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出自日常积累

2021-12-06 16:56钟雅琼
法治新闻传播 2021年3期
关键词:丁某吴某布拉

■钟雅琼

春节前夕,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开展“新春走基层”报道活动,我采写了两篇稿件。没想到,《坎布拉法庭:把轻轻的梦想告诉春天》一稿从刊发之日起就收到了很多反馈,同事和领导们说这篇稿子写得挺生动。后来,该报道被中国记协、中国行业报协会评选为全国性行业类媒体2021年“新春走基层”活动全媒体报道精品。在此回顾一下这篇报道的策划和采写体会。

如何选择采访地点和对象

相比日常新闻来说,“新春走基层”的报道时效性更强,更突出“新春”这一节点。所以在选题策划的时候,我最先考虑的是两个问题:从地域角度看,选择哪个法院作为采访对象能有青海特色;从案件特征来看,哪个法院的案件类型或数量在春节前后有较为明显的变化。

沿着上述问题,我首先把选址范围定在了青南三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和玉树藏族自治州。这三个州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且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高原特色鲜明。

初步选定三州之后,要进一步缩小选择范围,这就需要考虑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果洛和玉树的气候比黄南更恶劣,当地人戏谑这里只有两个季节——冬季和大约在冬季。六月飘雪在这两州实属平常,冬季因大雪封路,交通停滞更是常态。为了保证顺利完成任务,我放弃了果洛和玉树,进一步将采访地点锁定在黄南州。

说到最终选择坎布拉法庭,要感谢以往的下乡经历。从事法院宣传工作的两年里,我曾多次下乡去黄南,对全州两级法院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也曾两次去过坎布拉法庭,对法庭的工作和干警也比较熟悉,因此很快就确定了尖扎县法院的坎布拉法庭为采访点。

坎布拉法庭所辖区域属于半农半牧地区,因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当地没有可供放牧的草山,所以务农和外出务工是当地百姓主要的收入来源。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平时没时间处理的婚姻和财产纠纷,此时集中诉至法院。此外,尖扎县近几年经济快速发展,砂石厂等工厂数量激增,机械租赁合同、劳务合同纠纷也在年前呈井喷式增长,相关案件的当事人也会选择在春节前集中解决矛盾,好拿到钱回家过年。因此春节前,坎布拉法庭的案件数量明显上涨。

基于上述考虑,我最终选择了坎布拉法庭。选择采访地点和采访对象,对于一篇非突发性新闻报道来说很重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需要多观察,多留心,尽量掌握自己所在省份各个法院的基本情况,才能在需要选择时有的放矢。

如何选准采写角度

确定了此次“新春走基层”的地点,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报道的角度。

在选择报道角度的时候,我依然从两个问题着手:第一,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事项中,如何选出最能代表法院工作的事件;第二,在报道中如何凸显“新春”这一特殊节点。

下去采访之前,我跟法庭庭长进行了电话沟通,询问她近期是否有当事人急着解决经济纠纷,等着拿钱回家过年的案子;是否有能够凸显基层法庭工作特点的案子。很巧,法庭恰好有这两类案件准备处理。

当事人丁某夫妇曾在2018年向当事人吴某借钱经商,2021年初,丁某夫妇仍未如约给吴某还钱。受疫情影响,吴某的生意在2020年受到冲击,未盈利。眼看着春节临近,吴某没钱回老家,多次向丁某讨债无果,将丁某夫妇诉至坎布拉法庭。

立案后,法庭先利用电子送达平台向被告送达了应诉材料,但被告拒不签收,随后便将法庭和法官电话拉黑了,根本联系不到他们。副庭长马小梅决定上门去找当事人,送达应诉材料。

这个案件,原告着急要钱回家过年,为了找到丁某夫妇,反复推迟回甘肃老家的时间,有鲜明的新春特色,而且派出法庭的法官上门办案也带有很强的基层特色。

坎布拉镇的藏族村民羊毛,因为家庭财产纠纷起诉了自己的次子南色和儿媳才仁卓玛,但因羊毛身患残疾行动不便,马小梅决定前往羊毛家,上门立案。

因丁某夫妇和羊毛家距离不远,法庭决定将两件案件放在同一个下午处理。我跟随法官一行下村入户。

此次采访过程与法官的办案过程重合,所以观察多于访谈,这对记者观察能力的要求就更高。在最终的稿件中,我写到了马小梅敲门一直没人答应时的无奈,写到了门后的狗吠声,写了原告吴某开着甘A牌照的小轿车赶到了丁某家门口。这些细节,凸显了法官办案的艰辛,也突出了原告讨债心切。我想,大家说的“写得生动”,大概就是得益于这些细节。

下去采访的当天,正好是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由于坎布拉法庭距离西宁市区较远,我决定晚上在法庭留宿。这一留宿,就又发现了新闻点。

坎布拉法庭地处偏远山村,12名干警中,只有一名家在尖扎县,其余11名干警都是西宁或外地人,平时吃住也在法庭。小年夜,他们也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尖扎县法院党组成员要在小年夜来法庭慰问。这下巧了,我正好赶上了。

当晚,法庭食堂做了一桌家常菜,领导和干警们围坐一桌,回顾着过去一年的工作,畅聊着未来。这一幕,作为稿件最后一部分予以呈现。

一天下来,我手里的素材足够丰富了,有代表性的案件、春节前领导慰问干警、法庭干警工作和生活的全貌,该有的素材都有了。

硬新闻写软

素材备齐,就该进入写作环节了。

先说说标题,“坎布拉法庭:把轻轻的梦想告诉春天”,很多人说这个标题很浪漫。这份浪漫,来自诗人顾城。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离开食堂去院子里接了个电话,一抬头,被坎布拉的星空震撼了。那样密集和清澈的星星,在城市里很难见到。再低头看看院里的草地,一想到立春在即,春草发芽,星空掩映,脑袋里便蹦出了顾城的诗句:我会呼吸的像小草一样,把轻轻的梦想告诉春天。

就这样,无心插柳有了个好标题。说是无心插柳,但还是要感谢平时读过的书,它们总是在我需要的时候,及时造访。

法院工作具有很强的严肃性,当事人都是有矛盾才来法院解决,这也使得法院工作又硬又枯燥。如何写好法院新闻,我认为需要把硬新闻写软。关于写作心得,我想围绕着故事性、画面感和生动化这三个词来说。

故事性。新闻写作有其专业性,要以事实为根本,通过文字,把新闻六要素说清楚,但行文却不一定死板,这在通讯和特稿写作中尤其显著。在我看来,好的通讯稿,就是一个好故事。这需要记者有一定的阅读量,要讲好故事,可以多看小说和电影,学学作家和导演是怎么讲故事的,学习小说和电影中的叙事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画面感。对于文字作品而言,画面感尤其重要。由于读者没有到现场,所以只能通过文字描述,带领读者重返现场。这需要记者在采访时启动所有感官,不能光听采访对象说了什么,还要发动视觉和嗅觉,记忆整个现场。有时候采访对象的表情,或者新闻现场的某种气味,都足以说明问题。这需要记者足够敏感,感知到,并写出来。

生动化。生动包括整体文风的生动和细节的生动。新闻稿件,写得像随笔、散文、小说,只要它不违背事实,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就没问题。细节生动,要多用动词,采访时多观察采访对象的动作和神态,写作的时候细节就生动了。

以上就是这篇稿件策划和采写的全过程。说实话,作品受到好评、被评为优秀,都是事前没有想到的。我本着积极践行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初衷参加了此次活动,整个采写中,得到领导和各级法院同事的大力支持,《人民法院报》的编辑也花费心血润色和编辑了最终成稿。新闻工作是“交浅言深”的工作,感谢每一位采访对象对我的信任!

猜你喜欢
丁某吴某布拉
江西省高安市公安局黄沙派出所报料:一起“乌龙”盗窃案
战斗机、导弹头和布拉嗝
吉米问答秀
安安琪琪的故事16不拉肚就靠“布拉杜”
男子将偷来的自行车送给了卖淫女
阿布拉卡达布拉!
一顿早饭
卖孩买猫
雇人当演员谎称办证骗800万男子出狱又被捉
左宗棠请客