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期利用蔬菜大棚种草菇

2021-12-05 08:01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贺连智
农业知识 2021年7期
关键词:草菇培养料菌种

文/ 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贺连智

进入夏季高温期,蔬菜大棚暂时失去了作用,露天蔬菜纷纷上市,蔬菜价格相应走低,以蔬菜大棚为主的菜农收益便随之进入一年中的低谷。在盛夏高温期,有效地利用闲置的大棚种植草菇,可为菜农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草菇特征特性

我们先了解一下草菇。草菇又名兰花菇、美味包脚菇,喜28~38℃的高温,生长周期短(从播种到采收完毕,只需20天左右),最适合在夏季高温期利用蔬菜大棚栽培。

草菇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据分析,鲜草菇蛋白质含量2.66%,脂肪含量2.24%,还原糖含量1.66%,转化糖含量0.95%,此外还含有磷、钾、钙等多种矿物质元素。每100克鲜草菇中含维生素C 206.28毫克,比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多好几倍。草菇中的蛋白质包含18种氨基酸,其中含有人体不能自行合成和转化的8种必需氨基酸,而且含量较高,为氨基酸总量的38.2%。草菇含有丰富的营养,对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以及防癌抗癌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因此,草菇已成为国内外市场上名贵的畅销食品。

草菇生长发育分为菌丝体和子实体两个阶段。子实体由菌丝体相互扭结发育形成。草菇的菌丝体呈白色或黄白色,半透明,具有丝状分枝。子实体是由生理成熟的结实性双核菌丝在适宜的条件下扭结发育而成的。在适宜的条件下,次生菌丝体进入生殖阶段并形成子实体。其发育经历针头期、小纽扣期、纽扣期、蛋形期、伸长期和成熟期6个阶段。我们平常所食用的草菇,是在蛋形期到伸长期采收的,到了成熟期会大大降低草菇的商业价值。

草菇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可分为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两大部分。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维生素、生长激素等。栽培中,可以利用玉米心、麦秸、棉籽壳、玉米粉、豆饼粉等,适当添加一定的无机盐就可以解决。

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酸碱度、光线等。温度是草菇生长发育的首要因素,草菇是高温型食用菌,其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42℃,最适温度为30~32℃,10℃以下停止生长,超过45℃或低于5℃菌丝死亡。草菇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8~30℃,气温在23℃以下或45℃以上子实体难以形成。草菇播种之后,温度一定要尽量保持在28℃以上,在其生长过程中只要有一天料内温度低于28℃,草菇的产量就会大受影响。只要环境温度不超过40℃,草菇都能正常生长。

草菇属于好气性菌,其生长发育要求有充足的氧气。环境氧气不足,二氧化碳积累太多,菇蕾或子实体就会因为呼吸受到抑制而导致生长停止或死亡。

培养料和空气湿度方面,草菇跟其他菇类要求相似:菌丝发育阶段,培养料含水量60%~70%为宜,也就是用手抓一把,使劲攥有水渗出,但不至于滴下。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湿度要保持在80%~90%。

草菇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但子实体原基的形成必须要有一定的散射光。子实体发育阶段的最适光照强度为50勒克斯(勉强能读报纸);强烈的直射光会抑制子实体形成。光线充足的条件下,子实体颜色较深,呈灰黑色;光线不足则呈灰白色。

草菇适合在偏碱性的环境下生长;培养料的pH保持在8~9为宜,菌丝生长以pH7.5~8最好,子实体发育适宜pH 7~7.6。但是草菇菌丝生长过程中会大量产酸,所以配料时要加入过量的石灰,用以中和草菇生长过程中所不断产生的酸,从而保证其生长过程中pH酸碱度不至于太低。

草菇大棚栽培要点

草菇的栽培应该从培育菌种开始,但是培育菌种技术要求比较高,对于菜农来说操作难度有点大,所以我们这里只介绍直接购买菌种于大棚里栽培。

草菇培养料来源很广,主要是粮食和农作物秸秆,种植户可以根据当地比较容易获得而且廉价的农产品、农作物秸秆为原料。配料问题可以向当地出售菌种的单位索要。在山东地区,比较常见的是玉米秸、玉米心、麦草、麦壳等,所以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两个培养料配方:⑴玉米心(不需要破碎)80%,生石灰20%。⑵玉米秸秆(或者麦草麦壳)40%,玉米心40%,玉米面3%,豆饼粉2%,生石灰15%。其中,玉米秸秆和麦草要切成大约2厘米长,玉米心整个或者稍加破碎。

以第一个配方为例来谈谈各步操作。

备料:每亩地大约需要草料5000公斤,畜禽粪5~10立方米,碳酸氢铵25公斤(可以用相应氨态氮含量的尿素、硫酸铵等其他化肥代替)。

首先,在泡料池内,把玉米心跟石灰粉充分混合,加入干料1.5倍的水浸泡7~10天,其间要翻料2~3次使玉米心和石灰浆充分混合,让过量的石灰浸透玉米心;浸泡到掰开玉米心,其心部完全发黄为止。

禽畜粪先用水润湿,水分含量约40%~50%,然后堆积成直径大于2.5米,高大于2米的粪堆,盖上塑料薄膜腐熟7~10天。其间,翻料2~3次,每次要把表层的翻到内层,内层翻到外层,使粪肥腐熟充分。

腐熟好的畜禽粪运到大棚内撒播均匀,再将碳酸氢铵均匀的撒好,然后将大棚封闭。利用夏季的高温闷棚7~10天之后,地面灌大水一次,再撒一层石灰粉,到地面见白。将用石灰充分混合浸润的培养料运到棚内,南北方向铺料,第一层料铺0.6~0.8米宽,8~10厘米厚,将菌种捏碎到黄豆大小,沿培养料两侧边缘往内约10厘米处,均匀播撒两条菌种线,第一层菌种占菌种总量的35%。再铺一层料12厘米厚,播撒一次菌种(总量的50%),播种方式同上;第二层菌种上再覆盖一层3~5厘米厚的培养料。

覆土:从两料垄之间取土覆盖到料垄上,覆土层约3~5厘米,然后将剩余的菌种,均匀撒播到覆土层表面上,并稍加拍打、压实之后,将整个料垄盖上塑料地膜,播种完毕。

播种之后,大棚外面盖上棚被,保证棚内环境温度保持在28~38℃之间,同时尽量保持棚内黑暗,以利于菌丝生长。夜间或者阴天,棚内温度降到接近28℃时,要采取措施升温,比如热风机、热蒸汽等,热风不要对着料垄吹。棚内温度高到38℃,就要采取措施降温,一般采用雾化喷水、打开通风口通风等方法。播种2~3天,覆土层会有菌丝长出,此时要将盖在上面的塑料薄膜揭起;大棚每天至少通风2~3次,以降低二氧化碳浓度,保证棚内空气新鲜,氧气充足。播种约4~5天土层表面菌丝占有率到70%左右时,雾化喷水,打开通风口,让菌丝倒伏、扭结,将棚被拉开些条缝,使棚内透进散射光(能读清报纸即可),以刺激出菇;播种第6~7天菌丝就会扭结成菇蕾。此时可雾化喷1%的葡萄糖水,以提高菇蕾成活率,并加大通风量。棚内湿度80%~90%,温度尽量稳定在28~32℃。只要温度保持在28℃以上,温度低一点,草菇会发育的比较肥厚。当草菇长到栗子略大时就可以采摘、出售了,不能及时出售的可以切片晒干或烘干,做成干菇片,长期存放。

经济效益分析

正常情况下,草菇产量2000公斤/亩左右(管理好了亩产可达5000公斤),目前山东省内草菇批发价为20元/公斤,每亩毛收入大约4万元。

人工成本(备料、上料、采菇、削根)大约3500元。原料成本:玉米心3500元,菌种600元,禽畜粪1000元,石灰600元,化肥、耕地、地膜等约800元,总成本1万元左右。净利润3万元左右。

备料时间10天,从播种到采收完毕约20天,总耗时30天左右。

草菇生长周期短,操作比较简单而且豪放,适合在夏季高温期利用蔬菜大棚栽培,种植草菇后的腐殖草料还可以作为有机肥,增加土壤的肥力。

猜你喜欢
草菇培养料菌种
草菇增产有三法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基于隧道式发酵金针菇菌渣的双孢蘑菇培养料制备分析*
食用菌菌种退化的原因与相应对策
最好的老年人食谱——草菇大白菜
最好的老年人食谱
黄石市平菇培养料的经济实用配方与常用配制技术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
种植草菇给越南朔庄省农民带来高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