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探究

2021-12-05 07:26张彩红
广东蚕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农业旅游农村

张彩红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探究

张彩红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漯河462000)

为了充分利用乡村文化、自然景观、农业资源、乡村生活和乡村农业经营等有利条件,文章围绕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与模式,指出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规划建设,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

乡村旅游管理;休闲农业;经营模式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新兴产业,一旦发展起来,将会显示出无比强大的发展空间以及动力。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本身的自然生态环境多样,自然资源又非常丰富,具备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先天条件。因此,各地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既能满足消费者本身对旅游动机的需求,从而增加旅游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所占比重,又能合理地调整农村现有的经济产业结构,不断增加农村经济在第三产业中所占的比重,进而不断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1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意义

1.1 有助于推广现代发展理念

在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时候,需要积极地促进城乡之间的各种文化交流,运用先进的发展理念并使之广泛传播。农村地区因循守旧的发展思想不断被改进,才能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也才能给农业经济领域注入新的活力,从以前的种植养殖加工,变成结合现代发展理念的新经济模式[1]。

1.2 有助于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其重点主要在于通过科学、合理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规划建设来不断吸引游客。就目前来看,农村地区对于生态环境的建设投入较以前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加,客观上实现了旅游开发和经济转型的协调共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并行发展,既达到了生活与经济的有机结合,与此同时,也让广大农村居民得到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但是由于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在不断地受到污染和破坏,这是当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1.3 有助于带动农村市场发展

农村地区本身的服务业发展水平比较低,整体的服务业消费需求不足,当地的经济增长不够,也就不能有效促进农村消费市场的增长。长期以来,农村市场消费乏力,农村整体消费势头不旺,因此,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既可以带动农村市场的消费,又能够扩大农村的市场经济规模,给农村地区带来的影响立竿见影。近年来国内旅游统计的数据显示,农村地区的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对于农村旅游资源不断地开发建设,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新途径。因此,从当前成果来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农业农村经济的影响巨大,需要在农村地区进一步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进而带动形成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格局,这对我国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有重要意义。

1.4 有利于提升总体产业规模

我国旅游市场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其经济影响力将成为农村地区发展的新支柱。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旅游产业经济规模整体不断扩大的趋势,都对我国成为世界旅游强国这一目标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当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广大农村地区的公共设施得到了建设,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广大农村居民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机会,这也是广大农村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所在。乡村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也会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1.5 有利于优化农村经济产业结构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受传统的发展理念影响,农业经济自从包产到户之后就难以形成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发挥不了生产技术所带来的便利以及推动作用,因此,广大农村地区的农业经济产业结构一直处于不合理的状态,基本上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种植,既浪费劳动力又难以形成规模,这也是一直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进步的一大问题。而且农村的服务产业较少,缺乏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生产力的进步,直接导致农村发展的整体经济活力不强。因此,通过大力发展农村地区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既能有效利用劳动力,又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还能够让相应的旅游附加产业在农村得到发展,比如手工制造业、服务业,从而实现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扩大农业经济的影响力。而且通过充分利用农村剩余的劳动力资源,还能够实现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的二次就业,这对于促进农村经济规模的扩大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2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通过观察我国农村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近几年的具体发展规模发现,当前农村地区的旅游业已经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及专业化的发展模式。在不同农村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各种发展模式都是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及人文特色进行开发建立的,而且又根据各地的地理条件,如北方多山、南方多水,等等,以及文化特色和地域风格等进一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旅游特点。当前,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2.1 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更多的是在工业不太发达的山川地区中,紧密依托当地的自然风景特色,利用原本的自然地形,突出原有的自然地势地貌,以回归自然作为商业旅游的亮点。然而,自然景观类型的旅游经营管理模式又对特定的自然环境要求较高,包括景点打造等一切都要从自然环境的原始状态出发,而不是由人工建造而成,开发成本以及自然环境选择难度高。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旅游景观,能够充分满足现代人们回归大自然以及体验良好生态环境的心理需求[2]。

2.2 休闲娱乐

一般是位于城市的边缘郊区采用以休闲娱乐为主的旅游模式,这样人们既能够远离城市的喧嚣,又能享受较为方便的生活环境,而且加上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比较便捷的食宿,能够让人们获得休闲的生活体验,得到一定的放松,通过体验休闲生活达到旅游目的。

2.3 田园体验

田园体验类型的旅游,一般是城市里的居民利用各种假期带着孩子到农村去体验一些农村劳动生活,既能够培养青少年热爱劳动的品质,又能够让他们了解农村生产生活的艰辛;能够充分发挥当地特色旅游的优势,通过让游客体验各种农业生产活动,亲自动手种植或者采摘粮食蔬菜,体验农业生产加工的全过程,感受旅游带来的乐趣;还有就是农民将一些土地租给旅游公司代为耕种和收获,旅游公司在旅游季节带领游客参观并进行劳动,让游客能够通过与朋友分享劳动成果获得放松,从而充分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3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市场亟待规范

旅游行业的相关管理部门,对于部分地区出现的旅游行业乱象,并制定没有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因此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使得一些农村地区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行业发生宰客、强制购物等乱象,导致广大游客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而且大部分的旅游项目还会破坏当地农村的生态发展,严重阻碍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3]。

3.2 旅游项目质量低

当前一些农村地区的旅游环境不是特别好,而且大多数存在着盲目跟风的现象,即其他景区怎么发展就复制其发展模式,所以导致了部分旅游地区的项目缺乏科学有效的开发方案,对于大多数旅游附加产品的开发也没有长远考虑,导致总体发展质量低下。还有一些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制约,未能及时地将旅游行业的发展纳入当地的经济建设规划安排中,对于各类旅游项目的开发也不太支持,从而导致旅游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各个景点的开发无法得到并联,孤军奋战的现象依然存在。这种旅游行业乱象的形成,会使整个旅游业的发展规模无法扩大,无法打造出区域旅游的品牌,也缺乏市场竞争力,导致当地旅游业无法进一步发展。

4 加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规划建设

当地的旅游管理部门一定要加强对景区进行科学严谨地规划,立足自身的优势,采取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生态优先的原则进行开发建设,还要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的历史特色,整合各种乡村旅游资源,充分发挥自然生态及人文历史的优势,在保护生态以及兼顾市场的建设原则下,进行科学的开发建设。

5 结语

总体而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升级,需要寻找新的刺激点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当前的乡村旅游业就是一个比较好的突破口,因此,需要当地政府重点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从而不断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1]刁益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经营模式浅述[J].风景名胜,2019(11):261.

[2]刘湘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经营模式的思考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8):173.

[3]陈永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管理经营模式探讨[J].度假旅游,2019(4):142,148.

F323.4

A

2095-1205(2021)08-133-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1.08.63

张彩红(1983- ),女,汉族,河南项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企业管理。

猜你喜欢
农业旅游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旅游
新农村 新一辈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