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2021-12-05 07:26缪俊囡
广东蚕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利用

缪俊囡

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缪俊囡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山东淄博255000)

农作物秸秆是十分重要的生物资源,有非常高的利用价值。文章运用调查法、文献法对农作物秸秆利用价值进行分析,就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综合利用措施等展开论述,希望能为相关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些许理论参考。

农作物秸秆;利用价值;利用方式

目前,农村地区最常见的农作物秸秆处理方式是焚烧及掩埋,许多农民未能正确认识到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价值,认为农作物秸秆是农业垃圾,没有利用价值和实际作用。但实际上,农作物秸秆内富含多种矿物质、维生素,有着非常高的利用价值。下面结合实际,首先就农作物秸秆利用价值做简要分析。

1 农作物秸秆利用价值

1.1 营养价值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附属产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物资源。研究表明,农作物秸秆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如农作物秸秆中含有纤维素、蛋白质等。因此,对于农作物秸秆利用要树立起正确的观念,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让农作物秸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1]。

1.2 饲料价值

相关研究表明,农作物秸秆也具有十分高的饲料价值。农作物秸秆中有许多丰富的微生物,能为驴、牛等家畜的生长提供需要的营养。牲畜食用农作物秸秆后经过代谢转换以粪便的形式排出,农民再将这种无公害肥料施加到田地中,能够实现真正的循环利用。在将农作物秸秆用于牲畜喂养时,一般是先对秸秆进行加工,通过加工让秸秆内的微生物发酵,秸秆内含有的维生素得到分解,使秸秆更有利于牲畜吸收。

1.3 肥料价值

农作物秸秆不仅含有丰富营养,而且还有很高的肥料利用价值。农作物秸秆是天然的肥料,具有无污染、无公害等特点,将农作物秸秆合理施加于土壤可让土壤条件得到改善,让土壤内的磷、氮、钾等元素含量更加丰富,使土壤更适合农作物生长[2]。

1.4 燃料价值

对农作物秸秆的化学成分进行深入分析可知,农作物秸秆中含有碳元素,这意味农作物秸秆有很高的可燃性,能够作为燃料使用。农村地区比较传统的秸秆利用方法是直接燃烧用于做饭或土炕取暖等。这种利用方式对秸秆的损耗量大,而且秸秆的价值也得不到充分发挥,燃烧秸秆产生的气体还会污染空气。随着科技的发展,沼气利用技术走进农村,农作物秸秆也得到了更充分地利用。将农作物秸秆置入沼气池,农作物秸秆经发酵后产生的沼肥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秸秆气化能转换为有多种用途的清洁能源,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1.5 原料价值

农作物秸秆还具有作为原料的价值。农作物秸秆中含有纤维素,这些纤维素在经过分解后能转换为小分子物质,易被吸收[3]。当前有将农作物秸秆作为食用菌的原料,还在造纸业、建筑业、餐饮业、食品加工业等多个行业都有运用。

2 农作物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2.1 问题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经济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以前农作物秸秆主要是被用于家畜饲料或燃料进行利用,但现在,农作物秸秆已无用武之地,越来越多的农作物秸秆被填埋或焚烧,因焚烧农作物秸秆而引发火灾的现象在农村也不在少数。为此,有必要尽快更新农作物秸秆利用理念,改进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实现对农作物秸秆的绿色、生态化应用。

2.2 原因

深入调查研究可知,导致农村地区农作物秸秆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方式的转变使人们对农作物秸秆的依赖性降低。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一路发展,农民经济收入不断增加。现在几乎每个农村家庭都有电饭锅、电饼铛等各种电器,很多家庭已经不用柴火土灶做饭。这些变化产生的结果是农作物秸秆被不断堆积,成为无用的垃圾。

(2)机械化水平提高,秸秆粉碎不够彻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农村生产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械化耕作在农村逐渐普及。现在一些农村地区也开始使用机械粉碎农作物秸秆然后将秸秆直接还田。机械粉碎虽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由于一些机械设备还不是十分精细,因此,农作物秸秆被粉碎得不够彻底,秸秆难进入土壤深层[4]。

(3)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不合理。要想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率,就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利用方式。但经调查发现,农村地区对农作物秸秆的利用方式并不是十分合理。受农民思想观念、认知等的影响,农作物秸秆的利用范围还不是十分广泛,利用形式不多,大量的秸秆仍被焚烧或填埋,造成农作物秸秆利用率不高,农民经济负担也进一步加重。

3 农作物秸秆利用方式

3.1 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的好处是能改变土壤物理性质,使土壤内有机物质含量提高,让土壤条件得到改善。另外,秸秆还田能让土壤内部水分变化得到改善,让土壤的蓄水能力增强。有关研究表明,将秸秆覆盖于田地还有利于促进土壤酸碱平衡,让土壤内各种病菌的生长得到抑制,使土壤更适合农作物生长。目前常见的秸秆还田方法有:(1)秸秆直接覆盖地表,先将秸秆粉碎,然后再将秸秆覆盖于农田;(2)间接还田,即将秸秆粉碎加工后喂养牲畜,将秸秆的转化物投入农田;(3)沼气发酵还田,先利用高温促进秸秆发酵转换,然后再将秸秆施加于田地。这三种方式都是对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方式,借助这些方式能够让农作物秸秆得到比较合理的利用。但在将农作物秸秆还田时也需要注意到:采用直接覆盖等还田方式时,农作物秸秆很难进入到土壤深层,秸秆中的许多纤维素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被分解与吸收[5]。

3.2 秸秆饲料

将农作物秸秆制作成饲料也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秸秆利用方式。前文已经提及,农作物秸秆中富含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秸秆中的矿物质、纤维素、蛋白质等对牛、羊等牲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养料。因此,农村地区可将农作物秸秆加工处理后用于牲畜的饲养,让农作物秸秆得到有效利用。处理农作物秸秆时,可根据秸秆种类、饲养对象的饮食习惯等合理选择化学处理、物理处理、微生物发酵这三种方法。物理处理与化学处理手段比较简单,当前许多农村地区都有使用,文章主要对微生物发酵法做简单介绍。微生物发酵法是根据发酵原理,将农作物秸秆与其他饲料混合后让混合料在高温条件下进行一定时间的发酵,经过发酵让混合料有更好的口感以及更高的营养价值后,再将其用于牲畜饲养。研究发现,在高温发酵的过程中,农作物内部的纤维素会不断分解与转换,一些纤维素会转换为单糖、低聚糖等,因此,饲料的营养价值也会更高。

3.3 秸秆能源

天然气、石油、煤是我国最重要的三大能源,在这三大能源之后便是生物质能,生物质能可从农作物秸秆中获得。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的农作物秸秆产出量十分丰富。据统计,我国年平均农作物秸秆总量约占物质能资源量的二分之一左右。在传统能源枯竭速度加剧、能源资源更加紧缺的现代化背景下,更有必要利用作物秸秆制取大量的生物质能,利用这类清洁能源代替传统能源,让我国能源紧缺问题得到缓解,让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同时也让农村循环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3.4 建材、轻工与纺织原料利用

前文已经提及,农作物秸秆的化学成分比较特殊,它可以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来使用。如将农村农作物秸秆集中收集然后销售到造纸厂,将农作物秸秆作为造纸原料。这样既能减少农作物秸秆的浪费,又能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对于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农作物秸秆用途广泛,其不仅可作为造纸原料,还可在建筑行业发挥出重要作用。如将农作物秸秆进行专业处理后可使用其代替瓷砖、木板等用于建筑的装饰装修,让建筑的节能环保性大大提升。农作物秸秆还可以用于制造餐饮具,可以经过加工成为人造棉或者是被制成木糖醇等。总之,农作物秸秆是十分重要的化工原料。

4 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

4.1 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作物利用计划

农作物秸秆利用是比较综合、系统的工作,涉及的内容与要素较多。为保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能顺利开展,各地区就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前拟定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计划,同时严格按照各项计划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在制定秸秆利用计划时,要能按照国家环保要求,结合当地农作物秸秆每年的产出量、农民群众对秸秆的认知等科学制定,确保秸秆利用方案有较高的科学性、可行性。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制定短期利用计划、长期利用计划等[6]。

4.2 做好农作物秸秆利用宣传与教育

前文提及,导致农作物秸秆利用率低的一大主要原因是农民未正确认识到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价值,缺乏农作物秸秆利用意识。因此,在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要做好对农民群众的教育引导,做好对农作物秸秆利用价值以及利用技术的宣传,通过科学、系统的宣传教育转变农民的错误认知,使其充分认识到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价值,进而积极主动参与到作物秸秆的利用工作中。除做好宣传教育外,还需通过严格的监督以及惩戒措施来减少秸秆燃烧等错误的处理行为,让农作物秸秆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具体的惩戒措施如:对于不安全焚烧作物秸秆,导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的人员,要在发现后及时进行现场教育并给予适当的经济处罚;对于不顾警示、大量焚烧秸秆使环境受到污染并引发火灾的人员,要依法交予有关部门让其接受法律处罚。另外,在焚烧秸秆等错误行为出现后,要严格追究所在乡镇以及县、市主要干部的责任。

5 结语

综上所述,农作物秸秆是重要的生物资源,有极高的利用价值。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且还有利于农村循环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改善。因此,需进一步强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意识,优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方案,创新作物秸秆利用技术,同时加大对农民群众的宣传与教育,确保农作物秸秆能得到科学有效的利用。

[1]倪维晓.农作物秸秆在循环经济中的综合利用[J].农村实用技术,2020(3):181.

[2]柳佳.浅谈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2):63-64.

[3]梁武,聂英.循环经济视域下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SWOT分析——以吉林省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14):4,8.

[4]李琪,胡斌,胡青平.山西省秸秆类农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概述[J].农业科技通讯,2012(8):166-169.

[5]杨玉峰.促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之路——秸秆综合利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2):206.

[6]林绍霞,林昌虎,何腾兵,等.贵州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有机循环经济研究[J].贵州科学,2007(4):61-65,76.

S38

A

2095-1205(2021)08-125-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1.08.59

缪俊囡(1989- ),女,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方向:农村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

猜你喜欢
农作物秸秆利用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秸秆计划烧除 吉林打算这样干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九台区秸秆利用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