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松造林技术及抚育管理

2021-12-05 07:26霍志发高显进湛金龙
广东蚕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落叶松成活率整地

霍志发 高显进 湛金龙

落叶松造林技术及抚育管理

霍志发高显进湛金龙

(四平市国有林总场吉林四平136000)

为了进一步提高落叶松整体造林水平,文章结合实践,从苗圃地选择、整地做床、种子处理以及播种等方面,对落叶松造林技术和相应的抚育管理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落叶松造林工作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落叶松;育苗;造林技术;抚育管理

落叶松不仅是一种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同时也是一种优良的用材树种,其树干通直,最高能够生长至35 m左右,广泛分布于我国很多地区,落叶松适应性很强,尤其具有较强的耐寒特性。另外,落叶松的木质非常优良,经久耐用,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经济价值较高,在造林绿化与荒山绿化当中应用较多,常被选作森林更新与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正因如此,近年来,落叶松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有效增加了森林数量,并提高了森林覆盖率。但是调查发现一些地区在落叶松造林工作开展过程当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对于落叶松的生长习性,缺乏足够的了解,对落叶松栽培技术要点不能科学把握,以至于在一些落叶松造林工程当中,树木成活率不高、长势不好,严重阻碍到落叶松造林事业的持续稳步发展,更阻碍到落叶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发挥。因此,为了有效提高落叶松造林技术水平,对落叶松造林技术加强研究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只有掌握落叶松栽培技术,提高落叶松抚育管理水平,才能保证落叶松成活率,促进其各种效益的发挥[1]。

1 育苗技术

1.1 选地

在造林工作中,育苗是重要的基础,培育和造林技术标准相符合的优质苗木是育苗工作的目的所在,但育苗工作的开展与育苗地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科学地选择育苗地是提高育苗水平的关键。然而因落叶松种子非常小,幼苗十分娇嫩,所以应当努力为幼苗创造优越的生长环境,才能有效提高成活率,保证其健康生长。选择的苗圃地应当具备较好的浇灌条件、运输条件和土壤肥力条件,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同时土层深厚、疏松透气,微酸性或者中性的沙壤土效果更好[2]。

1.2 整地施肥

整地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应当充分结合落叶松树种自身特性,对土地进行深翻并耙细,因幼苗阶段的落叶松非常的纤弱,根系不是很发达,所以确保土壤透气疏松,对于保证落叶松根系健康生长非常重要。落叶松育苗过程当中的整地工作,需要在秋季开展,通过农业机械对育苗地进行深翻,控制在25 cm的深度。土地经过秋翻之后,便于秋雨冬雪的蓄积,使得土壤墒情大幅提高。第二年春季对土地进行细耙、平整。整地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将充足的底肥施入其中,落叶松幼苗在土壤养分方面需求比较大,保证肥料的充足施入,能够大幅提高幼苗成活率,使其迅速扎根,健康生长。通常每亩(1 亩≈0.066 7 公顷)施入4 t左右的农家肥,并可依照土壤具体肥力条件科学增减,并在其中施入50 kg磷肥。翻地之前在土壤上均匀地撒施肥料,翻地工作开展过程当中,确保肥料和土壤的均匀混合,也可运用分层施肥法进行施肥,翻地工作开展时,将一半肥料施入其中,苗床制作时再将另一半肥料施入其中,这对于肥效长时间发挥具有重要意义[3]。

1.3 处理种子

消毒与催芽是处理种子的重要内容,使用0.5%的高锰酸钾对落叶松种子进行4 h的浸泡,之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再用温水(45 ℃)浸泡种子,时间为24 h,之后捞出,根据种子量,应用3倍以上的湿细沙和种子均匀混合,并在发芽坑中放入混合好细沙的种子,开展催芽工作。发芽坑应当事先挖好,设置在背风向阳的区域上,根据50 cm的标准控制其深度和宽度,将塑料布覆盖在催芽坑上,如果气温不高,可以加盖草帘。催芽工作开展过程中,每日对种子进行两次翻动,保持良好的湿润度,当种子达到50%以上裂嘴便可开展播种工作[4]。

1.4 播种

1.4.1 适播期

当表层土壤温度在8 ℃以上时,便可开展播种工作,适宜的播种期内应当尽量提前播种,这对于幼苗健康生长、保证其木质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4.2 播种量

落叶松种子发芽率不是很高,为了科学控制播种量,应当充分考虑种子发芽率,当发芽率在40%~50%时,每亩应用6 kg种子进行播种;倘若发芽率在40%以下,则应用7 kg种子进行播种;发芽率在50%以上时,按照每亩5 kg种子量进行播种。

1.4.3 播后管理

完成播种后将细沙均匀地覆盖在苗床上,厚度为0.5 cm,因落叶松种子颗粒较小,发芽较弱,如果覆盖太厚会影响出苗,同时还应当确保土壤处于良好的温湿条件,幼苗全部出土之后,就可以撤除草帘。

1.5 苗期管理

1.5.1 浇水

幼苗出土时,为了确保苗床具备良好的湿润度,应当及时地开展浇水工作,确保幼苗出土时的水分需求,通常幼苗在20 d左右便可出苗,完成播种之后,为了保证苗床良好的湿润度,可以根据苗床条件定期进行喷水。当幼苗生长出第二轮真叶时,浇水量应当适当增大,特别是高气温时段,这时幼苗进入了快速生长期,浇水时必须要浇透[5]。

1.5.2 追肥

幼苗生长至速生期后,开始大量生长主根,侧根量也会不断增多,这时在养分方面有着更大的需求,应及时运用农家肥进行追肥,并合理施用磷肥、氮肥,以保证满足幼苗生长养分需求[6]。

1.5.3 间苗定苗

落叶松种子非常细小,在开展播种工作的过程当中,控制株间距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幼苗出土之后,常常会出现分布不均、大量拥挤等情况,这就需要合理地开展间苗工作,将长势不良、过于紧密的幼苗拔除,确保密度在700 株/m2。实施定苗工作中再开展一次间苗工作,这次根据600 株/m2控制留苗量[7]。

1.5.4 中耕除草与病虫害防治

为了为幼苗健康生长创造有利环境,应当和中耕充分结合开展除草工作。主要通过人工手段进行除草,如果需要大面积开展育苗工作,为了有效防止杂草对幼苗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化学手段进行除草,并在15 d左右实施一次松土工作。幼苗阶段还极易发生立枯病,为了防治该病,首先消毒处理种子与苗床,出齐幼苗之后喷洒波尔多液,每7 d开展一次,持续应用3 次便能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地老虎、蛴螬是苗期阶段的主要虫害,为了防治此类虫害,可以选择使用敌百虫拌毒饵来诱杀害虫。

2 造林技术

2.1 造林地的选择

落叶松有着很强的适应性,无论是阴坡、阳坡,还是半阴坡、沟谷地带都可开展造林工作。但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应当首选疏松透气、微酸性或者中性土壤条件进行造林,并保证土层厚度,确保具有较好的排水性,洼地和黏土地不适宜进行落叶松造林。

2.2 造林地的整理

科学合理地整地能够使土壤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增强土壤水分积蓄能力,将地块杂草全部清除,能够促进土壤肥力不断提升。整地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应当对土地进行深翻、耙细,并将各类杂草全面清除,作床。翻地工作在秋季开展,翻地之后不用进行耙地,让土壤自然风化,进入春季土壤完全解冻之后,再实施耙地工作,保证土壤细碎,作床,为造林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树苗选择

选择的苗木品种及其质量对造林成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应当选择高质量的苗木,要确保苗木生长良好、芽形饱满、无病虫害以及机械损伤等。

2.4 造林密度和地块处理

结合造林目的,并充分考虑树种特性,在对造林土地情况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开展造林工作,科学控制造林密度。为了保证落叶松苗木健康生长,还应当有效处理地块,整地工作当中采用穴状整地,设置反坡型栽植穴,外高内低,深度控制在30 cm左右,将其中的各类杂物全面清除。

2.5 起苗和运输

10月中下旬开展起苗工作,起苗工作实施之前5 d左右针对苗木进行浇水,确保土壤湿润度,为起苗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起苗工作开展过程当中还应当轻挖轻拉,将相同规格的苗木捆绑在一起,并处理苗木根部,使用塑料布包裹或者沾浆处理,以免运输过程当中苗木水分散失过多,影响其成活率。

2.6 苗木的栽植

春秋两季均可开展栽植工作,尤其是秋季效果更佳。栽植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应当充分地舒展苗木根系,避免出现窝根情况,扶正苗木,回填土并踏实,浇水,保证苗木成活率。

3 幼林抚育管理措施

合适的土壤条件,科学浇水,能够保证落叶松苗木生长养分、水分充足供应,这对于落叶松苗木健康生长非常重要。栽植落叶松之后应当定期开展除草工作,并疏松土地,加强养护管理,保证落叶松生长过程中充足的水分需求,使幼苗成活率大幅提高。对于幼林阶段的落叶,主要开展除草和施肥等抚育措施,在夏季和秋季各开展一次除草工作,第二年春季实施追肥。造林时间到第9年时,间伐掉风倒木、病死木、雪折木,完成间伐之后,健壮林木确保达到1 600 株/hm2即可。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当中,应当在认真落实预防措施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治理,将病虫害给落叶松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控制到最低,最大程度提高造林成活率。

4 结语

为了有效提高落叶松造林水平,保证落叶松造林整体质量,在造林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要采用科学有效的造林技术,同时还应当充分落到实相应的抚育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使造林成果得到最大程度保障的同时,改善自然环境,并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1]王云霓,高孝威,苏雅拉巴雅尔,等.林分密度和林龄对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特征的影响[J].内蒙古林业科技,2018,44(3):12-16.

[2]王艳军,王丽华,魏然,等.落叶松天然林树种结构及其生长特征研究[J].热带农业工程,2019,43(4):71-74.

[3]李文博,吕振刚,黄选瑞,等.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产力及其空间分布预测[J].自然资源学报,2019,34(7):1365-1375.

[4]黄永辉,刘帅.不同割灌方式对华北落叶松中龄林胸径生长的影响[J].防护林科技,2019(5):63-64.

[5]王艳军,宫宇,张汝杰,等.华北落叶松天然林年龄结构及其生长特征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4):169-171.

[6]张喜红.落叶松的育苗及抚育管理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3):35.

[7]郭志红,王惠君.华北落叶松育苗造林技术要点[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26):215-217.

S791.22

A

2095-1205(2021)08-93-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1.08.45

霍志发(1971- ),男,汉族,吉林四平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造林抚育、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落叶松成活率整地
高料价下草鱼“伤不起”!30年养鱼人竟做到鱼种成活率100%,1亩赚5200元
山西落叶松杂交良种逾10万亩
落叶松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坡位对南方红豆杉和檫树混交林早期成效影响
小议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关于落叶松病虫害防治技术探究
简析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秋整地的技术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
阿尔卑斯山上的落叶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