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0 年度柯桥区南美白对虾苗种疾病情况调查

2021-12-06 01:42傅建江
渔业致富指南 2021年19期
关键词:白对虾对虾南美

○金 梅 张 婷 傅建江

南美白对虾,是广温广盐性热带虾类,原产于中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该类虾体表呈浅青灰色,不具斑纹,生长速度快,周期长,生长寿命超过32个月,成体尺寸可达24cm,其肉质鲜美,经济价值可观。在养殖方面,具有耐粗饲,出肉率高,离水存活时间长和抗病力强等优点,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单产量最高的优良虾种。

在生产上,南美白对虾常见的疾病有白斑病,早死综合症,红体病和黑斑病等,已知病原包括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虾肝肠胞虫(EHP),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弧菌(VAHPND)和虾虹彩病毒(SHIV)等,对南美白对虾养殖业造成巨大的产业危害,因此,对病原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做好监测和控制工作。

为了解和监测柯桥区虾苗病原的携带情况,柯桥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对本区部分南美白对虾淡化苗种场在2018-2020年度进行了跟踪采样及病原检测,对柯桥区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场虾苗进行白斑综合征病毒,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虾肝肠胞虫,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弧菌和虾虹彩病毒携带情况的调查,其中虾虹彩病毒在2019-2020年度展开检测。WSSV和IHHNV的检测分别按照国家标准《白斑综合征(WSD)诊断规程第2部分:套式PCR检测法》(GB/T28630.2-2012)和《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检测PCR法》(GB/T25878-2010)执行 。SHIV和EHP检测按照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提供的方法。VAHPND检测按照国际兽医局(OIE)公布的方法。

在对168批次的样品检测中,检出虾肝肠胞虫7批次,占检测苗种的4.16%;检出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弧菌13批次,占检测苗种的7.73%;检出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病毒1批次,占检测苗种的0.6%。从检测的结果来看,白斑综合症病毒和虾虹彩病毒检出率为零,而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仅检出1例,间接说明柯桥地区虾苗以上三类病原的携带率维持在低位。而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弧菌和虾肝肠胞虫的检出率较高,其中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弧菌检出率逐年增加,2018年仅检出1例,2019年检出率为9.62%,2020年检出率达到11.67%。而虾肝肠胞虫在2019年未检出,2020年却检出5例,年检出率高达8.33%。

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弧菌多发在温度在25-28℃的夏秋季节,该类菌携带能够编码毒力蛋白的质粒,引起肝胰腺等组织损坏,造成肝胰腺机能障碍及肠道消化系统的破坏。虾肝肠胞虫属于细胞内寄生单细胞生物,可能与对虾生长缓慢及白便综合征有关,由于感染早期症状不明显,且可以水平传播的特点,同时感染对虾持续摄食,但是生长缓慢,对养殖的消耗极大,从而造成较大的损失。2020年度上述这两种病原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往年,结合当年6-7月份的气温低于往年,推测可能与虾苗品种在低温环境下生长发育不佳,免疫机能下降有关。

南美白对虾属于低等的无脊椎动物,免疫系统原始,目前的研究认为对虾不具备获得性免疫机能,受外界养殖环境和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因此对于病害的防控显得尤为重要。水体藻相,菌相,氨氮含量,pH值,温度与盐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南美白对虾的健康,台风与强降雨更会对对虾养殖业造成摧毁性打击。对虾一旦大规模发病,就很难挽救,生产过程中要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开展工作。

苗种是水产品生产养殖的根本,南美白对虾苗种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柯桥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水产品质量安全。对虾病害的有效防控关系到对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虾病害疫情的早期检测,在病害发生的源头加强监控,杜绝劣质虾苗流入市场,有利于开展针对性的疾病防控工作,降低病害发生率和蔓延程度,保护虾农切身利益。

(通联:312000,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农业水产技术推广站电话:13626851062)

猜你喜欢
白对虾对虾南美
对虾养殖弱势群体的管理
河套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
对虾吃料慢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南美白对虾养殖孢子虫病频发,实战派专家的五点预防建议
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或者更容易成功
盐碱地区南美白对虾、青虾混养技术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陈静:宁静致远,香飘南美
南美三大高海拔球场
可爱的对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