选具有平坦地势且具有良好排灌条件的地块。同时,育苗地块选择过程当中,还应当充分考虑土壤肥力条件和湿润度,选择土壤肥力较好、湿润度适宜的微酸性沙质壤土或者轻黏土开展育苗工作[3]。

选择好地块之后,还应当整平地块,清除地块当中的各类杂物(石头、树根、杂草等),并对地块进行深翻处理。时间应当选择在育苗播种之前的头一年秋季进行土壤深翻,有效增强土壤通透性,还能控制和减少土壤当中的各种病虫源。秋季深翻土地之后,历经冬季雪水浸润,能够有效提高土壤水分含量,为第二年育苗播种奠定良好的基础。土壤翻耕应当控制在30 cm左右的深度,并在第二年进行育苗播种之前,充分耙细育苗地的土壤,保证土质疏松,并选择硫酸铜药剂对育苗地土壤开展消毒处理,之后耙平,在其中充足施入底肥,保证红松种子育苗期阶段大量的肥料需求。一般选择以农家肥作为底肥,将农家肥腐熟之后,并根据每667 m2施入3 000 kg~4 000 kg的量分层施入地块当中,确保土壤和肥料的充分融合,保证肥料应用效果,提升土壤肥力,促进红松幼苗健康生长。另外,红松育苗工作周期较长,在地力消耗方面相对较大,极易引发土壤板结,因此红松育苗地不应当连作,以免影响育苗效果[4]。

3 播种前的准备

3.1 种子处理

红松种皮坚硬而且厚,透水性、透气性不良,所以在开展播种工作的过程当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处理种子。常温堆积是处理红松种子的常用方法,实施时间为8月中下旬。认真筛选红松种子之后,将其中的杂质空壳全部去除,并使用60 ℃的热水浸泡种子,在浸泡过程当中不断地进行搅拌,使水温逐渐下降,直至下降到30 ℃时,不再搅拌,之后进行1 d~2 d浸泡,然后换冷水,再次开展浸泡工作,浸泡1 d~2 d后进行一次换水。当红松种子变成乳白色之后全部捞出,并根据种子量使用3 倍以上的湿细沙将二者均匀地拌在一起,在室内堆放进行催芽,而且每日对种子进行两次翻动。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翻动次数也应当随之减少,在进入冬季种堆结冻之后不必再进行翻动,第二年春季种堆融化之后再开展翻动工作,红松种子咧嘴率达到50%左右,便可开展播种工作[5]。

埋藏催芽是把红松种子放在地下提前进行埋藏,以此来处理种子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埋藏种子之前,种子要进行7 d的浸泡,保证种子充足地吸收水分,选择具有较好排水条件、干燥的地块埋藏种子。在第二年春季播种之前1日~2日将种子挖出,科学筛选之后开展播种工作。埋藏催芽操作非常简便,而且还能大幅提高出芽率。

3.2 起垄作床

翻耕苗地,并进行施肥、消毒,播种实施之前起垄作床,设置100 cm~120 cm的苗床宽度,控制高度为15 cm~20 cm,长度为10 m~20 m,并留有50 cm的过道,确保床面整洁平整。

4 播种

通常情况下,当表层土壤温度达到8 ℃以上时,便可开展播种工作。在播种过程当中,应当根据其发芽率衡量种子量,每2 000 粒种子为1 kg。为了确保红松幼苗出苗之后,苗木间有着良好的通风性,防止密度较大导致苗木间争夺养分,在播种过程当中根据0.3 kg/m2进行播种。可以运用床播种或者垄播方式开展播种工作,前者是将种子均匀撒在种床上进行播种,后者是借助人工或机械方式,在设置好的垄台上撒入种子。但应当注意,无论运用哪种方式进行播种,都应当保证均匀撒种,以免造成种子浪费[5]。

结合播种气候特点,播种时间会存在一些差别,通常进入5月之后便可陆续实施播种工作。播种过程当中可以运用多次撒播的方式,种子每次少量撒入,并从头至尾重复几次,这样能够保证撒入的种子更加地均匀。完成撒种之后使用石磙进行镇压,并将湿细沙均匀覆盖在种子上,一年种子外露即可,并充足浇水,将草帘覆盖其上,确保苗床湿润度。

5 田间管理

5.1 出苗前的管理

红松种子出苗时间相对较长,出齐苗大约需要四周时间。因红松播种过程当中种子覆土量较少,播种之后依然有一些种子外露,所以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具备条件的区域可以设置覆盖网,减少鸟类啄食。

5.2 间苗、定苗

红松播种过程中主要采用撒播方式,但这样会引发出苗不均匀,而且又因发芽率不同,会导致不同区域出苗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出现。所以红松幼苗出齐之后,应当合理的间苗与定苗,拔除密集生长区域的弱苗,对壮苗进行保留,移栽至没有出苗的位置上,保证幼苗更加均匀[6]。

5.3 水肥管理

幼苗阶段的红松生长速度相对较快,而且幼苗生长阶段主要在夏季,对于水分有着较大的需求,所以必须要及时进行水分补充,促进红松幼苗根系快速生长。但由于红松根颈部生长速度相对较慢、抵抗能力弱,在夏季高温时段,应当运用遮阴措施进行处理,以免晒伤幼苗。夏季降雨频繁,如遭遇长时间的降雨天气,必须要将排灌工作充分做好,避免出现积水现象,病虫害增加,导致幼苗死亡[7]。

红松播种过程中,如果施入的底肥较为充足,在播种后的头一年不必再开展追肥工作,第二年结合幼苗生长实际科学追肥,选择一些氮肥品种,并在其中加入一些磷肥。红松幼苗由于抗逆性不强,如果田块中杂草过多,会严重影响红松幼苗的健康生长,所以还应当及时对田块进行除草、松土,进行合理追肥。

5.4 越冬防寒

幼苗阶段的红松耐寒能力不强,为了保证幼苗顺利越冬,应当运用有效的措施加强保护。一年生的红松苗木越冬时应当充分做好防寒措施,对于两年生的红松苗木,则不必进行防寒处理。早春时节由于土层仍然没有完全解冻,幼苗根系难以从土层当中汲取水分和养分,无法保证生长需求,因此幼苗已出土部分常常会发生失水现象,引发生理性干旱。生理性干旱发生较轻的,一般会导致苗木的叶片变黄,缺乏生机,严重的会导致苗木整株死亡,影响苗木成活率,因此更应当充分做好防寒工作。可以运用覆盖的方法开展苗木防寒,如可以选择稻草、土、草帘等各种覆盖物进行覆盖防寒,尤其是运用覆土的方法效果更好,一般在土壤将要冻结之前的2 d~3 d进行覆盖效果最好。抡起垄沟或步道的土,击碎土块,在床面上进行覆土,以不露出苗叶为前提控制覆土厚度,能够起到非常好的防寒效果,控制和减少苗木死亡率。春季土壤解冻之后,便可将覆土去除,具体撤土的时间应当在土壤15 cm以下部位全部解冻之后。将土轻轻地扒到垄沟或者步道上,将土扒完之后,为了保证苗木生长的水分需求,应当进行一次浇水,以免苗木在扒土之后由于外露于空气中,根部通风而导致死亡。过早扒土,苗木叶片露出后虽然是绿色,但几天之后,苗木就会变成棕褐色,影响苗木的成活与健康生长,所以为了保证苗木成活率,应当对扒土时间进行科学的选择。

5.5 病虫害防治

为了有效防治红松病虫害,首先应当进一步强化肥水管理,增强红松病虫害抵抗能力,控制与减少红松病虫害发生概率。播种工作开展之前进行土壤消毒,能够将土壤当中潜藏的很多害虫杀灭。同时,应当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认真观察苗木生长情况,在幼苗出现病虫害苗头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特别是周围区域红松病虫害大量发生时,在该区应当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保证红松苗木健康生长。

6 结语

总之,在红松育苗过程中,为了有效提高育苗成活率,保证育苗质量,促进红松健康生长,必须要充分重视红松育苗技术应用,针对红松在培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采取将红松育苗过程当中各个环节充分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培育出更多优质红松苗木,进而为红松绿化造林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创造更大的效益。

[1]纪桂胤.简析红松果林培育配套技术[J].河北农机,2017(7):58.

[2]刘宏伟,王国义.红松果林营建与发展的几点建议[J].林业科技,2016,41(4):52-54.

[3]商永亮,孙阿娟,王国义.红松果林培育及采穗圃营建技术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0,29(2):27-29.

[4]洪彪,张德平,李伟东.红松果林建立与培育的若干关键技术[J].吉林林业科技,2010,39(6):52-55.

[5]艾存宝,邱振辉.红松幼林嫁接[J].新农业,2007(9):48.

[6]杨凯,胡静,廖洪伟,等.红松果林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对策[J].经济林研究,2008(2):97-100.

[7]李春成,高远军,张晶,等.红松果林抚育及管理[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3,16(2):31-32.

S791.247

A

2095-1205(2021)08-87-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1.08.42

高显进(1981- ),男,汉族,吉林四平人,中专,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造林抚育、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红松幼苗苗木
绕口令
没有红松的红松林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最优育苗基质配比促番茄幼苗生长
希望
苗木供求信息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快乐的暑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